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1.孙子兵法16|胜利可预见不能强求?背后3层逻辑和启示

 新用户3536Meiv 2022-02-24

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

《孙子兵法》第四节“形篇”,主要指的是军队的生动力量及其外在表现,包括兵力强弱众寡,军事素养的优劣,以及部署的隐显等。

本篇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军事指导思想,核心内涵是: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寻机战胜敌人。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释义】

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寻求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一般来说,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只能够创造自己不被战胜的条件,而不能确保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

从这个意义上讲,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解读】

开篇提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思想,是全篇的主导思想。

行军打仗,这句话贯穿了“自保而全胜”的理念,达成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标。

社会生活,尤其是职场和市场竞争当中,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01做强自己才是关键

做强自己,天下无敌。

我们常说,一招鲜,吃遍天。其实,就是凭借实力闯天下的典型案例。

胜利不靠怜悯取得,尊重也不由对手施舍,从来都是实力的见证。

就如当下的华为集团,头号强国全球打压,非但没有被灭杀掉,反而激起了钢铁一般的凝聚力战斗力,呈现出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方有句谚语,打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坚强。用在这里,恰如其分。

02不把敌人当成傻子

大家常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从长远上、思想上、战略上藐视强敌的需要。

事实上,这句话还有另一半内在逻辑,就是“战略上极其藐视,战术上极端重视”。

从现实与战术来看,强敌一般占有优势资源与强大的暴力工具,也是一只真老虎。

所以,千万不能把这句话理解片面了,更不能把敌人真就看扁了、看软了、看弱了、看傻了。

与强敌对抗,强大自己是根本,找到对方薄弱环节是关键,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才有胜算。

03胜利可期不可强求

用一句时髦的话,世事我曾与之抗争,最终成败不必在我,相信“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取得胜利,可以预知与期待,但是无法强求,这也是竞争的对抗性、不确定性和残酷性所在。

其实,这个判断背后的逻辑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无论是强化己方力量,还是寻找敌方弱点,都是战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正式开打之前,准备越充分,胜算就越大。

所以,我们务必做到,先尽人事,再听天命。

欢迎关注@丁与卯(公众号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