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陆军战五渣,如何急速崛起?汽车秒变坦克,小老板如何实现?

 小飞侠cawdbof0 2022-02-24

当国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型战争时,靠什么获得最后的胜利呢?

这个问题,不同的思想者,可以给出许多种回答。比如说,思想、领导、信念、战术、武器、天命……然而在现代战争中,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强大而先进的工业生产制造格局。

在二战过程中,美国一共生产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军队投入战争装备总量的三分之二。二战期间,美国总共生产了8.6万辆坦克,其中光是1942年这一年,美国就生产了一万多辆轻型坦克,和一万三千辆中型坦克;产量分别是同期纳粹德国的8.3倍和13倍。

文章图片1

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美国还是一个军事上的“战五渣”。1939年8月,在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即将闪击波兰的时候,美国陆军也尝试着搞了一次军事演习,好不容易组织了5万名战士,但却因为没有配齐无线电通讯设备,导致他们纷纷迷路了。

这些士兵在田野里头大声呼喊、寻找他们可以跟随的指挥官,结果却发现,对面开过来的是一队整齐的冰激凌售卖车。这是因为,美国陆军当时找不到足够的坦克或者装甲车来模拟“敌方部队”,只好租用了这些卡车来装装样子。

这个事情可谓是尴尬到家了,《时代周刊》直接嘲讽说,美国陆军这是在搞什么?看上去,他们就像是一伙拿着气枪出去玩的可爱男孩。

那么,这些曾经的“可爱男孩”到底是如何快速配齐机枪、坦克、吉普车的?美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动员生产出这么庞大的军工装备的呢?

有些人会认为,这或许是因为受到了日本军事侵略的威胁,毕竟当年小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时,山本五十六就曾经说过,这恐怕会“唤醒一个沉睡的巨人”。而事实上,这个“巨人”的军工生产能力,早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经被两通电话和一份电报给提前惊醒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先从这两通电话和这份电报说起。在欧洲战场打得火热的时候,为什么美国的军事实力被称为“战五渣”?一个在底特律的制造天才,又是如何让汽车制造商迅速转型为成功的军火制造商的?这些汽车厂生产的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又如何呢?

1940年5月15日清晨,才当了不到一周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被法国总统保罗·雷诺的电话铃声叫醒。这第一通电话里,只传来了两句话:“我们战败了。”“这次战争我们输了。”

在这通电话的前一天,英法联军轰炸机部队,刚刚在法国战场上遭遇了英国皇家空军历史上最为血腥的一天。当时,丘吉尔和保罗·雷诺打算炸毁横跨默兹河上的关键桥梁,来阻止德军突如其来的闪电战,但却被德国的防空炮火和战斗机群击落了半数以上的军机,几座桥梁毫发无损。

文章图片2

自从5月10日希特勒对法国发动闪电战后,德军的钢铁洪流,仅仅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已经兵临巴黎城下。尽管将军们纷纷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勇敢反击,得到的反馈却是,德国装甲车早就绕过了他们的阵地,根本防不胜防。有人吐槽说,恐怕很多守军都没来得及看清击溃他们的敌人。

接到电话的丘吉尔立刻准备飞往巴黎,看看自己能不能挽回些什么。在他出发之前,他首先给大西洋彼岸的罗斯福发了一封电报。里面这样写道:

“总统先生,我相信你一定会意识到:如果美国继续犹豫不决,那么要不了多久,你们的声音和力量就将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

罗斯福在接到这封求救电报时,有点不知所措。尽管从政治的直觉上,罗斯福早就意识到,一个被希特勒控制的欧洲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然而,他却没有让美国插手欧洲事务的决心。

