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界“李子柒”,耕耘自己的中医药世外桃源

 医馆界 2022-02-24
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 口述 | 周先才   撰稿 | 五加皮 

在成都市的郊县蒲江有一个村医站,房子是医生自己的家,后院常晒着各种中药饮片,还有占地10多亩的中药百草园。节假日常会有游学团来这里,在医生的带领下到山野间认识中药、走进中医。

这个村医站的主人便是周先才医生,祖上世代行医,他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曾在多家医院工作过,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乡下,修葺旧屋,栽花移木,自行耕耘一番专属于中医药的天地。

01
         回乡行医,以退为进

因为在乡下坐诊颇有成绩,最开始是几例所谓的癌症晚期患者,因医院嘱其放弃,遂问询至此,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几年过去,竟带着肿瘤活了下来,这点愈发增加了用中医治病救人的决心。

周医生也曾受医院邀请,在提倡中医适宜技术的号召下,又因家传骨科的故,到骨科科室上班,并且被允许“你的病人可以在医院开方后自行回去抓药”。起初周医生以为这是一个特殊待遇,后来才明白,是医院怕重症患者会引来医闹,希望通过这种处理撇除纠纷。

无独有偶,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周医生彻底看清了体制内外的本质差别。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地震时情况危急,一位居民从二楼一跃而下保住了一条命,却也因此双腿粉碎性骨折。这位病人是周医生好友,遂来到医院找他治疗,当时周医生认为这种问题只需1个月左右便可以完全解决,便让病人办理了住院手续。

可是两天后,他突然收到卫生局通知:这种粉碎性骨折严重的患者必须送到市医院穿钢针。几番沟通,院里领导坚持不能收这类病人,周医生十分无奈,只好同病人讲,虽然有把握控制到较低的治疗费用并且治好,但各方压力实在大,若病人坚持继续在他这里治疗,需要亲自和卫生局说明情况。他的医术和态度让病人信服,最终还是选择自行说明情况并留下治疗,而周医生也没食言,一个月时间,病人便治好了。

这件事让周医生对医院的工作进行重新审视,院校教育加祖传医术的本领在这儿只能接触到韧带拉伤等情况的病人,每天靠针灸按摩做些简单理疗便能解决临床问题。重症病人又因各种条条框框的规定无法接收,个人技能得不到施展,家传的又不止骨科这一块,百年传承,俨然中医全科了,用进废退的潜在危机也响起警钟。于是他从医院离职,回到蒲江,将老宅子一点点翻新,就有了现在的村医站和百草园。

回到乡下坐诊的第一感受就是:自由!病人来了就能看诊,无需被各种条件拦在门外。在医院里,如癌症病人,均需往上级医院转送的,但在乡下,这类病人更多是孤苦贫穷的老年人,无高额退休金,或儿女分家另过,或孙辈供学困难,窘迫的现状让他们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村医站。老年人疑难杂症看着头绪万千,但周医生抛开西医检测数据,坚持按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用药,不少老人家在这里收获了健康。

今年周医生还遇到一位小患者,乐山人,年龄只有21岁,不明原因的高烧,周身剧痛,神疲乏力,不思饮食,以致卧床不起,神识模糊,医院检查结果现:周身的淋巴和骨头出现癌细胞转移,病灶不明。令人震惊的是,在医院半个月的时间里,患者并未接受任何实质性治疗,每天上午、下午各打一针止痛针,花费5万多元。若是再不及时治疗,只等一次又一次体检、一张又一张报告,等到确诊那天可能一切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了。幸好在一例胃癌病引荐下,从省内某院来到周医生的村医站看诊,病人恢复得不错,首诊过后,疼痛已基本消失,用餐也正常了,预计在2-3年内可彻底康复。

事件后续是:

1,才半年那例21岁患者已彻底康复。

2,本地多家医院及前同事又到家里邀请到医院上班,因不愿放弃家传的中医全科,悉数婉拒了。

3,村上看到外地疑难杂症颇多,想到我家疗愈,但吃住不便,准备申请资金搞个康养民宿,壮大集体经济。

4,县中医院,县卫生局,县常委各级领导充分关注,准备围绕我园子开发一个以中草药为主的观光科普主题公园。

5,病人带来的流量促进了我家周边农副产品的售卖,现正以中医农业思维拉动农户生态生产,并结合村上体验主体,融入中医元素开发各类体验。

02

        田地间的医生


村医站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百草园的中药种类也逐渐丰富。起初周医生只是定期带家中小孩上山认药,后来渐渐地被大众知晓这方天地,现在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都会有游学团预约实践活动,周医生也变身山野间的植物学家,将药用植物的奥秘一一揭晓。草药采摘下来还会有药膳制作环节,蒸糕点、煲凉茶,让中医药从厨房进入生活。

百草园参观游学(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也邀请周医生去演讲,主要是讲三高问题的科普,没想到草药种植和花茶养生的内容把老人家们牢牢吸引住了。后来他们在社区种植了一小片草药,会请周医生前来指导种植、采收和服用。

其实最初周医生萌生中药自栽自采的想法,是因为见过蒲江当地一味药材的炮制。蒲江有三大特产:猕猴桃、耙耙柑和茶叶。柑橘的皮可以入药,当地果农每年会将小柑橘采摘、去除果肉、晾晒,然后卖给医药公司,再由医药公司供向临床机构。

但是柑橘皮会被掺进盐水、尿素或碳钢等再晾晒,可以节省更多时间成本。土生土长的周医生见过柑橘皮的蜕变经历后决定靠自己把控药材质量,一草一木消耗不少精力,但为了疗效,也乐此不疲。精心改造后的百草园迎接着一批批中医爱好者,让这片土地同时发挥着中药供应和观赏科普作用。

百草园药植欣赏(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03
         最美丽的远方就在身旁

周先才医生与妻子开通了一个抖音号,在平台上分享他们在乡下行医的时光,只是没有一个患者出镜,充分保护了患者隐私。医生端坐堂前为病人开方,妻子和女儿穿梭于老药柜之间,辛劳中有药香怡人。病人取药归去,夫妻二人在老屋里整理处方,屋外风缓日斜、花草盹眠。初夏有青蒿奋力拔高,挡住红色土墙,为这一角落添些神秘。秋高气爽之时,百草园中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他们用中医药救治病人,中医药也为他们抚平心中波澜,纵使外界风卷残云变幻莫测,这方天地的乐趣和道法也足以使人坦然自在。

I 版权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