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名企业员工健身引发心梗猝死:高职业压力人群运动错了吗?

 慧跑 2022-02-25

根据死者家属对外透露的信息,这位不幸离世的图像算法工程师生前供职于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字节跳动(旗下互联网产品及服务有“今日头条”、“抖音”等)。

这名工程师和爱人结婚不久,刚刚在广州买房,太太怀有两个月的身孕,太太在深切悲痛同时表示已经无力支付高昂房贷,猝死毁掉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整个家庭。

高压力职场人士的猝死

所引发的社会焦虑

而事发后字节跳动方面的相关信息披露比较迟缓,其通过公司内网“字节圈”的公告向员工同步信息。

2月23日下午,字节跳动在内网更新公告,称2月23日13时43分,从医院获知,在抢救41个小时后,吴同学不幸离世。

在此次事件中,两方面成为舆论争议焦点,一是字节跳动方面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声,错失了危机公关的机会,并且在媒介选择上放弃使用公开媒体渠道,而选择了公司内网来回应事件经过,使得舆情失控。

而比较离谱的是字节跳动的公关人员在回复媒体询问时竟然没有准备专门的内容,而仅仅是提供了内网截图,人命关天,对待关键信息发布如此不严肃令人诧异。

而使用“吴同学”这样只有姓没有名的称呼似乎对于死者也有失尊重。

其次,我国互联网知名企业加班文化再次成为社会质疑的焦点,这位工程师的意外身故,深深触动了该公司数万员工,尤其是那些经常加班的工程师,让他们觉得死亡似乎离自己很近。

圈内人士甚至认为:“在大厂干工程师,尽管收入尚可,但就是拿命换钱。”

在加班文化广受诟病,快手、字节等众多互联网公司提出减少加班,关注员工生活的公告层出不穷后,外界对互联网的普遍印象是加班正在减少,冷漠恶性的加班文化正在减少。

2021年11月1日,字节跳动更新了企业内网上的《中国大陆加班管理规定》,规定中提到,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需要有理由经过领导同意,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

而关于加班工资的规定是:工作日加班工资为原有的1.5倍,休息日加班工资2倍,节假日加班工资3倍。

字节的员工将这项管理总结为“1075工作制”,早上10点上班,晚上七点下班,每周工作五天。很多字节人都向往的健康的工作状态将要由“1075工作制”开始了。

但此次事件导致字节员工重新审视“1075工作制”时才发现:这不过是形同虚设。

晚上八点多仍然是字节跳动许多员工的工作常态,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下班的日子也并不少见。“看起来,更像是大厂短暂地在公众面前停了下脚步,但996从未真正远离。”

职业健康是一个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不重要的话题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加大、工作时间长、运动缺乏、膳食结构改变等不利因素作用长期作用,导致越来越多中青年职场人士心脏血管壁损伤、血管逐渐增厚变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就是所谓的冠心病。

即使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但心肌梗塞的风险正在不断累加。有时精神压力、疲劳、突然剧烈运动、激动就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中国疾病死亡人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

这个数字,高于自杀、交通事故和白血病引起的死亡人数,相当于每天近1500个人发生猝死,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原因猝死,并且抢救成功率不足1%。

并且目前冠心病的患者正日趋年轻化,主要威胁对象即“白(领)骨(干)精(英)”。

调查显示:公司白领、媒体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等从事大量脑力劳动的职业人群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心源性猝死从根本上说往往与患者本身存在原发性心血管疾病有关,但患者往往并不知情,甚至体检都未必能检查出来,而很多因素都可能诱发原发性疾病的急性发作,甚至引发猝死;

这些因素包括长期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过度疲劳、酗酒、肥胖、缺乏睡眠等等。

客观来说,职业人群平时都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同时目前绝大部分职业工作还有一个对于身体健康重大不利的问题——那就是伏案久坐。

事实上,大量科学研究无一不证明,久坐不动已经超越吸烟,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一行为危险因素。

而职业人群由于工作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使得心理负担重,这就构成对于“身”“心”健康的双重影响,关注职业健康应该是每一家用人单位、职业人群都应该高度关注的话题,但职业健康的尴尬就在于这是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往往无法落地、不可持续的事情。