毕竟当时的美国,并不是今天所谓的“超级大国”。尽管美国早在一战时期就已经坐上世界生产总值榜首的位置,但是由于常年奉行“孤立主义”的政策,一直也没有努力提高过自己的军事水平。而且正因为生产总值很高,所以一遇到经济危机,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就在罗斯福刚刚开始执政的1933年,美国还处在大萧条的阴影中,面临着25%的失业率、工业产值下降三分之一,财政亏空25亿美元的严峻挑战。他好不容易用了七年的时间,缓解了国内经济的问题,现在完全没有余力再去解决防务军备的问题。

文章图片3

所以就像我们开头说的,当时的美国,尽管拥有工业基础,但是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军工制造业的产能,都是一个“战五渣”的水平。当年美国陆军的规模,已经从1918年的世界第4滑落到世界第18。并且,当时美国陆军旗下,只有6所现役的兵工厂可以生产武器,里面85%以上的机器都已经使用了10年以上,甚至还有一些“百年祖传老机床”,根本造不出像样的武器装备。

美国的乔治·巴顿将军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39年他在担任陆军第二装甲旅旅长的时候,他发现,当时德军一个装甲旅平均有2000多辆坦克,可他们全旅只有323辆坦克,而且早就年久失修。

当时,巴顿将军“新官上任三把火”,想把这些坦克整修一下,可没想到的是,军需官始终无法给他配送足够的螺钉和螺母。在巴顿发了好几封函件却都没有得到回应之后,他只好自掏腰包,联系了一家叫“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民营企业,自费订购了一批螺丝钉。

所以,罗斯福这时想去欧洲战场上支援欧洲,如果连可靠的军工装备都生产不出来的话,最后的结果无非是“葫芦娃救爷爷”,挨个去送。

但是,爸爸丘吉尔发来的求助电报,罗斯福不能视而不见。犹豫之下,他叫来了财政部长摩根索和陆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乔治·马歇尔将军,征求他们的意见。

一开始,摩根索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可马歇尔将军立刻输出了一波“贩卖焦虑”,直接让军方逆风翻盘。他当时对罗斯福说到:“总统先生,您假设一下,如果有5个德国师团,在美国海岸线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登陆,他们就可以一路横扫,占领全美任何一个地方。”

罗斯福确实是被刺激到了,他立刻向国会发出一道紧急信息,要求把对陆军的拨款增加20多倍,计划“武装保卫欧洲”。他还表示,希望美国可以尽快取得“年产五万架飞机的能力”,为英国皇家空军报仇。

此话一出,美国朝野一片哗然。拨款这个事儿,听起来还好操作,可“年产飞机五万架”的豪言,简直是匪夷所思。要知道,当时美国空军都还没有成立,只有隶属于美国陆军的“航空队”,而且仅仅拥有1700架飞机。罗斯福的豪言壮语,就相当于只要半个月,就可以把目前美国军方在役飞机的总数重新造一遍。

这在外界看来,简直是比原地登月还离谱,人们纷纷认为罗斯福疯了。甚至连希特勒听到这个计划后也隔空打起了嘴炮:“你们美国,如今除了选美王后、百万富翁、毫无意义的纪录和好莱坞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东西能拿得出手嘛?”

文章图片4

不过,铁了心的罗斯福没有被这些舆论所影响,他找到了他的老朋友,美国金融投资家巴鲁克,这个人曾经在一战期间挽救了美国军需品的生产线。巴鲁克建议罗斯福,可以打个电话,联系一个叫克努森的人,让他帮你搞定。

那么,这个克努森是何许人也呢?

巴鲁克是这样介绍他的:“在当今美国,工业生产值位居榜首的三大巨头,第一是克努森,第二也是克努森,第三还是克努森。”

克努森是一名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大亨,当时他正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他有一句座右铭是:“我的事业,就是制造东西。”

提起当时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人们一般最先想起的是亨利·福特和他开发的流水线生产制度。然而当年与亨利·福特一起创业,为福特汽车流水线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就是克努森;而后来率领通用汽车,把福特公司一度打得落花流水的人,也是克努森。

1911年,克努森经营的凯姆公司被福特全资收购,而在加入福特公司之后,克努森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顿优化福特公司的生产线。

