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过热播剧《人世间》,思考我们如何养育孩子

 果妈阅读 2022-02-24


冬奥会结束了,最近又有什么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那一定是这部热播剧《人世间》,你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聊天的话题也离不开这部剧。

这部剧是改编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梁晓声的同名长篇小说。它以居住在东北某省会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不仅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同时也歌颂了中国人民拼搏向上、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以及勤劳正直、自尊自强的美好内心。

之所以让大家如此喜爱,是因为它讲述的是大时代下老百姓非常真实的故事,就好像我们是剧中的人物,或者看到了我们身边人的影子,是一部极具烟火气的电视剧。

从这部剧中,观众能看到老周家三个孩子各自的性格和命运,也能感受到东北那冰天雪地下的人情冷暖。

我在追这部剧的同时,也从中看到了一些情节和场景,引发了我的3点深度思考

今天就分享给你,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01
家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周家的三个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人生轨迹,但是他们的成长,却始终都受着家庭的影响。

记得第一集中,全家照了一张全家福,周父拿着那张照片说这可能是我们家最后的一张全家福了。

之后,周父和周家老大老二离家,家里就只剩下周秉昆和周母相依为命。

那一封封手写的书信,不识字的妈妈催促她的“老疙瘩”周秉昆给她念信,过年买肉盼着他们归家,从父母的爱到手足之情始终在连接着他们的心,从没分开。

周父虽然只是一名建筑工人,但是对于工作他却始终都是抱以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而这一点上,从周秉昆在酱油厂干最累的活时也任劳任怨看出,父亲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能影响孩子。

周母,是这个家庭的核心人物,她虽然没有文化,懂得也不多,但她为人善良,与人和善,她用自己的朴素、勤劳坚守着这个家。

所以,你再看周家的三个儿女,虽然他们的性格各有不同,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但是他们都是为人正直、心地善良的人,也正是如此,他们才可能吸引到郝冬梅、蔡晓光、郑娟这样优秀的伴侣。

如果老大周秉义不优秀,郝冬梅不可能不顾母亲当初的反对,主动追求他并一生相伴;

如果周蓉没有智慧只是花瓶的话,也不可能让蔡晓光对她一往情深,并且还异国分隔12年之久,蔡晓光对她依然如初般疼爱;

如果周秉昆不善良的话,郑娟也不可能如此贤惠地对周家死心塌地一辈子,把周家照顾得那么好。

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环境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更让父母有这样一个觉知,育儿先育己,父母要比孩子多成长半步,才能引领着孩子更好的成长。

02
父母的认可对孩子来说极为重要

周家的老三周秉昆有一个优秀的哥哥和一个优秀的姐姐,他们都考上了北大,哥哥成了省长的女婿,姐姐嫁给了诗人,在外人看来,这很风光,让父母极为有面子。

周秉昆相比哥哥姐姐,从小学习就不好,总是倒数几名,只能做一名工人,卖苦力挣钱养家。

他一直觉得父亲看不上他,父亲跟他说“你看你哥哥姐姐学习多好,你看看你在班里一直倒数”。

这也成为了他心中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他始终生活在哥哥姐姐的光环下,带着自卑,内心一直在寻求父亲的认可。

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我的爹妈满意我”。

周秉昆为了整个家族付出了太多也牺牲了太多,面对那么多的苦难他都没有怕过,但是他最畏惧的却是父亲的失望,内心也最渴望的是父亲对他的认可。

这像极了我们很多的人,也在提醒着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孩子。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郭跃的爸爸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郭跃得过那么多的比赛冠军,已经是很出色了,但是他从来没有夸过孩子,他对郭跃照顾得无微不至,不相信她会做饭,郭跃的心里始终希望能够得到爸爸的认可,所以即使她那么优秀,得到过那么多的奖项,都比不过父亲对他的认可。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认可就像孩子人生中的一道光,能照亮他前行的道路,给他继续前行的勇气。

03
无论何时,读书都有用

在《人世间》第一集中,周家老大周秉义留在家里一大箱的书,让周秉昆好好保管,还嘱咐他说你多读点书。

当时周秉昆并没在意,但是等家里只留下他和妈妈,他也吃了不少的苦,经历了很多苦难,也受到了别人很多的白眼,这才让他慢慢地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于是他终于想起来当初哥哥让他保管的那一大箱名著书籍。

他在读了一些书之后逐渐意识到了读书的好处。

 “当书改变你的时候,你看这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工友们在打牌喝酒,周秉昆却在沉浸在书的世界中。

正是那一部部的经典作品,作品中的一个个深刻观点,让他的内心丰盈了,也让他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并没有人云亦云的觉得自己命不好。

周秉昆并不属于闪光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却普通人最辛酸日子活出了最让人羡慕的温暖和阳光。

周蓉说:“如果不是我拖累,本来你也能考上大学。”

秉昆说:“上大学了不起啊,我觉得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别人爱怎么想怎么想,我也听不见。”


有句话叫“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在社会动荡的任何时期,别人下岗失业,周秉昆就是凭借着自己读书获得的能力,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做编辑、当经理、办报社,他都能胜任。

所以,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周秉昆就用他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真理。也许你会说,身处于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我们也许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读书,那我告诉你,可以选择碎片化的方式。

比如听书,在上班的路上、做家务的时候、睡觉前、抑或是吃饭或是运动,你都可以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