分享

康熙的老师 | 山西大院皇城相府与陈廷敬家族墓

 恶猪王520 2022-02-24

王朝的背影远去了

任何朝代的伟大人物,都离不开所处的伟大时期为背景。清朝以“康乾”时代为盛世,陈廷敬恰恰就出仕于顺治,光耀于康熙。21岁中进士,70岁致仕返乡,从政49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康熙对众大臣说:“朕8岁登基,那个时候陈廷敬只有24岁,风华正茂,才气过人。而今朕已五十有四了,陈廷敬已是七旬老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朕回头一想,竟找不出陈廷敬的过错朕对陈廷敬的评价是八个字: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陈廷敬是谁?听起来这人很了不起,在康熙皇帝的重臣里,陈廷敬简直是一个传奇从康熙的父顺治帝开始一直到康熙开创盛世,陈廷敬终生在朝,为官期间荣升28次,历任日起居注官、经筵讲官、南书房行走,翰林院掌院学士、吏、户、刑、工四部尚书,一直做到文渊阁大学士,可以说坐遍了清朝除兵部以外的所有要职大位。

访古山西晋城,除了众多的宋金庙宇,目光避不开一座深宅大院,大院的名字叫皇城相府,实际上这就是陈廷敬故居。在晋商大院文化中,豪宅都是经商起家的不假,陈廷敬家族也不例外。皇城相府的第一桶金,是陈家的祖先陈林于明代宣德年间携全家迁居于此挖煤卖煤,陈林挖煤赚了钱,在此修了三座豪华的院落第一盏标志“陈”红灯笼在高上挂起,晋城阳城这小山谷便升起了明媚的希望之光

精明的陈林没有让子孙坐享其成,而是让子孙们多读书,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陈家自经商兴盛起来,进而成为书香门第以至明清两代中陈氏一门有九人中进士并且其中六人入翰林后来的陈廷敬成为大清相国的原因,想必也是缘由陈林的教子孙有方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陈廷敬肯定是懂得的,南书房行走的那些文韬武略的相国们一个个好生了得索额图、明珠、张英、徐乾学、高……哪一个不是权倾朝野,雄才大略可他们或弄权、或欺君,一个个前功尽失,不得善终。唯有陈廷敬,重权而不贪,全身而退的智慧几人能做到?史载陈廷敬为官四十九载,办了五件大事:查明山东巡抚富伦多捐钱粮案查明山西阳曲百姓自愿捐建龙亭案理顺钱法案查明云南总督王继文银亏空案随皇上赴江南巡查参掉索额图、徐乾学、高奇。论功绩,在康熙一朝,同其他大臣比陈廷敬不算突出,毕竟康熙皇帝那些惊天动地的历史功绩跟他关系不大,但论清廉,陈廷敬做得相当出色,这应该是他能善终的关键原因在学问上,陈廷敬编修了《明史》、《康熙字典》、《三朝圣训》等史书,是清期杰出的政治家他死后,康熙皇帝痛心不已,赐谥“文贞”,要知道这是康熙皇帝对臣子的最高评价,还亲笔题写祭文阴刻在皇城相府保存完好的石碑上。

皇城相府内,高耸的河山楼是最显眼也最不同于其它山西大院的建筑。此楼建于明崇祯五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之时,三晋大地饱受流寇之患,为抵御匪徒侵扰,由陈家当时三兄弟合力建造堡垒,楼顶建有垛口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楼内还储备粮食,并有密道通往楼外,以备逃生。这种罕见的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在建筑上严格按照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与沟通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还有神秘的藏兵楼,层楼叠宇,城墙雄伟,错落中透着庄严,金碧辉煌中弥漫着规整。据说康熙皇帝曾两次驻跸陈家皇帝住过,所以赐名“皇城相府”。也有传说陈廷敬在京城做官时,老母亲提出要去看看皇城是什么样子皇宫怎是那么容易靠近的?何况古时交通不便,陈廷敬怕母亲年迈受不了旅途劳累,就应允母亲在家乡照着皇城的样子在陈宅原有的内城外面加盖一座豪华府第,相府是名符其实了,陈廷敬官至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就是宰相皇帝住过,皇城相府的名字兴许就是这样叫开。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随着清朝的瓦解,繁华落尽,相府的最后一盏红灯笼熄灭了离皇城相府不远处的一里开外,便是陈廷敬家族墓地。其父陈昌期的陵寝,寻访起来最是费劲,因为在山顶上,登顶时已是黄昏,山下便是皇城相府,在一荣耀的光环下,我分明见了一个落寞的身影。

最后一柱巨香在相府的家庙化为灰烬时,大院做了乡民居所,昔日的堂前燕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石刻中的武士与森严的石碑还在忠诚的捍卫着家族的荣耀,然而几百年过去了,陈家的后人兴许都不记得家族的祖训了吧?忘就忘了吧!时空中皆是尘埃,江山都换了本色,用警示的规矩,严于自律就好。

给大家推荐一个访古利器,关键是免费、定位较准、5058处国保都有。直接点进去,搜索“陈廷敬故居”便是本文中涉及的皇城相府简介与定位,陈廷敬家族墓就在相府后面,默认是全国5058处国保。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输入关键字查找简介和定位;可以统计自己去过多少“国保”点,再一个个划去心愿单;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寻访所得,所有国保点均直接导航即可。

推荐目前一个大展——故宫的“何以中国”线上图文直播。特别适合来不了北京,或者人在北京却没时间去现场的朋友;也非常适合看了现场,但需要专业讲解的朋友。扫码订阅,无限回播,高清美图,专业讲解。

古迹探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