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 十二四节气 ![]() ![]() ![]() 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 变身开幕式“倒计时器” 从“雨水”开始 一路倒数 最终行至“立春” 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幕拉开 这样别出心裁的倒计时 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 完美结合起来 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每一个节气的背后 都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老诗词 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 传达给了全世界 ↓↓↓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 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这是一首描绘春夜喜雨,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潜”“细”写造化发生之机,细密的春雨意境沁人心脾。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 ![]() 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春雷响,万物长。”是一句民间谚语。 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 ![]() 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 ![]()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风吹雨洗一城花 ![]() ![]()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 ![]() 该句出自明人《莲生八戕》一书。“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意为“在初夏这个美好的时节里,万物竞相勃发、茂密生长”。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 ![]() 古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指此时农作物的谷粒已经逐渐饱满,再过一阵子就可以收割了。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 ![]()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诗作《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 ![]() 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诗作《夏至避暑北池》。“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 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诗作《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大暑: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 ![]() 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苽菓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立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 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最后10秒 倒计时加快 画面中是山水中国的盛景 节气流转 白雪柳絮飞 红雨桃花坠 杜鹃声里又春归 倒计时最后一秒留给立春 留给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 二十四节气搬上冬奥会开幕式 既有一种诗情画意 又非常燃爆 张艺谋说: “全世界可能没有人这么数数字” 这是在向我们智慧的祖先致敬 更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 我们有理由自信 也有底气自信 “从此阳春应有脚, 百花富贵草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