当时,福特公司第一个大规模生产装配流水线——海兰帕克工厂刚刚建成,外界纷纷认为这是一个生产奇迹,而在克努森加入之后,他认为这条流水线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反而还有很大技术改进的空间。

克努森认为,如果要提高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关键之处并不是标准化,甚至也不是速度,真正的关键是生产的“精确度”。

在他看来,只要创造一个连续不停顿的生产序列,再通过控制各个工序的产量和位置,让每一个零部件都能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尽可能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废品”,那么,生产的效率就将最大化。

在当时,克努森是唯一一个提出工业生产“动线”概念的人。他在设计工厂优化方案的时候,往往会先铺开一张车间布局的平面图,然后说:“要保证材料的流动和操作的次序一致,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步骤。当所有装配工正确站在合适的位置上后,所有的机器、操作和材料,才可以形成一道连续不断的线。”

文章图片5

所以,实际上是在克努森的优化之下,福特公司首创的汽车生产流水线,才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一条“线”。可随着克努森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亨利·福特对他的防备心也越来越重,两人后来产生了一些隔阂,导致克努森主动辞职,跳槽去了通用公司。

克努森跳槽之后,他在材料生产上的天赋和积累的生产线经验,很快为通用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突破。在克努森的领导下,1929年大萧条之后,通用汽车公司就超越了福特公司,成为了30年代全球最大的工业公司。

所以,在1940年5月28日,早已功成名就、坐在通用汽车大楼总裁办公室里的克努森,接到了罗斯福总统打来的电话。罗斯福的目的是,邀请这位制造业大师出马,来拯救当时美国破败不堪的军事工业。当时并没有告诉克努森,他要承担怎样的职责。克努森想了想之后决定,先去探个究竟,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天后,克努森来到了白宫,在记者面前完成了一个间断的“会晤仪式”后,他和总统一起进入了一间会议室。克努森发现,会议室里早就坐满了商界大亨,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人、美国钢铁公司主席、美国制衣厂工会主席等等。

克努森突然被带到这间会议室来,还有些摸不清头脑。他环顾了一圈,然后问:“谁是头儿?”大家哄堂大笑。最后是罗斯福笑着回应说:“我想,我是头儿。”就这样,克努森正式加入了这个“国防顾问委员会”,并且被罗斯福委派了“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的职责,成为了重建美国军备的先锋。

当时克努森的脑海里,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份帮美国重建军备生产线的粗略蓝图。他需要知道的,只是每件武器大概需要多少数量,这样就可以安排相应规模的生产线来投入制造。

可是这时,克努森遇到了沟通上的麻烦。当克努森和美国陆军负责采购的领导交流时,他发现,这些将军们其实根本搞不清美军需要多少装备。这些人每次都只会含糊其辞地说:“我们需要一支40万人的部队,需要保证足够的装备和供给,而在一年之后,部队的人数恐怕会扩展三倍,所以还需要同样装备的80万人部队……”

这些交流让克努森感到头疼。然而当他了解了美国军队目前装备短缺的程度之后,他意识到:恐怕要想完成他们的目标,任何装备的生产额度都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根本不必在意美国军方提供的具体数字,尽管放开了造,反正军方总能有地方用得上。

1940年6月12日,美国国防顾问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议。克努森在会议上解释了,什么是自己的大规模生产理念,以及怎样通过这套理念来造出足够的装备,取得最后战争的胜利。

他说:“我不是士兵,也不是水手。我只不过是个纯粹的制造商。但我知道,如果我们走向战争,那么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就纯粹是物资和生产问题。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利用比别人多一倍的物资,那么我们就将赢得战争。”

在克努森等人的组织和鼓励下,1940年起,美国的军备制造业开始“重启”。然而,当时包括希特勒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美国当时只有生产民用商品的技术,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生产武器。

