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7日,FDA授予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ITIL-168孤儿药称号,用于治疗Ⅱb~Ⅳ期黑色素瘤患者。 自TIL疗法问世以来,其在黑色素瘤领域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如验证Lifleucel(LN-144)疗效的Ⅱ期C-144-01试验(NCT02360579)等。TIL疗法在黑色素瘤这一对于免疫疗法比较敏感的癌种的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并在其它各类实体瘤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不错的潜力。 TIL治疗黑色素瘤的初尝试:缓解率36.4% C-144-01试验共分为4个队列,其中队列1的患者接受未经冷冻保存的第一代Lifleucel治疗,队列2~4的患者使用经过冷冻保存的第二代Lifleucel治疗;队列3为接受队列2治疗后进展的患者试验性再治疗亚组,队列4中所有患者均为BRAF突变阳性,且均接受过BRAF或BRAF/MEK抑制剂治疗。 根据试验设计,研究者将提取患者病灶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并在试验室内完成扩增和修饰,并通过冷冻保存的方式将制造完成的TIL细胞转运至患者正在接受治疗的地点,进行静脉回输治疗,并立即向患者输注大剂量的白介素(IL)-2。 2020年,研究者曾经公布了C-144-01试验中队列2的研究结果。66例患者均为基线时存在肿瘤负荷高(TMB-H)表现的患者,平均接受过3.3线前线方案治疗。接受Lifleucel治疗后随访18.7个月,患者的整体缓解率为36.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0%,部分缓解率为33.3%。 此外,还有43.9%的患者保持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为80.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未达到,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患者已经维持临床缓解状态超过了16.9个月。 2021年AACR年会期间,研究者更新了随访28.1个月的最新结果。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数据显示,Lifleucel治疗的整体缓解率为36.4%,其中包括4.5%的完全缓解和31.8%的部分缓解。 至结果发布时,仍有超过一半的患者保持着临床缓解状态,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仍未达到;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患者已经超过了35.2个月。 研究者表示,研究中并未观察到特殊的安全性事件;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换句话说,若患者在治疗前期并未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那么在随访的后期再次出现新的不良事件的风险也会比较低。 狙击多种实体瘤,TIL疗法试验开启 近几年,基于T细胞的免疫治疗方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突破。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多款已经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展现出的颠覆性疗效为这部分患者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时代。 根据已经公开的疗效数据,最早获批的三款CAR-T细胞疗法中,Kymriah治疗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能够超过90%,KTE-X19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为67%,Yescarta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为51%。 CAR-T细胞疗法的另一个重要治疗领域为实体瘤领域。在这一研究领域,我国不仅跟上了世界的步伐,甚至部分超越了其它国家的进度。我国自主研发的CT041是目前进展最快、成果最多的实体瘤CAR-T项目之一,目前公开的治疗胃腺癌及胰腺癌患者整体缓解率为33.3%。 TIL也是一种基于T细胞的细胞免疫治疗手段,并且被认为是一种潜力不亚于CAR-T疗法的新细胞治疗手段。与CAR-T疗法不同,TIL疗法专门提取少部分能够深入肿瘤组织的,对于癌细胞识别能力更强、活性更强的T细胞进行培养,从而得到一批“杀癌”力量更强的细胞制剂。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有TIL项目正在迅速推进。我国的研究进度同样走在世界前列,多项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广泛覆盖各类实体瘤及各类突变亚型。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联系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了解这些临床试验项目的详情,或根据自身需求申请参与临床试验,获取最新的治疗。 “汇”抗癌系列 *基因药物汇提醒:本文中涉及的药物及方案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数据来源为已经发表的论文或会议摘要,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能作为真实世界应用效果的保障。新药临床试验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基因药物汇不建议患者自行使用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一款药物。 我国国内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包括CAR-T、DC、NK细胞、TILs、癌症疫苗等,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暂未获准在任何医疗机构正式使用。患者可以通过参与正规的临床试验项目接受此类治疗,但不应该轻信任何以“治愈”为噱头的收费治疗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