靠什么解决长期伏案职业工作的
疲劳和健康问题

很多人下班后就希望立马葛优躺,理由是太累了不想动,如果你在下班后,还是延续久坐,那么这种消极性的休息往往并不能消除疲劳;

而如果你让自己做一些运动,哪怕强度低一些,轻松一些,也可以有效消除伏案工作带来的疲劳感,让你从积极性活动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休息。

所以说,不是太累不想动,而是不想动所以太累。

1、运动可以让下降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近十年的研究显示:一次急性运动可以在运动后的一段时间内,显著提升人们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条理地组织日常工作和制订工作计划,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自己,用最佳的方式执行自己工作和完成任务,并且更好地控制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

研究还发现,运动显著提升大脑认知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维速度、专注力和学习成绩。

从这个结论中可以看出,强调工间操,强化工作疲劳后运动,对于提升成年人工作能力大有好处。

2、运动缓解了慢性焦虑

规律地参加运动可以显著减少焦虑情绪,近十年来研究发现运动不仅对于焦虑症起作用,对于大多数人存在的慢性焦虑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所谓慢性焦虑是指人们在很多时候因为一些事情或者压力感觉到不安和焦虑,而这种情绪既够不上严格意义的焦虑症,但又不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伏案久坐比较容易导致人们处于慢性焦虑,而积极活动则可以显著缓解焦虑情绪。

3、运动促进大脑休息

运动还可通过心肺、肌肉大量活动,改变大脑工作模式,这在生理学上称作交互抑制。

什么是交互抑制?

当我们安静时,是主导抑制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而当我们运动时,是主导兴奋的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因此,可以理解为伏案久坐以副交感神经活动为主,副交感神经持续活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神经疲劳,而这时如果进行运动,主导兴奋的交感神经就处于活跃状态,交感神经的活动本身也可以更好地抑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从而让副交感神经得到休息,使得大脑得到充分放松。

4、运动增加了大脑供氧

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解释,跑步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的氧气作为能量物质燃烧的原料。

这时就可以促进心肺向大脑供氧,脑血流增加就会让我们从昏昏沉沉的脑部疲劳中清醒过来。

运动后大脑血流明显增加,思维能力明显增强

5、运动促进睡眠质量提升

有力的证据显示中到大强度运动可以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当然,运动提高睡眠质量不仅仅只是由于运动让你疲劳后,你累了所以睡得好。

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可以减少入睡所需时间;运动还可以减少从入睡到早晨起来这个期间醒来的次数和时间,也即减少你半夜醒来的情况;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长,减少白天昏昏欲睡的情况。

而白天昏昏欲睡是许多脑力工作人群的典型表现,通过更优质的睡眠可以让你第二天满血复活,更好地投入工作。

6、心肺功能的增强本身还可以提升抗疲劳能力

我们对于心肺耐力的理解往往只局限于长时间持续工作的能力,其实这样理解只对了一半,心肺耐力也是身体疲劳后消除所必需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更强的心肺耐力,一方面你更不容易疲劳,另一方面,你也具有更强的疲劳恢复能力。

所以很多人上了一天班感觉身体快要被掏空,其实这也是心肺耐力低下的表现。

通过有氧运动,提升耐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身体抗疲劳能力,让你在辛苦工作之余,还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不是回到家已经累瘫。

通过运动实现“积极性恢复”没毛病

你需要的量力而行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字节跳动这位不幸离世的吴同学,是在下午六点去健身房锻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是在高压力工作下班后减压健身,还是健身后他可能还需要继续加班,我们无从得知。

但无论怎样,这位员工看起来还是有一定健身意识的,也知道通过健身减压,保持健康,他相比其他不锻炼的员工其实从健康理念和行为上已经好了很多。

但为什么高压力后健身导致意外呢?

跟运动有关联吗?或者说运动是诱因吗?