但在克努森看来,从本质上,大批量生产坦克、飞机的难度,和生产汽车是一样的。唯一需要克服的问题,就是制造的“精确度”。只要工人们能够制造出足够精确的零件,然后再通过足够精确的方式组装起来,那么不管多复杂的武器都可以成功生产出来。

当克努森开启他的新工作时,立刻迎来了一笔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坦克大订单。当时,英国人为了支援法国战场,把坦克、运输车和火炮都开到了欧洲大陆上,可是谁都没料到,法国可以这么快被德军“骑脸”,导致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这些装备几乎一件不留,全部清仓,仓促地丢在了法国的海滩上。

文章图片6

据说,在英法联军撤回英国大陆时,当时整个不列颠群岛上,或许只剩下十几辆坦克了。所以丘吉尔为此就很焦虑,万一德国的机械化部队试图跨海登陆、入侵英国本土,那几乎是不可能防得住的,只能等着被抄家。

所以,英国政府负责军备采购的官员阿瑟·珀维斯立刻来到美国,请克努森和美国人提供支援。1940年8月6日,克努森为此召开了一个军备采购讨论会,会上,珀维斯宣称,愿意购买美国人生产的改良版M3中型坦克,但需求的货量很大,要得也很急,希望美国人至少每月可以保证1000辆以上的供应量,上不封顶。

这让美国军官和军火商们大感震惊。当时整个美国,除了陆军自己的岩岛兵工厂以外,只有唯一的一家私营军火商“美国汽车和铸造公司”可以生产坦克,而据出席会议的这家公司代表表示,他们当时每个月最多也只能生产13辆老式坦克,根本跟不上英国人的需求。

正当他们苦恼要不要“接单”的时候,克努森说:“能不能请汽车公司参与坦克的生产呢?”

克努森第一位联系的汽车生产商是他的老朋友,克莱斯勒公司的考夫曼·凯勒。两人通话之后,克努森立刻飞往底特律,两人对着桌子和画布琢磨了一整天,一起画出了一幅坦克生产流水线草图,能满足每月500辆的坦克产能需求。

国防顾问委员会批准了这项看似疯狂的计划,美国战争部立刻授权,拨款2000万元的建厂费给克莱斯勒,用来制造坦克生产线。而这款坦克的发动机,却是在克努森的建议下,交给了附近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大陆汽车公司”进行制造。

克努森交给“大陆汽车公司”生产发动机的原因很简单:一是这里生产的发动机是空气冷却式的,而在当时,陆军指定要在M3坦克上采用空气冷却式发动机,这家公司刚好有着充分的生产经验。二是这家公司生意不好,原来闲置的生产线,正好能直接留给坦克的发动机制造,如此就能少建设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让坦克提前好几个月投产。

1941年春天,克莱斯勒的新工厂宣告竣工,立刻被命名为“底特律军工坦克厂”。在这里,克莱斯勒公司的工程师们手工试制了第一辆坦克,却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是因为,这款M3坦克的图纸是由陆军军火署进行设计的,出现了一些过时的设计,甚至还有工程上的基本错误。比如,坦克的履带在平地上行驶看不出问题,然而一到泥泞的沟壑里就会打滑,难以应对真正的战场局面。而坦克的底盘弹簧,是直接照搬几十年前铁路货车车厢的“蜗卷弹簧”,这种设计就连铁路上都被淘汰了,更不要说汽车工业里。用在坦克上,不仅难以生产,而且行驶效果也很差。

还有当年陆军执意要采用的空气冷却式发动机,体积很大,造价也很高,在汽车工业里几乎要被淘汰掉,只有飞机上面才会采用这种引擎,克努森好不容易,才在濒临倒闭的“大陆汽车公司”里找到相关的生产线。可是这种发动机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它必须有足够的冷空气才可以起到降温效果,一旦进入热带地区就趴窝。然而根据作战计划,M3坦克将会被首先部署在炎热的非洲战场。

