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1939年发生在南阳市新野、唐河大地上的“新唐战役”,是日军入侵河南以来,我军正面抗战取得胜利的第一场战役。历经14天激战,进犯南阳的日军丢掉3500多具尸体败回武汉,极大鼓舞了南阳人民。 在南阳武侯祠大门右侧,矗立着一块锥体汉白玉石碑,记录着日军进犯我省的新野、唐河、桐柏,被我中国军民打退的那段历史。 1939年5月3日,日军3万6千多人,百辆战车,进犯南阳的唐河县、新野县、泌阳县。 5月10日,占领新野县城,然后向东北挺进打算占领唐河县城,在行进途中遭到我军顽强反击。 新野县文史学者薛军生:日军到县城东北30里处的田营、孙楼时,受到张自忠部180师安克敏旅的猛烈反击,阻击打死日军200多人。激战中,有400多名官兵、20多名百姓壮烈殉国。 今年93岁的抗战老兵王明辉回忆说,那时的他刚刚十六岁,入伍后训练一个月就上了战场,有一次和日军激战,他们爬在麦地里,敌人的子弹像撒豆子一样飞过来,他看到不少战友一抬头就牺牲了。 王明辉:到那时候攻击就是泼死里整哩,喊着往上上,拼刺刀那是我戳你你戳我。 5月12日,日军3万余人侵犯唐河,当日攻下县城。5月14日凌晨3时,国民党军队及南阳民团3万多人,在孙连仲将军指挥下同时向唐河、新野县城发起反攻,重创日军,收复了两座县城。 新唐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南阳地委书记郭以青、青年部长袁宝华和军事部长葛季武,组织民工奔赴前线支援李宗仁部保卫南阳,国共合作、构筑起一道抗日长城。 南阳市委党史办赵主任:战役开始后,袁宝华,郭以清,组织了几万人,给咱们前线的官兵送粮食送饭,组织担架队到前线把伤员往下拉,支援很大。 3月15日凌晨,我军十万武装发起总攻,日军向南溃退,撤出南阳,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势气。 新野县文史学者薛军生:日军在唐河、新野两地丢掉3000多具尸体向南溃退。这就是河南正面抗日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仗,“第一次新唐战役”由此长记史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