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院丨1月乘用车上险数:开年微跌说明了什么?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2-02-25

1月销量的微跌,给全年的销量走势奠定了基调。

这个基调的含义有二:

1. 新车市场整体规模相比2022年不会发生大的变动。

从去年8月起,新车销量连续出现下滑,这其中有2020年下半年消费补偿造成的高基数原因,也有部分明星车企、明星产品没有跟上消费迭代的缘故。

但是从2022年开始,一方面同比基数常态化,没有太多的黑天鹅要素,另一方面品牌格局已进入新的列强时代,很难有具备绝对体量优势的主体。车企在销量以外,会更加注重结构性增长与盈利性增长,换言之销量在车市存量时代、产业变革时代,不是车企唯一关注的要点。

2022年车市在整体体量趋稳的前提下,会呈现出更强的结构变化与头部集中效应。

2. 新能源市场扩张遭遇不确定因素。

2021年拉动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代步车市场、主流插电混动市场、高端主流纯电动市场和高端插电混动市场。但是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疯涨,叠加动力电池供应不足,对代步车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

成本敏感型的代步车,无论是选择涨价应对,还是暂时砍掉产品线应对,都会让这个已经在三线以下城市扎根的细分市场出现阻力,已经培养出的消费习惯将可能被压制。

因此,2022年电动车市场的增长,需要依靠更多主流车型与高端车型的努力。在去年底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连续突破20%后,1月回退至13.9%,是目前新能源市场短期承压的体现。

基于国内车市的格局变化,以及对消费洞察的迭代,《童济仁汽车评论》将在2022年对每月车市销量解读的内容形式进行革新。除综述篇外,不再根据传统意义上的车型、级别等进行归类、排序、解读,而是从实际用车场景和消费需求出发,从代步车、主流车、高端车三个维度进行市场销量分析,对当月销量的关键特征、车市大事件、潜在趋势等进行研判,希望对汽车行业相关从业人士,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关于本报告内容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george@neuesmedia.com告知我们,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