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奎洋,地处福建南靖县西北部群山之间,境内两条溪流霞峰溪、奎洋溪分别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会于合溪口,直下船场(此段为船场溪),经山城、靖城、漳州(此段为西溪),出厦门入海。 主要庄氏村落散布在西溪上游的奎洋溪、霞峰溪、船场溪流域以及以南一水库为中心的崇山峻岭之间。其东接金山、和溪,西邻梅林,南连书洋、船场,北界龙岩市适中, 纵横五十余里,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奎洋庄氏祖地龟山,因山形似上水龟,元末庄三郎开基入垦后,逐渐形成聚居点,名汪洋甲,周围土地经开辟成为一片平坦田洋,因名'龟洋',清代皆称'奎洋'。1992年因南一水库建设,龟山所有聚落点包括店美、东楼、中村、上洋一部分被水淹没,近七千人背井离乡各迁异处,对庄氏家族的历史文化和风貌造成极大的损失。南靖庄氏历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逐渐成为当地的大姓,分布店美、东楼、上洋、中村、霞峰、松峰、后坪、赤坑、罗坑、奎坑、星光、顶寮、烟行等十几个村落,人口超一万五,占全镇人口80%左右(不包括迁播外地人口)。 霞峰望尊派聚落角老厝,旁有宗祠一间,门口风水池。地势背山面水,背靠天庭宫主山,前看霞峰溪。派下人口一百多人,祖居老厝有四五栋。结构似四合院,主房+两边护厝(稍矮)+前门栏(楼),霞峰祖屋皆为四方厝(楼),未见圆楼。9代望美、望哲也是同时期迁来,望美派只有十几人,望哲差不多七十人左右。望哲墓在禾仓坑,2018年才在路边发现,在锦洋建有锦昌堂,文革时期倒塌剩门楼。望美的祠堂也在锦洋,为永昌堂。其父伯武祠堂在禾仓坑,其派下四房轮流祭拜,上洋望达派只派人来参加。 ![]() ![]() ![]() 公王崇拜![]() 路遇适中坂溪村拜公王![]() ![]() 进上洋村村口就是省文保单位的庄氏宗祠聚精堂,主祀九世望达公,前有大照壁。上洋庄氏为庄三郎派系后裔,主要分为玄弼、玄甫二支脉。玄弼为主。玄弼开基上洋,生9子,伯武留上洋,房最大,其他迁上下洋、上下峰、合仓坑等地。至十二世恂恺公生8子18孙而分八房![]() ![]() ![]() 隔壁就是村庙北龙宫,主祀骑龙仙妈,奇怪的是前几天龙岩一座庙的麒麟仙妈过来进香。![]() ![]() ![]() ![]() ![]() ![]() ![]() 仙妈庙前俯瞰上洋村![]() ![]() 慕名去高楼十八寨寻寨迹,相传宋元时期高楼山上十八姓建有十八寨,村民反映有瓦砾片遗迹,可是我们登上山,除了原始森林、风景林栽,什么也没发现。山上有村民开发的高楼山庄,幽静舒适,俨然进入了世外桃源一般。![]() ![]() ![]() 下午赶往罗坑,算是第二次来罗坑了。前一天约好村长来探罗坑的古窑址,结果扑了个空。村委庄老板做茶又兼早杀猪、晚抓石蛙的生意,也无暇顾及给我们带路了。![]() 此溪从奎坑流来?!![]() ![]() ![]() ![]() ![]() ![]() ![]() 村里见不到几个人,好像鸡都要比人多!想找个老人聊天都难。![]() ![]() ![]() 回程路过东楼,又进村转了转。发现村部里面藏着村庙芳岩庙,又找到似曾相识的宗祠管理员庄先生进崇阳祠再探。还在庄先生家聊了一会,收获还是不少。![]() ![]() ![]() 第二天,继续在上洋转。参加完上洋开基祖仁德祖的墓祭以后,就围着上洋村探楼访民。据统计,上洋村曾建有三十多座土楼,因南一水库建设拆毁了一大半,如今只剩下十多座。