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新干线·散文」余毓玺|一次难忘的过年

 谭文峰sdqtneyj 2022-02-24

作家

干线

一次难忘的过年

1965年春节前,我正愁着没钱过年的时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我收到一笔由省城邮来的十八元汇款,使全家五口人过了个快乐、开心的春节。
事情是这棒的: 1964年,农村人民公社,开展了一场社会主义'四清’教育运动。当时正是农村大跃进、大兵团生产停止不久,农业生产形势处在不很景气,社员劳动工分不值钱的时期。当时,我配合那场农村社教政治运动,写了一篇题为《一个老贫农讲的故事》的乡村故事,寄给了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日报》社办的《公社社员报》(现四川农村日报)后,有幸被报社选用,并刊发在当年十一月下旬的报纸上。这次我收到的这笔汇款,正是报社汇绐我的十八元钱稿费。
这笔稿费,现在看来只能买得一斤多肉,但那个时候,按当时我们生产队,一个农村劳动日(十分工分)年終决算时,只管二角钱计算,要相当于我做了九十个劳动日所得的报酬,全家人怎么不为此高兴呢?
我得到这张汇款单,先到大队(即现在的村)上去盖公章,又去到人民公社办公室盖上证明公章,才去到公社邮政代办所取回稿费回家后,我把钱交给妻子时,她高兴地对我说:“ 快过年了,我们用你写文章挣的钱,给老奶奶和母亲做件新衣吧。” 我听了妻子的话,心想;我和我妻子结婚已两年多时间了,都没钱给两位老人添件新衣服.这次,我得到这么多钱,就给两位老人各缝一套吧。我同意了妻子的想法,说:"要给二老做新衣,就各做一套好了。"妻子笑着点点头,同意了我的想法。
第二天,正逢公社赶集,我和妻子把全家五口人的布票和政府发给过年的五斤肉票(每人1斤),二斤半白糖票(每人半斤)带上,去到街上供销社,一共只花了不到十二元钱,就买了两丈多当时最好的蓝色卡机布。
我把布拿回家里,交给很会做针线活的老奶奶和母亲时,俩位老人高兴得热泪盈眶,顿时不知对我说什好。
过年那天,年过八十的老奶奶和年近六旬的母亲,穿上那套比着她们的身材,又是二位老人共同亲手裁剪,一针一线缝製做成的新衣服,全家人围着一桌,吃着团园年饭的时候,俩位老人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多岁似的,那开心高兴的样子,迄今已过去六十多年了,还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浮现在我的眼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