文章图片7

图纸的问题,导致克莱斯勒的工程师们,不得不重新推翻陆军提供的图纸设计,然后费尽心思说服这些军官,能否允许他们重新进行一些新的设计,来优化坦克的性能。

这导致当时加班加点盖好的新厂房,不得不先空置了好几个月,等待新图纸的完成。直到1942年5月,M3“格兰特式”坦克才终于在非洲战场的加查拉战役投入实战,和隆美尔元帅战斗。然而很快,M3坦克就因为设计上的先天不足而“出师不利”,造成不少作战人员的伤亡。

所以美国人不得不提前将希望寄托在新款坦克身上。1941年9月,M3坦克的“迭代款”M4坦克就完成了定型,而且很快在克莱斯勒的工厂中计划投产。

在M3到M4的升级过程中,克努森的不小功劳。比如,在克努森的建议下,M3坦克上面的铆接工艺全部被淘汰,在M4坦克身上全部升级成了更抗炮火的焊接工艺。

其实,克努森并不懂哪一种工艺更抗炮火,他只是关注到,由于铆接工艺需要在厚厚的钢板上打孔、穿铆钉,而这种打孔技术对当时的汽车工人们来说是很困难、很罕见的,无法保证工程上的精确度。而相对来说,焊接技术则要常见很多,所以克努森希望,可以通过焊接技术来代替铆接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克努森的观点受到了美国陆军工程师的耻笑,他们认为焊接技术的强度远远不如铆接技术,根本无法应对坦克在战场上需要通过的各种严酷环境,以及炮火的袭击。

然而,克努森却找到了美国的焊接技术专家比尔·史密斯,他的公司就是今天以制造热水器闻名的“A·O·史密斯”,有丰富的汽车钢架、输油管道等焊接工程的经验。在他的鼓励下,克努森成功地带着两块焊接在一起的钢板,找到美国陆军军械署的人,告诉他们焊接技术不仅可行,而且经济、高效。

在陆军军械署接下来的测试环节中,他们确实发现,采用铆接技术连接的钢板,在受到炮火攻击时,铆钉连接处容易松动,甚至可能变成在坦克内四处飞溅的致命抛射物。然而焊接技术则不存在这样的风险,所以反而在面对炮火时更加安全。

此外,M4坦克还在车身、履带、炮塔等位置做出了优化设计,发动机也从过去笨重、不耐热的空气散热式发动机,换成了克莱斯勒公司拿自己的汽车发动机改造而成的“复合式发动机”。这就是后面在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谢尔曼式”坦克。

文章图片8

1942年起,谢尔曼坦克从北非战场开始,迅速替换掉了旧式的M3格兰特坦克。而谢尔曼坦克的“首秀”,就是在二战北非战场的重要转折点,阿拉曼战役。经过十二天的激战,装配着谢尔曼坦克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打得一蹶不振,英国军官们也将谢尔曼坦克赞誉为“全世界最精良的坦克”。

然而,谢尔曼坦克真能算得上是“全世界最精良的坦克”吗?

实际上,和他的“竞品”德国虎式坦克相比,谢尔曼坦克根本不具备“单挑”的实力。谢尔曼坦克上面用的还是M3坦克炮,口径只有75毫米,然而德国的虎式坦克,正面钢板就有102毫米厚,谢尔曼的炮弹打在虎式身上就是“挠痒痒”,而反过来,虎式坦克的迎头一炮,直接就能秒杀一辆谢尔曼。

那么,既然如此,依靠谢尔曼坦克组成的集团军,英国为什么可以在北非战场上打赢德军的坦克部队呢?

