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学会接纳自己,活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新用户49272060 2022-02-24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看到这个问题后,你脑中可能会浮现出很多答案。仔细思考这些答案,你会发现,你的答案和别人对你的看法和评价有关。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人。

也许以前没有注意过,可是随着我们对自己了解的增加,我们就会不由地思考,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是全面且客观的吗?会不会误解我们?尤其是身边人的看法,更是深刻影响且塑造着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那我们怎样才能客观地认知自己,怎样才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活出真实的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如此,也没有关系。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心理咨询师周小宽就给我们分享了一些自我认知的方法,帮助我们重塑自我认知,活出自我。

文章图片1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这些方法,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周小宽给我们分享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借由这些案例给我们分享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帮助我们理解和接纳自己。

要想重塑自我认知,首先需要我们重新认知自己的原生家庭,理解原生家庭是如何塑造我们的;其次需要我们重新认知自己的价值,学会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最后需要我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01/原生家庭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最开始对于自己的认知,是从哪里来的?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会知道,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最早是来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小时候,父母会教我们生活常识,评价我们做事的对错,引导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于是,我们一步步成为现在的自己。为了理解我们如何被原生家庭塑造,我们需要意识到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重新认知原生家庭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长大成人后的你,如何评价自己?你有没有把自己现在的不好,归咎为原生家庭的错?如果你这样做,可能是在推卸责任。我们之所以要重新认知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为了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看看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对于自我的认知是如何被塑造的。这样做以后,你也许会发现,你对自己多了份了解,你也可以客观地看待你的原生家庭。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选择不再让原生家庭继续影响你现在的生活。

第二,我们要学会守住自己与父母的边界。我们不得不承认,父母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意识到,我们是我们,父母是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守住自己与父母的边界。尽管父母对我们有各种期望,希望我们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可是比起这些,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

第三,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自由。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我们渴望自由。可什么是自由?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周小宽给我们分享了自由的含义:“自由,从来就不是指'做一件结果好的事情’,而是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可是我们还得意识到,自由是有代价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承担代价,尤其是这个代价有可能是父母强烈的反对。

你也许还会问,我重新认知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又不能改变它,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最大的意义不是改变什么,而是我们可以了解关于原生家庭的真相,知道自己如何成长的,也就更能理解自己,理解原生家庭,进而我们可以接纳不那么完美的自己。

02/提升价值

当我们意识到,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后,为了反驳自己不是他们所说的样子,我们会向他人证明自己。其实,我们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自己就是自己,自己的存在本来就是有价值的。如果你觉得你价值感低,你可以学着慢慢提升自己的价值。为此,在《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一书中,周小宽给我们分享了提升自我价值的三个方法。

方法一,我们需要学会在内心肯定自己。当我们无法得到他人的肯定时,我们经常会自责。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必要自责。相反,我们要学着利用一切机会,在内心肯定自己。比如,朋友说你心眼小。事实上,这只是他个人的标准,并不能代表我们真实的样子。

方法二,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待己。对待他人,你是不是很宽容?可是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后,却一味地苛责自己。你这样对待自己,会不会过于严厉?我们需要宽容地对待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方法三,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在于他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并不能代表真实的我们。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不在意他人的评价,而是建立自己的评价规则,自己说了算。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不在意他人的评价,开始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那我们就可以做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由自己说了算。虽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可是如果我们想重塑自我认知,这是必经的过程。

03/接纳情绪

在重塑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你会意识到自己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是在你看来那些“捣乱”的负面情绪。其实,负面情绪的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其实也是我们认知自我的机会。当然,前提是我们不否认这些情绪。只有接纳了这些情绪,我们才能听懂情绪告诉我们的事情。

以愤怒情绪为例。当你意识到自己愤怒时,你是如何反应的?是逃避和否认,还是自责?这些做法都是在抗拒情绪。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会愤怒的自己,然后去分析愤怒的原因,看看是当下的事情引发了愤怒,还是当下的事情让我们想起了曾经发生的事?在我们接纳了自己的愤怒后,我们就会理解自己,也会看到自己表达愤怒的方式。这样才是理解自己的情绪。

其他情绪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我们看见自己的这些情绪,看到情绪背后的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借由情绪,来了解不为己知的一面。我们会意识到,没有人是完美的。虽然自己并不完美,但那就是自己。无论自己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可以做到接纳自己,这样才是爱自己。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只要我做到以上那些,就可以重塑自我认知了吗?要知道,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你直接到达目的地。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开始启程。如果你不想继续通过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来认知自己,那么你就要开始用自己的标准来认识自己。

事实上,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怎样的人生,最终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这就要求我们构建自我认知的系统,为自己负起责任来。当然,如果你还想知道,如何和伴侣相处,如何成为一个好父母,你可以看看《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书中的建议。

最重要的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可以理解和接纳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愿我们都能活出自我,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