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族属性的德军,怎么赢不了库尔斯克会战?

 新用户96678911 2022-02-24

一、战前态势

1943年春,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苏军仍然在曼施坦因正面保持有兵力优势,其五个预备队集群分别位于米乌斯河防线(1个)、顿涅茨河中游(2个)、哈尔科夫以东(2个)。苏军准备依托兵力优势,首先渡过米乌斯河、顿涅茨河,对顿涅茨地区进行攻击,牵制德军防守兵力,同时,从哈尔科夫地域向第聂伯河发起攻击。再次实施3月间失败的大范围合围作战。

文章图片1

二、计划作为

怎样击败对手,挽救崩坏的不利态势,曼施坦因根据兵力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后发制人的构想:在苏军进攻前,先行撤离顿涅茨克,利用机动优势迟滞苏军进攻,将其引导至第聂伯河沿线,而后在北翼集结强大兵力,粉碎此处苏军进攻后,转而向南,对顿涅茨克的苏军侧翼进行攻击,驱赶并歼灭其于海岸附近(毕竟兵少,只能以海代兵了)。

文章图片2

这就需要收缩兵力、集中兵力,甚至抽调中央集群的兵力。同时,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希特勒顾忌顿涅茨克的煤矿、尼克波尔的锰矿和扎波罗热的发电厂,等等这些战争经济。将曼施坦因的计划一票否决。

既然不能后发制人,那么只能来先发制人了,于是有了堡垒行动-库尔斯克会战。

苏军的突出部,以库尔斯克为核心的突出部,宽161公里,纵深达113公里,严重切断了中央集群到哈尔科夫的铁路,同时提供了苏军侧翼突击的可能。

文章图片3

犬牙交错的突出部

曼施坦因希望抓住苏军被削弱的时机,赶在泥泞季节到来前,抹平苏军的库尔斯克突出部,解放大量的防守部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一来,南部防线,哈尔科夫等等,满盘皆活。

他计划5月初开始,结果等希特勒下决心,等新型坦克,计划推迟到了7月。苏联早就料到德国会进攻此处,在难得的间隙里,苏联苏军在这块突出部的总兵力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仅装甲部队就占其全部装甲兵力的75%。

三、简要经过

7月5日,战斗发起,德军从南北两线夹击苏军库尔斯克突出部,一时间,战火犁地,血肉纷飞!

文章图片4

骚年,你见过犁地么?

南线共9个装甲师和8个步兵师,分为两块。肯普夫集群负责外围打援,霍特集群负责扫荡内线苏军,曼施坦因计划内线部队做主攻,从奥博扬东部渡过普肖尔河,而后转向西面,迫使库尔斯克西部的苏军决战。起初,进攻还算顺利,可是苏军连续增兵,主攻方向的霍特发现,正面苏军越打越多,这迫使他采取迂回右翼的方式进攻奥博扬。

文章图片5

然而苏军到处是铜墙铁壁,在右翼的普罗霍罗夫卡地域爆发了坦克大战,双方共有1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参战,可怕的是苏军援兵源源不断,添油战术使得坦克这种昂贵的装备变成了满地都是的消耗品。在数量面前,德军占不到便宜,双方陷入僵持。

文章图片6

北线莫德尔指挥的第9集团军,负责突破库尔斯克至奥廖尔公路与铁路之间一线,然后转向南面直抵库尔斯克,和曼施坦因一起完成合围计划,拥有7个装甲师和15个步兵师的莫德尔,进攻上采用佯攻战术,企图用少量兵力把苏军的注意力,从德军的主攻方向上引开。

文章图片7

结果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德军艰难的通过第一道阻击线,力量已经耗费大半,在攻击第二道阻击线的交通枢纽波内里时,德军终于力不从心,加上苏军又攻击德军防御突出部奥廖尔,北路的进攻也停了下来。

文章图片8

波内里之战

之后的时间里,随着盟军在意大利登陆,南方集团军群被抽走兵力支援意大利,曼施坦因只得接受现实,进行了14天的堡垒计划不了了之。

随后苏军进行了猛烈反扑,北线,8月5日,占领奥廖尔,8月18日占领布良斯克;南线,8月28日,苏军夺取了哈尔科夫。自此,德军失掉了东线战场的主动权。

四、失败的原因

战场古今中外难以再现的坦克大会战以德军的失败告终,德军先进的装备和屡试不爽的闪击战法,在老毛子阵前“碎了一地”,他们到底败在了哪些地方?

最重要的一点,在装备上苏联实现了以数胜质的咸鱼翻身。

库尔斯克大战中,德军投入了改进型III号、IV号中型坦克,III号突击炮以及新型“豹式”坦克、新型“虎”式坦克, “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犀角”坦克歼击车等等,可谓豪华尽出,谁与争锋。

文章图片9

虎式坦克

文章图片10

苏军仍以T-36/76、KV-1坦克为主力,以及T-70轻型坦克、M-3“李”中型坦克,SU-122、SU-152、SU-76自行火炮等。屌丝嘴脸,显露无疑。

文章图片11

被针对的T-34

文章图片12

具体装备参数如何,岛哥做了一副表格,对比了此次作战中两军装备的参数对比,大家知道坦克三大指标:火力,机动,防护,我们以此作为主要对比项:

文章图片13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德国货不是盖的:

