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思维有三大困境

 新用户7668ogXv 2022-02-24

      领导下属和教育孩子其实一个道理,都要把自已的意愿传达给他人,但这个很难,因为人的思维有三大困境,如何才能符合大脑的一些结构和特征,通过小小的改变一个小细节,会让你事半功倍。
       一、人们听不懂“别”、“不要”。
      你去餐馆点餐,你跟服务员说:“给我来个菜,不要青椒,不要土豆,不要西红柿,不要牛肉,不要胡萝卜。”服务员问你:“啥?那你要啥呀?”
      我们听不懂“别”,听不懂“不要”。就比如说,你要去讲一个报告,这时候你有点紧张,你如果对自己说:“别紧张!别紧张!别紧张!”你会发现你听不到那个“别”,你听到两个字什么?“紧张”。
     因为人的大脑神经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兴奋,一个是抑制。抑制功能是大脑的额叶负责,兴奋功能是大脑的杏仁核负责,人们往往很难用抑素的力量把兴奋压下来,尤其是孩子的大脑额叶沒有发育完全。
      比如孩子学习磨蹭,而你老说什么““别磨蹭”“别走神”,“能不能别老一学习就喝水、上厕所”,是无用的。现在你要问自己,你到底期望孩子做啥?期望他做啥去提这样的要求。你希望的其实不是他不喝水、不上厕所,你希望的是学习前他把这些事全都干好。所以,孩子坐着学习之前,你就得去问他一句话:“要不要去喝个水?上个厕所?”孩子说:“我要去。”回来学习他不就专心了吗?
      又果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是削铅笔,把那铅笔削了又削,那你不能说不让他削铅笔。你如果跟孩子生气说:“能不能别老一学习就削铅笔,不许削,就这么写。”这孩子就有一种办法,他为了证明这个没削的铅笔写不好,他会把字写得又粗又难看,又慢。所以,我们跟孩子说的不是“别削铅笔”,我们要问自己,我们的期望是啥?我们是希望孩子学习的时候,不为铅笔所苦恼,他把铅笔都准备好。是不是这样子?
      所以,如果第一天他削铅笔,你有点生气,第二天他削铅笔你有点生气,等到第三天,你就不能等到他又削铅笔你才生气。你要在第三天之前就要去琢磨,估计今天还会削铅笔。今天学习之前你就要跟孩子讲:“孩子,我看到你昨天削铅笔,前天又削铅笔,那个铅笔长短粗细很重要吗?”
      孩子说:“对,铅笔削得好就能写得好。”        你说:“好,那学习之前你自己削铅笔,削几支够?”
      孩子说:“我估计得5支。”
      你说:“好,你自己削5支,削到长短粗细你都觉得最合适。”
      这孩子就削,等他把5支铅笔都削好了,自己看看合适,他一会儿是不是写得就会又快又好?