其实,主要还是以量取胜。只要十倍、甚至几十倍数量的谢尔曼来围杀虎式坦克,虎式坦克再强悍,也只有一根炮管子,也是寡不敌众啊。再加上,虎式坦克的背后装甲水平很弱,一旦被绕后攻击或者“围杀”,就基本免不了被“爆菊”的命运。

不过,这并不影响谢尔曼坦克成为盟军战场上的“爆款”,从北非到欧洲,甚至是太平洋战场,随处都可见到谢尔曼坦克群的身影。尤其是诺曼底登陆时,打头阵的先锋队就是数百辆谢尔曼DD水陆坦克。根据统计,二战期间,谢尔曼坦克总共生产了近五万辆,是当时产量最大的坦克型号之一。

而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谢尔曼坦克生产量,主要是因为,随着战事的扩大,除了克莱斯勒之外,美国的主流汽车制造商,包括克努森的“老东家”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都参与到了生产坦克和其他军备物资的过程当中。

1942年2月10日,随着生产线上最后一辆福特V-8的装配完成,整条生产线立刻进入了改造阶段。几个月后,这里就变成了生产军官指挥车、后勤服务车、炸弹运输车等军用车辆的基地。除了生产汽车之外,福特公司主要的功绩,当属生产了27000台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当中的大多数,都被用在了谢尔曼坦克身上。

通用汽车的转产非常顺利,仅仅用了29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民用汽车生产线到军需品生产的转型。根据最后的统计,美国的汽车工业,生产了战时美国全部军需品总数的20%——主要包括50%的飞机发动机、30%的飞机螺旋桨、47%的机枪、80%的坦克、87%的航空炸弹,以及100%的各种作战用车。

在这些战时生产线上,最著名的产物,当属大名鼎鼎的“吉普车”了。二战期间,吉普车的总产量超过了五十万辆,几乎成为了美国军队和“越野车”的代名词。

文章图片9

曾经有人说过,“没有吉普,就没有二战的胜利。”从事实上讲,也确实如此,在1945年,平均每3个美国士兵就可以均摊一辆汽车,而此时的纳粹国防军,却仍然在依赖马匹作为运输工具。

所以,单是从汽车工业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力量,在战争过程中可以起到决定性的翻盘作用。而当时的美国,作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中心,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战争局势的主导者。而我们可以深入琢磨的是,为什么美国战前的汽车工业,可以如此顺利地在战时转为军工制造业呢?

这就离不开那个永恒的话题,资本的逐利性。对于这些汽车企业来说,为什么甘愿把汽车生产线转为坦克生产线,光靠罗斯福提供的政策利好,以及克努森卓越的生产线规划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更有说服力的是,这些企业的老板,可以在军方手里拿到稳定、高价的军火订单,让他们有利可图。在生产谢尔曼坦克、吉普车等军需产品的时候,这些汽车厂商也跟着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只要美国制造业环境出现衰落迹象,资本就会纷纷外流,将制造业中心搬出美国,去生产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的地方投资建厂。美国人也开始抛弃实业,去搞一些来钱更快的产业。这也就导致了美国如今的“空心化”问题。曾经克努森得以起家的汽车“老工业区”底特律,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绰号,叫“铁锈带”。所以,在当今的世界局势下,如果再次发生战争,美国还能拿出当年的军备生产能力吗?欢迎朋友们在弹幕里或者评论区,说出大家的想法和预测。

好啦,今天我们就来到这儿,下一期的视频,我们把视角从陆军转向海军,聊一聊当时的美国人,是如何实现军舰“下饺子”的。

1945年的美国民意测验排名,曾经的小混混凭啥能排在罗斯福后面当老二?当时的美国的航母制造速度,究竟有多快?而这些“下饺子”出来的航母,作战效果到底怎么样?一切尽在下期内容,大家别忘了一键滴滴滴,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

阿瑟·赫尔曼:《拼实业》

陈华文:《一支没有穿军装的产业大军》

郭姗姗:《大战背后的实业较量》

邱恒明:《炮火中的商机》

毛志辉:《实业始终是强国之基》

郑渝川:《美国赢得二战的奥秘:企业家精神》

刘敏义:《美国汽车公司八十年》

彼得·考利尔:《福特传——一部美国英雄的史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