火力上,德国的88炮和75炮几乎是苏联坦克的噩梦,反观苏联,虽然122MM A-19火炮也是威力无比,由于是分装式弹药,理论射速才1.5-2发/分,并且储弹量才28发,即便是T34也仅是55发,而平均每场正常规模的战斗需要75发,也就是说,在一次战斗中,一辆T34需要返回战线后防补给,德国则不一样,豹式是79发,虎式后期型竟然是108发。

文章图片14

在机动方面,苏军存在着比较大的优势,T34为53KM/H,四号为38KM/H,打排头的虎式也才45KM/H,后期混战起来,很容易被苏军近战,从而弥补火力臂短的却段。

防护上,苏联坦克的装甲明显不如德军,装甲的水平几乎比成了村里作坊,特别是铸造工艺,并且苏联并不对前部装甲进行回火处理,导致了装甲的硬度不高。

就单个装备而言,我们明显看出德国武器装备的贵族气质和苏联的屌丝情怀。

以德国虎式坦克为例,德军常以独立的虎式坦克营来对抗苏联的坦克旅,甚至坦克军。单论1V1,它拥有在敌射程以外开火的巨大代差,苏联的T-34和KV-1完全不是对手。

文章图片15

然而,战后有这么一段话发人深思:

如果我是一个坦克车长,我希望座驾是强固的虎式坦克,如果我是一个坦克连连长,我希望全连都是火力、防护力都强的豹式坦克,如果我是坦克集团军军长,我希望手下都是补充便利而且冲击力强的T-34坦克。

毕竟,一旦上升到战争,单品的优质就显得力不从心。战争从来不讲公平决斗,技能点互甩,战争就是团战,战争就是群殴。群殴的战争讲究什么?装备参数的影响因子相对下降,人的作用上升。试看坦克兵三大专业:

烹饪、缝纫、美容美发

写错了,是通信,驾驶和射击

同样的悲剧是,德军单兵素质没的说,可是国家潜能有限,人口基数摆在那。恶虎架不住群狼啊,乱拳打死老师傅啊等等,苏联的大国潜质暴露无遗。

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就要想点歪门邪道来了,比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比如背水一战激发潜能。那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有没有做到上述一点呢?

很明显没有。

1.事发不突然

苏军的突出部已经是板上钉钉明摆着,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此地凶险,苏军岂有不防之理?加上德国大本营屡屡推迟开展时间,从5月推到6月,从6月改到7月,苏军从容弥补哈尔科夫反击战的兵力损失,鼓舞斗志,构筑工事。苏军甚至动用30万民工,连同官兵一起,挖掘了长达4827公里的战壕(坦克想通过,靠炸弹轰吧),将数不清的碉堡、反坦克阵地和战略要点连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一个无法攻克的真正堡垒。苏军共构筑了纵深达177公里的8条阻击带。值得一提的是,苏军还在地面上埋设了40万枚地雷,简直丧心病狂。

文章图片16

2.兵力架不住。

此时的苏军已经不是1941年的苏军,为了打赢此战,苏军投入兵力累计多达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也多达6950架,而德军经过几年的作战,兵力补充出现很大问题,虽然也集结了重兵,达154万人、16000门火炮以及5000辆坦克、5000架飞机,但在进攻矛头上缺显得力不从心。

南北两个方向,具体如下表:

文章图片17

3.战役战术层面打法被针对

战役层面,德军理想的歼灭战:事先选定一块地域,比如基辅,然后利用装甲部队在步兵伴随下迂回前进,并将该地域包围起来,然后由空中力量及火炮共同对其进行攻击,直至该地域的防御被彻底摧毁。

文章图片18

德军理想的歼灭战

到了库尔斯克呢,首先是苏军集中了兵力,这点前面已经提到,其次,苏军建立了纵深梯次配置的战斗队形和防御阵地,为德军的突击地带上撒上了钉子,而后保持强大的预备队,专等德军精疲力竭。最后是扰乱后方,在库尔斯克大战的同时,苏军派部队猛攻德国防线的突出部奥廖尔,逼迫德军北路分兵救援,从而大大减少了突击兵力,进攻也被迫停止。

文章图片19

战术层面,德军坦克采用楔形队形,以优良的虎式坦克或豹式坦克打头,而后是性能较弱的三号、四号坦克,这样可以很好地对付向内贯通时突破口两侧敌人火力点,尤其是反坦克炮。

文章图片20

楔形队形

文章图片21

步坦协同

可是苏军采用远反近战的战法,即远处用火炮猛轰,甚至用上了喀秋莎和灌顶攻击的战斗机,近处派快速机动的T-34猛打猛冲,和德军搅在一起。

文章图片22

德军的装备优势,尤其是射程远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苏军的坦克在近距离发炮,打不开装甲也把里面的成员震死了!再看制作精良的德国坦克,由于测试时间短,机械故障频发,走几步就趴窝,成了活棺材,严重影响了战斗进程。

文章图片23

贯顶攻击的飞机

文章图片24

坦克拼刺刀!

北路突击不利按下了暂停键,南路的曼施坦因自觉形势大好,还想继续打下去,在他的回忆录《甩锅的艺术》一书中,不好意思,是《失去的胜利》一书中,他甩锅北路指挥员莫德尔,未能对南路进攻减轻压力,接着又甩锅最高统帅部,不仅在兵力上,而且在时间上企图逃避风险。不管怎么甩,现在对于曼施坦因来说,最大的风险来了,怎样撤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