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到,品鉴清香型的白酒有三法,可细细品味到清香白酒的清冽净爽。在白酒众多的香型中,浓香型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那你们知道,浓香型的白酒应该如何品鉴吗? 品鉴浓香型和清香型的白酒又有着什么关联呢?今天这一期, 黄鹤楼酒业酒体设计总工程师、国家级评酒大师、高级品酒师李久洪大师将继续为大家讲解, 并为此总结了品酒64字: 品 酒 64 字 凝神静气 心系于酒 举杯齐眉 眼观其色 勾头倾杯 鼻闻其香 细品慢咽 口尝其味 融色香味 得其风格 嗅闻空杯 加以印证 浅饮雅酌 得以养生  品酒64字中所对应的动作也正是一套连贯的专业品酒教程,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欣赏到黄鹤楼酒陈香中蕴藏的不同层次的味道,感受陈香散发出的“色、香、味、格”独特气质格调和味道风情。 李久洪大师讲到,浓香型白酒的品评跟清香型白酒的品鉴步骤一致,主要是工艺和产品风格特点不同,浓香型的典型代表特点是:无色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具有绵、软、甜、净、香独特风格。 浓香型白酒具体品鉴四步法:首先凝神静气,心系于酒。 其一,举杯齐眉,眼观其色。 将酒杯举起,与眉齐平,感受形态之美,观察杯中的酒色是否清澈透明,轻轻摇动酒杯,观察酒体在酒杯内壁的挂杯现象,挂杯越好,酒的质量越好。 以黄鹤楼酒·陈香为例,采用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甑桶蒸馏,量质摘酒,洞酿洞藏,精心勾调而成,因此黄鹤楼酒陈香的酒色酒体清澈透明,色如晶莹水晶,形如温润之珍珠。  其二,勾头倾杯,鼻闻其香。 将酒杯举起,放在鼻子下方1—3cm的地方,稍低头闻酒的香味,吸气量保持一致,不忽大忽小,保持吸气的姿态,先闻白酒中自然挥发的香气,然后慢慢摇动酒杯再闻。 黄鹤楼酒·陈香精选优质五粮,鄂西高粱,京山大米,孝感糯米,襄阳小麦和咸宁本地玉米,通过长达90天—120天的发酵期,糯米绵、大米净、高粱香、小麦躁、玉米甜,诸味和谐,进而生香。 酿酒大师将大米和糯米的比例调整为42%,口感更柔顺,细细品之,浓郁的五粮香气馥郁,口齿生香,感受浓香之美。  其三,细品慢咽,口尝其味。 将酒杯中酒送入口中,0.5—2ML为宜,让酒液布满舌头。充分利用舌尖、舌根、舌两侧去体会酒的各种口味变化,酒液下咽后,张口吸气,闭口呼气,分辨余味。反复品尝,细细品味。小酌一口,感受浓香型白酒的回甘之美! 黄鹤楼酒·陈香的生产工艺中发酵期为90天以上,分段分质取酒,再分级并坛长期储存。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低温入窖的五粮经过漫长的洞酿沉积,五粮新香的风味更加香浓,在陈年老坛中揉合、升华而成,成就了黄鹤楼酒的自然浓郁的香醇,陈香浓厚显得幽雅别致,品后回甘。   其四,融色香味,得其风格。 通过对酒的色、香、味的感受,对酒体进行综合评价。古法酿造,匠心传承,酿酒如做人,品质突出品格。 岁月陈香,人酒情融,天地人和,陈香、窖香、曲香、粮香之间,诸香自然谐调,酒味柔和,顺口,绵甜,自然和谐一致,平衡融为一体。 白酒的香气十分丰富 浓香、清香、酱香、药香、兼香等各有不同 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香气是什么?  “浓香型白酒有五种典型的酒体,窖香、陈香、浓香、醇厚、甜爽,静下心来能细品到诸味谐调,酒味柔和之美,独具一格。”李久洪大师如是说。 鉴赏一杯好酒,不仅是一种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具有美感的心理享受,静下心来,去品尝一杯好酒,可以带给人一种身心的愉悦,其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鉴赏酒不是国家级评酒师的“专利”,不如按照以上品鉴浓香型白酒的方式来鉴赏一杯优质的白酒。 品酒之奥秘,唯有真正爱酒的“知己”方能感受,酒之味的微妙,非科学仪器所能定义和解释,这也正是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和历代酿酒大师们心手相传的奥义。综上所述,多品鉴,多实践,就能体会到品酒中越来越多的喜悦,不仅能增加鉴赏美酒的学问,在生活中更会慧眼辨酒,择优而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