每座土楼都有着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家族故事…![]() 进村的石桥底下竟然还藏着一座土楼门楼。![]() ![]() ![]() ![]() 圭峰楼,又称白楼。13世芳俊公建,4层120间。清初时期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 良德井![]() 和平寨为十一世良德祖传下的祖宅,为妻室黄姓建造。良德祖精心设计的七星拱月风水的七个小池塘只有一个隐约可见轮廓。![]() 和平寨,应该是上洋最古老的土楼吧!建于明代。![]() 埔上原有两三座清代土楼均已倒塌,只剩一座民国初期建的永昌楼![]() ![]() 文革前后建的土楼不少!!![]() ![]() ![]() ![]() ![]() ![]() ![]() ![]() 和高楼,据说开基祖来时建的,这样算来应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 ![]() 十世期科的祠堂只剩下门楼了![]() 不远期魁的祠堂还保持完好,为积庆堂![]() ![]() 圭峰楼门口的一栋民国时期的阁楼,据说是私塾所在地![]() 圭峰楼![]() 圭峰楼右侧的锦春楼,因小于圭峰楼,又称细楼。![]() 圭峰楼左侧的栋美楼,为三房芳章祖厝![]() ![]() 圭峰楼内正在装修涂白墙,向村长反映不要破坏原始墙体颜色,黑墙更具有历史感!不知会不会被采纳?!![]() ![]() ![]() 霞峰振德楼,比隆德楼还要历史悠久。据说为了建隆德楼而特意买下做临时居所的,可以看出真是财大气粗啊!![]() 隆德楼,敦成派15世建12世敦成祖(章美堂主祀)原在店美也有主祀宗祠。13世迁后坪,生六子,建鼎峙楼。三子留后坪或迁回东楼;三子迁霞峰,15世汝育公(生5子分5房)建隆德楼,3年建成,共四层72间。后长房18世锦文搬出,在烟行建晋升楼,之后主持建章美堂,1800年建,长房最盛,二房其次,三四五房原有很多人口,后瘟疫灭了不少。17世有迁广东和平县,繁衍两千多人。2010年左右有率七十多人回来认祖。后坪又再分迁大坪、洞仔、新春等地。后坪大多来章美堂拜祖。在霞峰属大派,人口最多。![]() ![]() ![]() ![]() 烟行晋升楼,18世锦文建,地名楼名已告示了一切。![]() 绍远楼,应考派13世信直公建,与隆德楼遥相呼应。可惜破败堪忧,需急切修复。13代信直于清初从松峰迁来,建绍远堂,主祀十一世祖,传十三世信直公与祠堂风水地理不合,而十一世却非常契合,对子孙发展荫护有加,故主祀十一世,派下子孙至2018年常住人口467人,迁外无算。有十四、五世迁川记载,曾回祖地挖祖骨迁葬四川。 ![]() 后坪的鼎峙楼,可以说是周边敦成祖派下的祖楼![]() ![]() 霞峰破败的宗祠,已经找不到主体框架了,只剩下门楼![]() ![]() 锦洋望美公祖祠,已经变成养鸭场,里面摆了几个祖先神牌。路另一边是廖姓的宗祠,只剩后殿,里外文革时期的标语还依稀可见。![]() ![]() ![]() 大公善昌堂,主祀四世良茂公,咸丰年间建。![]() ![]() ![]() 天庭宫![]() ![]() ![]() ![]() ![]() 店美的土楼只有在记忆里了...![]() ![]() 返漳路上偶遇松峰庙堂庆典活动,松峰霞峰的渊源很深,有机会再来松峰细探。![]() ![]() ![]() ![]() 禾仓坑的寿昌堂,主祀八世伯武讳敦朴公。![]() ![]() 禾仓坑的四合大土楼![]() 更新于 2020-01-03 来自作品集庄氏家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