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嘴山故事(5):五湖四海拓荒芜

 口述宁夏 2022-02-25

《口述宁夏》讲述宁夏人自己的历史

>>>>

宁夏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

1953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把石嘴山列为全国新开发的10个煤炭矿区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石嘴山也是在宁夏投资兴建的第一个煤炭工业基地。

20世纪60年代初,按照国家开发贺兰山北部煤炭基地战略部署,西北煤炭管理局由西安市搬迁到石嘴山市石炭井,开创了领导机关从大城市下迁到偏僻山区的先河。对进一步开发宁夏以及内蒙古等地区煤炭基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965年,煤炭部在大武口成立以高节、康志杰为领导的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统一进行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5省区的煤矿建设。

这是继国家成立东北煤炭工业公司之后的第二个直接接受煤炭部管理的煤炭公司。

同期,贺兰山煤田的石炭井矿区扩大了建设规模,呼鲁斯太、汝箕沟两个矿区建设也全面展开。

>>>>

大水沟的“西轴”之光

在贺兰山东麓群山环抱之间,有一个叫大水沟的地方。千百年间,这里只有光秃秃的石头,没有树木,没有人烟,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

1966年8月,辽宁瓦房店轴承厂派遣的工作组来到这里,他们计划要用3年的时间在这里建起一座现代化的轴承厂。

当年的建设者回忆,进驻大水沟的那个晚上,伴随着贺兰山风呼呼作响,工作人员们彻夜未眠。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谷间,天当被子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筚路蓝缕创业之举由此开始。打荆条、采石料、烧石灰,创业者们硬是凭着双手和不屈的精神,唤醒了贺兰山,大水沟也渐渐随着修路架桥,兴建厂房而升温沸腾。

1969年10月,这里试产出第一批轴承,西北轴承厂的名字开始进入人们视线。

一年之后,在共和国成立21周年的喜庆日子里,西轴产品正式问世,随后50万套轴承生产任务的完成,让业界对西轴人叫好称赞。

1976年,西轴自主研制成功轧机压下轴承,填补了行业空白。

1979年,西轴自主研制成功铁路轴承,批量生产。

研制成功铁路轴承,是西轴历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当时,西轴厂是国内第一个生产出铁路货车轴承的厂家,也是第一个产能达到20万套的厂家。这两项第一,使得全国同行对身居山沟的西轴厂刮目相看,西轴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尊敬。

西轴红火的时候,人数过万。有自己的幼儿园、子弟学校、医院、商场、电影院。想当年,西轴人很有优越感,“我是西轴的”,说起来都是满满的自豪。

1982年,西轴厂逐步向银川市调整搬迁。

白驹过隙,岁月留痕。当年的创业者、建设者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留在了荒凉的山沟里,过往的故事渐行渐远,但那一代人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

绿皮火车:从记忆驶向未来

在石嘴山市境内,留存着一大批老矿区、老工厂工业遗迹,而目前仍在运行的中国“最高龄”绿皮火车,是最具“文艺范”的一个。

1959年,为将矿区开采的煤炭和物资运送出去,国家以大武口站为中心点,修筑了包兰铁路支线——平汝铁路。上世纪70年代,平汝支线上开始运行宁夏首列普通客运列车。

在那个交通极为不便的年代,这列绿皮火车成为“矿区人”日常通勤和沟通外界的重要工具,被亲切地称为“铁路公交”。

不久前,石嘴山原创电影《绿皮小火车》正式通过国家审核,在全国院线上映。影片中的火车原型正是这列绿皮火车。

影片以石嘴山建市60年来的发展变迁为时代背景,通过往返于城市和矿区之间这列绿皮火车的见证,讴歌以煤炭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为典型代表的石嘴山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和家国情怀。

如今,这列绿皮火车作为“石炭井号”旅游列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从记忆中驶来,开往下一站的未来。

>>>>

还贺兰山一片绿

贺兰山,宁夏人的“父亲山”,在他的庇护涵养下,“田开沃野千渠润”,成就了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美名。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贺兰山所赋存的多种矿产资源为宁夏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多年的过度开发,使贺兰山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区域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自宁夏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以来,石嘴山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关闭了所有露天煤矿,曾经剧烈的人类活动干扰得到有效遏制,老旧矿区黑、脏、乱、差的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累计治理修复146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贺兰山的自然生态本底随着环境的改善而逐步恢复。大武口区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惠农区获批全国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

2021年6月,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推荐的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之一,向全球公开发布。

>>>>

石嘴山城市品格

石嘴山,一座钟灵毓秀的山水城市,一山一河是这座城市的灵魂风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石嘴山这片热土上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宁夏工业史上的第一锹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铁、第一吨水泥都在这里诞生,奠定了宁夏工业的发展基础,石嘴山也因此被称为宁夏工业的“摇篮”。

追溯石嘴山历史,在其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它的奔流不息,它的恢宏万丈,实则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真情和建设者的豪情。多种文化共存共荣、开放包容,打造出“五湖四海一家亲”的石嘴山亮丽品牌。

60年励精图治,60年奋力拼搏。

如今,在转型发展再出发的新征程中,石嘴山人正以“慢不得”的使命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加快谱写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石嘴山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