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讲辨证,是中医误诊误治的根源

 心海真情2020 2022-02-25

罗文新——新浪博客


作者 罗文新
早年一些最先接受西方思想的人,总结出中医的辨证,为中国医学的一大特色。近年来,中医辨证特色说成了主流。辨证本来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有着部分优势。真理向前多跨进一步就成了谬论。中医的辨证,现在就是处于这种境地。现代中医人把辨证当成了诊断疾病同的唯一的,或者主要的工具。认为中医就是辨证,讲疾病的诊断或者辨病,是“西医”的事。
社会上有人说,XXX中医院的一位病人在医院就诊了二年;连肝癌都诊断不出来。XXX中医院把乳腺纤维瘤当普通乳腺病吃了二年中药,最后恶变了才去手术,医疗事故鉴定为误诊。这样的事故越来越多。
中医经典里没有肝癌,中医教科书里不教授肝癌(新版中医学仅用小体字粗略介绍,教学大纲里不作要求),中医临床证候国家标准里没肝癌。普通肝癌病人来就诊时,中医先生们多按中医诊断的证候标准来处理,肯定没有现代医学的肝癌诊断,仅有“肝气虚”,“肝阴虚”,“肝胆湿热”等中医证候诊断。 这样的中医诊断不仅影响治疗方式,疗效也受很大影响,严重损害了患者利益。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现代医学不接受,法律不接受,就我们普通老百姓也不认同。
中医诊断疾病的特色有许多,辨证只是其中一种。虽然现在的辨证,有脸谱化、狭隘化的倾向,但因研究充分,采用广泛,仍然是中医应该继承的特色。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学中的学者提出辨证特色说后,中医辨证的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越来越显示出辨证的局限性。
如果只讲辨证,胆石症、肝炎、肝癌就会当一个证来处理。胃炎,胃溃疡,胃癌,胃穿孔就会用一个方。越是所谓老中医,越容易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对证的认识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多数中医人认为,中医的精髓是辨证,中医讲究辨证,中 医就是辨证。证相同,治则相同,处方当然也大致相同。基于这种认识,中医在处理现代疾病时,往往会犯很大错误。
由于理论问题没解决,经过多年的定性或定量化规范后的一系列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标准一直得不到统一,更难得到推广。就面象对象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观点看来,目前所有这些标准,对临床没有太大的指导作用,反而模糊了临床中医师的眼睛。按国家中医证候标准诊断,好多病例都要引起医疗纠纷,按现代医学标准诊断就不符合国家中医证候标准。
当我们普通老百姓都接受了现代医学“病”的概念,我们的中医先生们还不肯接受,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法律问题。
证在中医中有着特殊的定义。按照面向对象的观点,中医的证,大体上有四个层次,即按继承关系,划分为一个父类,三个子类。中医辨证可分为四级。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就是辨证,中医讲究辨病,或中医就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这三种观点都是片面的。
面向对象的现论很好地为中医学解决了这些问题. 阴阳理论为中医理论的第一层次,因此,阴阳辨证为第一级辨证。卫气营血,气血精液为第二级辨证。脏腑辨证可归为三级辨证。向下还可分为四级。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可引入第四级。中医先生们在诊断时,应力求到第四级。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误诊误治。
如想为解决这些矛盾作点贡献,了解更合理的解释,请查阅罗文新的文章<<面向对象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