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教育无痕说管理

 新用户7668ogXv 2022-02-24

      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

      举个例子:当孩子放学回家,一进客厅,就看见一个大大的电视,舒服的沙发,茶几上摆着零食和遥控板。那孩子走进来之后,会是什么反应?肯定是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一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如果你把电视换成投影,变成一个隐形的设备,平时不开时看不见。然后把放零食的茶几撤掉,换成一张大大的工作台,上面放上漂亮的笔记本和他可能会感兴趣的课外书。这样一来,孩子可能放下书包就直接去写作业去了,或者趁着吃晚饭前的半个小时,随手翻翻课外书,如果他有兴趣自然会读下去。

      家长根本就不用去推动孩子做什么,你只要不打扰他就好了。当然,如果你也能和孩子一起坐在工作台旁,你们一人拿一本书各自沉浸其中,你虽然没说一个字,但已经完成了最好的教育。

      其实,管理与教育也是同一个道理,管理在许多方面就是教员工思想和行为,教员工的方法,一个好的领导肯定是教练型的领导者,员工有时更像你的孩子,管理无痕才是最好的管理,

      我们很容易发现,无论是以管理者的命令为主要管理手段的经验管理模式,还是以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的科学管理模式,都是有痕的管理;且在这种有痕管理中,被管理者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上级的命令,受到制度的约束。但在无痕管理中,组织的规矩已成为成员内在的行为准则,被管理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而是按照管理者的目的意图,富有创造性地主动地开展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管理意图隐蔽起来,是管理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露痕迹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要“把管理意图隐蔽起来”呢? 答案也许只能从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寻找。一般来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存在着天生的对立关系,但也存在着天生的依赖关系——缺少了任何一方,管理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必然会在无形中加大组织内耗,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有追求自由的天性,不希望被别人驾驭控制。

      所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和潜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