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非直抒,事不明写,刘长卿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泊木沐 2022-02-25

安史之乱过后,大唐国势显现出颓势,诗人的创作主题和写作手法也发生了变化。在唐代大历年间,涌现出大量描写山水抒发感情的佳作,后人把这种风格统称为“大历诗风”。历数唐代大历年间的著名诗人,刘长卿是必须要提到的。他擅写五言,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五言长城”,意思就是说他写的五言诗能够像长城一样,名扬千古。

刘长卿在仕途上两起两落,看尽官场百态,所以他的诗中常常出现失意落寞徘徊在山水之间的画面。他有一首代表作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全诗用词精炼,语句通俗,但表达的情感含蓄内敛,让人读了之后久久难忘。情非直抒,事不明写的作品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一探究竟的想法,都想看看自己是不是诗人的知音,能够读懂诗人的内心。

诗的名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有些奇怪,刘长卿遇到了大雪,夜宿芙蓉山,为什么要多出来一个“主人”。写诗讲究精炼,既然已经留宿他人家里,主人一定是同意的。这个时候,题目中多了“主人”二字会不会是画蛇添足。先不要忙着下结论,继续看诗的内容。

“日暮苍山远”,这是一幅山水画的感觉,傍晚时分光线变暗,青色的远山显得更加遥远。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刘长卿说这句诗的时候,站在什么地方,他是站在芙蓉山主人的家门口,还是在前往芙蓉山主人家中的路上。刘长卿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他是在营造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为了下一步描写寒风入骨做出铺垫。

“天寒白屋贫”,天气实在是太冷了,茅草屋看上去四处漏风,显得这个家是那样贫寒。由远景一下子转移到了近景,这样的跨度让读者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刘长卿好像在写散文,东一句西一句,他难道在写诗之前没有筹划一下,当然不可能了。接着往下看,就会发现四句诗在空间上存在一种由远及近的关系。前两句写描写屋外,后两句是写屋内。在屋外能够推测出屋内的情况,在屋内也能感受到屋外的状况。其实刘长卿通篇在写百姓生活之贫苦。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忽然听见了柴门处的犬吠声,原来是有人到了门口。这两句描写的是,刘长卿已经进屋借宿了,在似睡非睡的时候听到了动静。天寒地冻,他一个借宿之人都知道早早地找一个地方休息,但是主人家里生活贫寒,为了生计主人的家人还要忙到半夜。看似信手拈来的字句,其实都在描写开元盛世之后,由盛转衰的世道。

刘长卿没有大声疾呼怒斥,而是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将他的感慨与怜惜都写到了诗中。他同情百姓,叹息盛世衰落,盼望大唐王朝能够重振雄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