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廷茂 | 书圣留故迹 神韵耀千古

 微湖渔夫 2022-02-24

图片

秋日的临沂,天朗气清,金风和畅,如林的高楼大厦和条条高架快速路彰显着这座鲁南都市的繁华;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车水马龙的街市间,竟还藏着一座恍如江南风情的古典园林——王羲之故居,惹得游人墨客造访不绝,我们滕州华夏文化促进会的同仁们,也乘着秋色慕名前来。
故居坐北朝南,大门黑瓦出檐古色古香,两侧石狮踞守,是经典的中国传统门房,匾额“王羲之故居”为中国当代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启功所题。就在这座大门内,一千七百多年前,伟大的王羲之就诞生在这里。那时天下大乱,西晋中后期的天空飘满了“八王之乱”的金戈倒影。王羲之出生不久,琅琊名门王氏家族就带着他逃避战乱,跟随琅邪王司马睿迁居江南。成年后的王羲之凭借门荫入仕,历任江州刺史、会稽太守、右军将军等职。他从小酷爱书法,初学姨娘卫夫人,后摆脱汉魏笔风,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书体遒美健秀,被尊为“书圣”。作为家乡的临沂市,于1989年修缮了书圣故居,2003年又拓建成为AAA级景区。

图片

我们进门后,迎面是一片水塘,曲折的岸边芦荻青葱,垂柳照水,塘南岸靠近大门处有块太湖石,上刻“洗砚池”,据传王羲之幼时学书就是在这儿洗刷笔砚。王羲之南迁的具体时间有诸多说法,不管是否真曾浣砚,但曾印下书圣幼小脚印的浅滩、曾倒映书圣天真烂漫身影的水光,亦足以让人遥想不止了!

图片

导游往西引领我们来到了墨华轩,这是一条宽大修长的回廊入口,“墨华轩”三字端庄清雅、古朴大方,为临沂市“沂蒙书画社”副社长高庆荣题写。墨华轩回廊其实是一座碑廊,廊内石壁上嵌有八十多位中外著名书法家题咏故居的刻石。首块是新中国第一任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的题字:“晋王右军洗砚池”,端庄而圆劲,老重却流畅,真不愧独创成现代书坛风格卓异的“舒体”!
第二块是启功先生的《王羲之旧居重建征题为赋绝句》诗。启功出身清廷皇室,六岁学书,一生遍临名帖,颇得“二王”神韵;此《绝句》清秀、雄健、灵动、雅致,尤其是开头“琅琊”二字,刚劲如利剑出鞘,气势如长虹贯日!

图片

接着是沙孟海、萧娴、董寿平、张仃……很令我们自豪的,是第七块《题王羲之故居》诗碑,这是我们滕州的老乡、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先生书写的,拙朴看似蒙童学书,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威严大气的欧风汉骨!众多书坛巨擘荟萃一堂,或楷或草、或隶或篆、或肥或瘦、或庄或狂、或正或奇,或巧或拙,无不神夺天工、叹为观止!真是一席天下难觅的书坛盛宴啊!

图片

从碑廊往北,“琅琊书院”的堂前有一块石碑,上面“晒书台”三字为赵朴初先生题写,这是王羲之小时晒过书的地方。据《沂州普照寺兴造记》记载,故居到了金代,也就仅留下了晒书台和洗砚池两处遗迹。王羲之的父亲乃东晋大将军王导的堂弟王旷,曾任丹阳太守等职,也是一位书法家,尤善隶行;晒书台展现了王羲之书香浓郁的门第和条件优裕的家境,这为书圣的成长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图片

再往北,就是澄怀堂,为琅琊王氏展厅。王羲之的先祖出自姬姓,东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庶民,但其子姬宗敬却官至司徒,时人因其乃王室后裔而称其“王家”,子孙遂以“王”为氏。秦末王翦的孙子王离为避战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东晋时,琅琊王氏成为第一望族。朝中官员四分之三为王家或与王家有关的人,人称:“王与马(司马,西晋皇室),共天下”。厅内陈列有王羲之的世系族谱,家族的代表人物,并介绍了王羲之南迁的经过,让人们全面了解王羲之显赫的身世,可见他的书法修养是与他的家学渊源密不可分的。

图片

导游又带着我们向东,来到普照寺。王氏家族南迁后为保故宅,舍为佛寺。唐玄宗赐名开元寺,南宋伪齐刘豫时期易名普照寺。果见殿堂巍峨,雕梁画栋,庭院空旷,令人心静。据说冬至之日,夕阳正好穿过墙壁小窗,照射到大佛金身上,顿时金光璀璨熠熠生辉,这便是“普照夕阳”,为古琅玡八景之一。可惜我们来的时间不巧,赶不上观看这奇景了。

图片

普照寺东南就是巨型“兰亭石壁”。这堵“墙”高约四米,长约十余米,上刻《兰亭集序》全文。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当朝军政高官,相聚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饮酒、赋诗、观山、赏水,王羲之乘醉为大家的诗作写序,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此序不仅文辞优美,书法更是气势飘逸,颇具灵感,据说王羲之醒酒后无论怎样重写,再也达不到这个程度了,它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高大的书法石壁映衬着瓦蓝的天空,书圣的笔迹字大如斗、酣畅若行云流水,其恢宏磅礴的艺术魅力强烈地震撼着人的心灵!这是临沂人无上的自豪!也是对家乡名人无比的爱戴!我们兴奋地站立在这非同凡响的“墙壁”前,合影留念。
之后,大家又观看了东面的《集柳碑》,南行观赏了鹅池。王羲之特别喜欢鹅,山阴有个道士想让王羲之写一卷《黄庭经》,专门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跑去一看,果然为了把鹅带回家,毫不犹豫写了经。王羲之还凿了一口池塘养鹅,池边建有碑亭,据说在碑上刚写了“鹅”字,忽有圣旨到,就忙去接旨。儿子王献之也是个大书法家,于是接着续写了“池”字。虽然“鹅池”原址并不在故乡,但临沂人依据传说仿建一个,也算是对书圣的纪念吧。

图片

紧挨鹅池的是流觞亭。亭外走廊环绕,池水曲折,沿溪柳荫匝地,竹篁成林,小径蜿蜒,鸟鸣啾啾,好一个幽深寂寥的境地,真让人似乎穿越到了晋代崇尚自然、追求清远的时代,又仿佛走了进“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潭壑镜彻,清流写注”的山阴古道。此时此刻,当年王羲之集聚兰亭、流觞曲水的场景仿似就在眼前。
我们还浏览了御碑亭、五贤祠,参观了地下晋代古墓,最后从北门而出,顿时熙攘的人流、城市的喧嚣扑面拥来。蓦然回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忽觉俯仰之间,虽然大贤音容不在,但遗存犹现,其至今无人企及的书法造诣,仍是那样的名垂青史万古传扬!可笑多少帝王贵人造地宫藏金棺梦求形骸不腐、费心机奢淫逸谋图锦绣繁华,然而统统“终期于尽”了!世间还有比思想、科技和艺术更不朽的吗?
千年时光倏忽而逝,“一曲墨池香四溢,此间独少换鹅人”,当代书家王学仲睹物思人、一腔惆怅化作了深沉的怀念和敬仰,也正道出了我们游人的拳拳心声!

——E N D——

图片


作者简介:俞廷茂,山东滕州人。滕州市木石镇教师,古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枣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枣庄作协会员,善国文化研究会会员。与人合著24集电视文学剧本《荀子春秋》,2018年出版长篇小说《鲁班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