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新发现:患癌的人为何会暴瘦?

 新用户3536Meiv 2022-02-25
《自然》新发现:患癌的人为何会暴瘦?

癌症患者往往会遭遇短时间内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和肌肉萎缩等情况。这是一种消瘦综合征,医学中所谓的“恶病质”。

除了癌症,诸如心脏病和艾滋病之类的恶疾也可能引发恶病质;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科克因综合征则是一种遗传性的消瘦综合征,会导致患儿遭受类似于恶病质症状的严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早衰。

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肿瘤学家查理·斯旺顿(Charlie Swanton)教授表示:“癌症患者的肌肉萎缩和体重下降太快,他们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从正常人状态转变成需要坐轮椅的重症病人的样子。这真是太吓人了。”

虽然恶病质的成因至今仍是个谜,但科学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探究科学真相,尝试接近它的真面目。最近,英国学者在《自然》(Nature)上报道了一项关于恶病质生化机制的研究成果。

《自然》新发现:患癌的人为何会暴瘦?

英国医学研究会(MRC)牛津大学韦瑟罗尔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凯坦·帕特尔(Ketan Patel)领导的团队将恶病质与DNA损伤联系了起来:DNA损伤会扰乱发送至大脑的化学信使,导致大脑释放抑制食欲的激素,结果就是严重的消瘦。

研究团队发现,当天然存在的甲醛在人体血液内积聚时,这一过程往往就会启动:肾脏需要过滤甲醛分子,而细胞会在过滤时遭受DNA损伤,DNA损伤导致肾脏分泌一种激素,激素最后向大脑传达抑制食欲的信息。

帕特尔表示:“如果你接受化疗,你的身体会接收一种化学物质,它攻击DNA的方式与甲醛差不多,换言之,化疗可能也会像甲醛一样损伤你的DNA并触发特定信号,使得大脑抑制食欲。”

这项新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由于肾脏向大脑推送的信使是一种名为GDF15的化学物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种能中和GDF15的抗体,来治疗癌症化疗病人和科克因综合症患儿,阻止他们体重减轻。我们甚至有望通过阻止GDF15信使的发送而把恶病质控制住。”

《自然》新发现:患癌的人为何会暴瘦?

当然,斯旺顿教授也提醒不要过早断言或操之过急。

“这是一项引人入胜且重要的研究。GDF15主导的生化机制的确有助于我们阐释恶病质的发展过程,但它不会是唯一的机制。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工作来了解其他途径和原因。全面揭示发病机制太重要了,因为如果一个患者已经因恶病质而变得虚弱,我们很难再对其进行治疗。”

由MRC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创建的“癌症大挑战”计划(Grand Cancer Challenges),其主要挑战目标之一就是恶病质。基因组学方面的进展以及相关机制的逐步揭示,将帮助我们解开更多谜团,研制出能有效应对恶病质的疗法。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米歇尔·米切尔(Michelle Mitchell)表示:“恶病质不仅仅是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癌症患者造成巨大的健康损害,在人体最需要能量的时候掐住了能量摄取的通道,而医生却又无法扭转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想找到一种方法来控制恶病质,关于它深层机制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资料来源:

New research into sudden weight loss finds a possible cause of cachexia in cancer patients and Cockayne syndrome in children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