      二、快反馈比慢反馈更让人喜欢
     人有两种反馈模式,有一种反馈模式叫快反馈,游戏就是快反馈模式。什么特点呢?玩游戏中每一个动作都会立刻有个反馈、有一个结果。比如,你看到孩子玩切水果的游戏,他去切的时候,你会发现,只要切上一个水果那果汁就染满屏幕,那分“唰唰”就上去了。切个大的水果得分高,切个小的水果得分低,连着切了两个水果得分更高。孩子的每个行为都立刻给反馈,如果一刀切不住,他会发现这样用刀路径慢了,速度不行,孩子也会立刻去调整。如果一个行为立刻有反馈,这就是孩子的本能的需求,孩子就喜欢去玩。
      另一种是慢反馈,慢反馈就是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反馈,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的很多的反馈都是这样的模式。学习中反馈就会来得慢一点。作很长时间作业才能写完。当孩子习惯了这种快的反馈模式的时候,他的大脑就很难接受另外一种反馈模式,就是延迟反馈、慢反馈的模式。
     目标分解的原理是把慢反馈改为快反馈。
     比如作口算题50道,中间没反馈,这个时候怎么样让孩子在这种慢反馈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快乐,让孩子也愿意坚持?可能50道口算题得做上40分钟。
    那怎么办呢?我就跟她讲,对你们家孩子来讲这50道题太长了,你把口算题给它减半, 25道题做一次,能不能很快做完?如果25道题也有点难的话,再接着减半,减成每次做12道题行不行?你继续减半。最后减到每次做多少题孩子能做得成呢?她把一张口算题分成了5份,每次做10道题,她发现10道题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
      这个方法叫目标分解法。如果太难就把任务分解,分解成他的快反馈的模式,努努力就能完成一个行为。完成就有成就感。
      三、遇到害怕"打或逃"
      人的大脑分成两个部分,上面是以额叶为代表的理智脑,下面是以杏仁核为代表的情绪脑。平时孩子用理智脑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但是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他的杏仁核会接受刺激,让情绪脑“啪”的一下打开,情绪脑一打开,孩子就会进入一种战斗逃跑反应,什么感觉?就是你让我生气,你让我愤怒,或者你让我觉得害怕,我第一反应就是跟你打。如果打得过你就打,打不过你,我就跑。既然进入战斗逃跑反应,身体就会调动能量,血液流得更快,心跳更快,然后血液流向四肢,能够让我出拳更快,跑得更快。但问题来了,如果身体的血液到了四肢,大脑就会供血不足,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大脑就会变得很麻木,一道简单题就不会了,所以背诗背好多遍都背不下来。   
      为什么你骂他,他变得更笨。在心理学里称为条件反射。下次孩子只要坐这一学习的时候,跟他紧密连接的那个事,被你打、骂、吼带来的那种负面情绪就会被激活。
      我们要去看到孩子难在哪儿,帮他看到他的难,看到他在认知上有什么难,方法上有什么难,能力上有什么难,帮他找到办法,把这个难解决掉,你看到孩子他就不难了,他就实现了他认知的升级。
      以孩子的马虎为例来说,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有的时候卷子一拿回来,发现好多错题,家长就很痛苦,这时候怎么办?下次家长会嘱咐孩子:“今天考试好好答,别马虎,要认真。”但发现孩子回来还是马虎。怎么办?这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把别马虎当一个要求直接提的话,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你要去看,孩子哪儿马虎了,哪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我得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能力,每次孩子的马虎点还都不一样,你要看到每次在哪马虎,这种马虎如何去解决?得去建构哪种能力让孩子能够认真起来?比如,今天你拿到孩子的卷子,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把卷子当宝贝一样,去看里边错了哪几道题?提供了什么信息?你看到两道题落了没写,马虎了,可惜了。这时候我们跟孩子说的话一定是:“哎呀孩子,可惜了,可是你知道你们一年级就是容易落题。”孩子说:“唉呀!是啊!怎么办?”是不是后边才问的怎么办?你就说:“怎么才能保证题都做到呢?这样,咱们用一个办法,每次做题,如果做完了以后你都干一件事儿,你把做过的题看做了没做,你打一遍勾,看第一题做了打勾,第二题做了打勾,第三题打勾,第四题打勾。把所有的勾打一遍,你就能保证你做到了。”他说:“这个方法行。”别等考试再练,平时做完题都让孩子打一遍勾。今天上考场之前你要问孩子啥?你要问孩子:“孩子,今天就考试了,你觉得做完题以后要干嘛?”他说:“我知道,打勾。”他拿过来卷子做完了以后,想的不是有没有哪儿马虎,他想的是打勾,他把勾整个打了一遍,你会发现这孩子心里有数。
     这次如果是因为落题你就得有方法,那下次你还得看,有的时候是题意没读清,还是中间算术出错,要去学会验算?他不同的马虎,你也要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最后孩子形成的是什么?他是形成了一个关于认真地有检查能力的能力体系。所以,每一项能力、每一个目标都是要通过一系列行为去培养的,不是直接能够当成简单的要求直接提给他的。
      通过明确每一步具体"去干什么”,目标分解和打造能力体系,来消除这三种思维的困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