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淇河历史文化遗存(二)颛顼陵在河头村

 新用户91998270 2022-02-24

林州市五龙镇北部的河头村,民风淳厚,环境优美,淇河水蜿蜒曲折的穿过村庄南岸,素有“北国江南”之称,村名也由此而来。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通往村庄的淇河石桥上是赏河灯的绝佳场地。每逢盛夏,男女老少在淇河尽情戏水玩乐,河头村便成为周边群众休闲避暑的好去处。除此之外村东还有东顶山又名神帅顶,位于河头村东,淇河东侧山崖上,是一所古老的宗教活动场所。根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大明崇祯十年,后经明清、民国、当代数次重修,至今数百年保持当初原貌,其建筑全部为无梁殿。村西有重修玄天宫、三元宫、五圣祠等遗迹和石碑,清楚地记载了康熙四年七月初七和康熙十一年淇水爆发,冲没村庄的历史和光绪三年人吃人的悲惨情景,最为重要的是,这里还存留着一个帝王的陵寝。

据史料记载,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颛顼之墓,位于林县城南七十里。颛顼,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他一生为华夏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生活中心在河南濮阳一带。

五龙镇河头村位于县城东南方,距县城正好七十里,淇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与湘河在此汇流,在河头村绕成一个月牙形。而河头村就坐北向南位于这个月亮弯中,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美丽而且神秘。河头村独特的山水环境,正是风水家们常说的“玉带缠腰,”具备了古代帝陵的风水条件。据最近考证:颛顼之墓就在河头西南一里左右淇水之阳的西湾里,这里是历代风水大师看重公认的风水宝地。墓冢坐北向南,背靠一高岸。陵冢四周,密集地分布着玄天宫、三元大帝宫和五圣祠。有史料研究:国内尚有许多颛顼陵,其多为衣冠陵冢,此地很有可能是其之一。

    根据大清康熙五年《重修玄天宫记》碑记载,玄天宫供奉的主神为“玄天上帝”。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我们林州人习惯称之为“南顶老爷”。

在古籍历法部分,记载的北方大帝就是颛顼,其神为玄武(唐玄宗以后,人们为避讳,把玄武改称真武)。玄武是四灵之一(四灵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其形状为一龟一蛇缠绕状。

淮南子·天文》将此四方神与四天帝相配,称玄武为颛顼之僚佐,曰:“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淮南子·天文训》称其为颛顼、辰星、玄武。因较为复杂,民众不易把握,故仍以玄武为北方之神。村口的高台之上有一座龙王庙,庙内供奉着五方龙神,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五龙捧圣”就是说五龙与颛顼大帝的。三面环水缠玉带,五龙捧圣出真龙,这一系列的遗迹和说法更印证了颛顼陵的考证。

 这块风水宝地上,有供奉颛顼的玄天宫,有颛顼的陵墓,还有神帅顶、三元宫、佛爷庙、龙王庙、观音堂等众多寺庙遗址,说明这里不仅风景独特,还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解决鹤壁市饮用灌溉用水,石头水库开始蓄水,不久的将来这些文化遗迹将会被淹没。

作者简介:薛帅,男,汉族,1990年生,林州市五龙镇人。毕业于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跟随泥塑大师刘启根学艺并得到真传,作品多见于山西、河南等地。现为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五龙分会副会长,林州市民协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民间文化研究,考古、民间故事及民俗风情的收集、拓碑,研究、点校古碑文已达十余年,常年耗费大量时间,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寺庙遗址考察、拓碑,只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期间,先后发现了淇河两岸十多处历史文化遗存。尤其是自费千余元到即将被盘石头水库淹没的道教石窟“玉女行宫”考察,并将30余平米的线刻壁画《碧霞元君启跸回銮图》抢救性地拓印下来,填补了国内关于碧霄元君壁画的空白。此外,还注重对淇河两岸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创作了多篇有关民间文化、历史遗存类专业文章,在市内外专业网站发表,为林州民间文化的繁荣、文脉的延续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监制:郝合兴  李银录

监    制:赵福生  王买金

编    审:张海峰  刘富民

                万林伏   张保伟

终    审:刘启根

编    辑:薛帅

            《林州民协五龙分会》欢迎您赐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