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爹为我撑着一把伞

 东营微文化_ 2022-02-25

爹为我撑着一把伞



我出局淘汰了,中考落榜!这对于平时学习成绩优异的我来说实在是不公平。
考试前一个多月,我开始睡不好觉,每晚翻来覆去。到医院拿了药也不见效。其实,中考没考好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我的心从九天一下重重摔在地上!我的希望化作肥皂泡飞起又破落。我锁住了心、封住了嘴、关闭了耳朵,一连几天不吃不喝。我对不起爹娘,更对不起那白花花的馒头。爹却出奇的安静,一脸的风和日丽:“没事,明年复课接着考!”
为了鼓励我重振雄风,爹花了半月的工资,为我买了一双拖鞋和一件的确良衬衣。爹知道,我对这些羡慕已久。在当时这些都是奢侈品,是有钱人消费的。
“男子汉要能屈能伸,既要正确应对成功的喜悦,也要受得起失败的委屈。人生本身就是一段弯弯曲曲的路,能享受阳光也要接受风雨。相信自己,有恒心也要有毅力!”爹心中始终燃着一盏明灯。
爹又说,你心中装的太多太多了,走起路来自然就背负得太重,要学会放下!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间,有得就有失。
我又复课了,又多了一年与爹为伴的日子。第二年,我以高分考上了高中。
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正式宣布成立。爹异常兴奋,见人就说,东营市成立了,这是全国第二个石油城啊,以后咱们这儿发展就快了!
一个城市的诞生,在爹的心中点燃了一支火把。
爹与我讲起东营的来历。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来到现在的油田基地安营扎寨,设立东营、西营两个军营。随后,东征的队伍向前推进,留下了两个名字。这次成立地级市,采用“东营”这个名字,让新城市有了丰厚的历史底蕴。
我们家乡利津县划归东营市。
那时,高级中学全县有两所,利津一中在县城,利津二中在陈庄。我上的是二中,离家不远。县直中学真的不一般!青一色的砖瓦房,高高地顶着天上的云朵;宽敞的玻璃窗明亮无比;广阔的操场、完善的体育设施......我仿佛进入象牙塔。
考上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腿迈进了大学,成为半个公职人员,就像一只蝉刚刚脱壳,马上要展翅飞翔,脱离一辈子走不出的黄土地,由乡村飞向城市。
爹更累了,担子更重了。他不单单独自顶着太阳、背着月亮,伴着拔节的高粱、玉米,独自下洼拾柴火,而且还供应3个学生,我上高中,弟弟上初中,妹妹上小学。叔叔留下的3个儿子,年龄相差不大,也都在上学,婶婶拉扯着过得非常艰难。爹想帮一下,缓解婶婶的压力。
爹找到河口的一位曾经一起任教、随后调入油田的老同事。油田待遇好,关键是子女能安排工作。爹也想调入油田,最根本的是想带出叔叔家的一位弟弟。爹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穿上老同事的西服,紧紧巴巴,但体面了许多,来到油田的一所中学试讲了课,一道道复杂如扣的数学题在爹的讲解之下,轻松地一一解开了。爹的语言像涓涓细流,时急时缓,引人入胜。听课的教务主任赞叹道:“我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生动的课!”
很快,油田教育部门发了调令,只待地方教育局批准。爹到县上找到局长,把家庭情况作了汇报,并提出了调离申请。说到动情处,爹一把鼻涕一把泪,然而,局长面无表情,心好像是石头的,最后,一句“不行!”打发爹回来。有人给爹出主意:“恁干脆卷上铺盖卷,到教育局住着,不答应就不走!”
这是个损招!也可能是个实招。
爹做不来。一是爹脸皮薄。二是爹是一个讲规矩的人,做事认真,这种无赖的事打死他也不会做的!
又有人给爹点拨迷津:“哪有这样办事的?恁要送礼啊!”
说实话,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爹感到丢人。况且,他回到家里,这瞅瞅、那看看,就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一件值钱的东西!爹的希望之火慢慢熄灭,爹的念头一点点萎缩,爹的劲头一天天减退。这些希望、念头,最终都化做肥皂泡泡,飞了一会儿全部破裂。
温饱虽然解决了,但一家人的花销只靠爹微薄的工资,日子还是紧紧巴巴。周末,回到家里我向娘要5元生活费,娘四处翻来翻去,就找出5角钱。我火了,朝娘大发脾气。娘说:“再等两天,恁爹就发工资了!”
“等啥啊?恁让我喝西北风去?哪有恁们这么窝囊的爹娘?”我一阵怒吼。霎时,娘怔住了,眼泪喷涌而出。我的话像一颗子弹,射中了娘的心。突然,娘跑到炕上蒙着被子嚎啕不止。不懂事的我背起书包骑上自行车跑回学校。
我的魂好像丢了,心隐隐作痛,眼前总是晃动着鲜血,于是便飞奔着回家。娘还躺在被窝,我“扑通”一声跪下,握着娘的手流淌着忏悔的泪。娘爬起来,擦了一把眼泪,头发蓬乱,眼圈肿得好像两颗大红枣,人苍老了许多,那双有气无力的手一点一点地擦拭着我的眼泪,娘的手始终在颤抖:“起来吧孩子,娘不怪恁……”
后来,爹知道了这件事,他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攒下钱供应我们兄妹三个的学习,尤其对于我,爹给予最大的经济支撑,再也没让我缺钱花。他把日子攥得紧紧巴巴,却让我的日子宽宽松松,保证我的伙食费用和日常开销。学校有两个食堂,一个是教职工食堂,一个学生食堂。教职工食堂是小炒,菜贵、菜好、菜香,是为教职工和城市户口的学生服务的。学生食堂我们称为大食堂,吃的是漂着一点油星的“大锅炖”。家庭好一点的学生吃食堂,条件差的吃玉米窝窝和自己带的咸菜。爹托熟人为我买了一些小食堂的饭票,一定让我吃好。每逢周末回到家里,爹再给我5元的生活费。其实,我舍不得吃小食堂,绝大部分是吃大食堂,我知道爹的不易。
学校前面开起了几家饭店,针对学生做打卤面。用点肉沫炝锅后,煮上挂面再浇上点酱油,远远的,香喷喷,两角钱半斤,吃了特别解馋。下了晚自习,我约上两三个同学到了饭店,大方地手一挥:“每人半斤面条。”饭碗刚端上来,三五口呼啦呼啦一会儿下肚了,再把汤喝得一滴不剩。哈,那真叫个过瘾!喝得大汗淋漓,喝得痛痛快快,喝得喂饱了馋虫。我想,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就是卤子面。待到交钱时,虽然表面有点不以为然,但我的心却隐隐作痛,脑海中闪现着爹流汗的场景。
高一末期,面临着文理分科。爹虽然教了一辈子数学,但我的文科却出类拔萃。上小学、初中时我的作文每篇几乎都被老师当做范文,上高一时有篇文章曾获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历史、政治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然而,爹却让我选择了理科。
那年,爹从遥远的罗镇调回了家乡的汀河中学。通过落实政策,我全家转了城市户口,一家人终于从低暗的峡谷爬上了阳光明媚的山坡。沐浴着明媚的阳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为了这一口气,一家人像黑暗中拉犁的马,憋着劲干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流了无数的血汗,承受了无数的风风雨雨、磕磕绊绊。我们也成了风光的市民!可以在粮所买口粮。
当爹用自行车驮着白如初雪的精粉面回家时,羡慕得街坊邻居眼珠子粘在爹的自行车上跑。李姥姥更是媚笑颜开:“俺说恁一家有福吧,好事还在后头哩!”娘一高兴给李姥姥挖了几瓢白面,乐得李姥姥走一步一摇晃,好像是在扭秧歌......
爹让我选择理科,是为我准备一条后路。“学好数理化,还要有一个好爸爸!”转为城市户口,毕业后我就是待业青年,考不上大学可以招工、招干,我多了端“铁饭碗”的路子。

(摄影  旅途)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樊俊利,笔名一帆,男,汉族,1967年9月出生,山东利津人。中共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石化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胜利油田作家协会副主席,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签约作家。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从事文学创作。先后有诗歌、报告文学、散文等发表在省部级、国家级报刊杂志,多篇作品在全国获奖,出版诗歌散文集《回家的河流》,纪实文学集《荒原,今夜星光灿烂》《荒原作证》,诗集《守望》,散文集《雪花那个飘》等。现供职于胜利油田电力分公司。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三尺讲台,白尘飞扬

刻着伤疤的那一夜

苦菜花的笑声

白天站讲台 夜晚站田野

我的“窝窝头梦”

在医院陪爹过大年

我的“疯娘”,心中有一轮太阳

天塌了,还要撑起来

一包萝卜 两条人命

漫漫求学路

奶奶得了“摇头风”

爹是一座山

这个春天,我要修炼成一尊佛

为一片落叶送行

当民工的日子

父亲的石油梦

北风那个吹

秋到黄河口

爱的温度

六月,麦子熟了

关于父亲的诗歌

过年的滋味

家 有 爱 女

男 儿 如 钢

落叶那个飘

小 姑

风雨中谁是你的拐杖?

梦在田园

那一夜

爹是一座山

滑动查看投稿要求及其他信息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投稿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