事实上,在伏案久坐疲劳后,你需要“积极性恢复”才能更好地消除疲劳。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就是跑步。

心理学上认为运动能够消除心理疲劳,而且运动能增加人对外界的适应力和抵抗力。

心理学家指出:运动能使人达到“忘我”的境界,而忘我境界则是情绪转移的发展与升华。

运动也可以帮助“发泄”,排解负面情绪。而且从生理层面上来说,跑步可以帮助大脑分泌欣快因子,比如我们常说的多巴胺,从而改善情绪,让你不再“心累”。

在明显脑力疲劳后,运动是缓解脑力疲劳的最佳方式之一。对于经常锻炼者而言,你可以通过中大强度运动,出一身大汗而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但对于平时运动不多的人群,就没必要这么干,因为此时你根本不想动,再让你参加剧烈运动,往往心不仅不余,力气也会感觉不足,这时倒是建议人们做一些轻中强度的活动,比如轻松跑、快走、或者跟着健身APP做一些简单的碎片化健身。

从运动时间上说,20-3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就足够了。工作后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我们不主张缺乏运动基础的人硬要做大强度运动,这时有时反而可能是有害健康的。

运动猝死是极小概率事件

运动实际上减少猝死风险

英国杂志《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权威最著名的科学杂志之一。

2020年这篇发表在《自然综述|心脏病学》上以《耐力运动对于心脏的影响:万灵药还是毒药?》为题目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耐力运动对于心脏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其最终是要告诉人们应当如何科学看待耐力运动对于心脏健康的影响。

科学家们通过这篇论文向大众传递了这样几个基本结论:

●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提升大众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同时运动越多,所带来的健康收益越大,也即运动与健康之间存在量效关系(也即运动量越大,健康好处越多的意思);

● 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耐力运动对心肺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耐力运动员或者深度运动爱好者形成了复杂的适应机制,比如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安静心率低于60次/分),心电图QRS波电压增加,左右心室容适度增加,最大摄氧量增加,这些在多数情况下都是良好的,但也存在某些适应不良;

● 耐力运动员其运动量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运动量的15-20倍,所谓建议运动量是指每周积累75分钟大强度运动比如跑步,或者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走路;

那么如此计算,运动员每周跑步量大约为1500分钟,合计25小时,平均每天3-4小时,为了长时间维持如此高的心输出量,有些运动员的心脏左右心室比正常人大出10-20%,左心室重量也比一般人重不少,呈现所谓“运动员心脏(athletes heart)”,他们的心脏工作能力更强,但是从长期来看,有些耐力运动员其冠心病、心肌纤维化和心律失常发病率有所增加;

● 的确在特定人群中存在对于耐力负荷发生“适应不良”,从而引发心源性猝死,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耐力运动适应不良引发的心脏问题会增加未来不良事件的风险,但很明确却的事实是:精英耐力运动员的预期寿命仍然比一般人群要更长,所以运动员短寿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 跑步运动发生猝死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每5万人次运动有可能发生一例猝死;

● 不是运动多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猝死,事实上,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猝死的概率是规律锻炼人群的50倍以上,运动对于心脏形成了保护机制,而缺乏运动造成的心脏功能低下,更像是“定时炸弹”;

● 长期观察自身健康状况,监测自身心脏健康水平,做好必要体检,对于及时发现心脏某些不正常的变化,对于预防猝死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

有人对于字节跳动员工猝死一事在表达哀悼的同时,也纷纷说了出这句大实话:你生病了公司立马就能找到人来替代你,而你的家人却不行。如果你猝死了,公司立马也能找到人来替代你,而你的家人朋友却永远失去了你。

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完全取代生活,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实现最佳平衡,定期体检,规律锻炼,合理运动,不仅为自己,也是为了家人。

话题讨论

说说你如何看待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 END -


明明训练刻苦,可是跑步能力却一直没有提升,别人一个月5KM/10KM就能轻松完成,可你迟迟无法突破。

或许久而久之你会觉得是你没有天赋,也许是你的能力就到这里了。


其实不是的,天赋虽然是成功的一部分,但是成功是由1%的天赋+99%的努力得来的。

其中的99%的努力不是指你拼命地堆积跑量、刻苦训练,而是这份努力需要方法、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跟计划以及一套科学的训练指导手册。

慧跑帮助了成千上万的跑者不断突破能力瓶颈期,实现成绩突破,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凡是急于求成用跑量堆积出来的成绩都不是好的训练方法,要不就是卡在瓶颈期,要不最有可能面临的是伤痛风险,无法继续跑步。

为了让你更轻松、更容易实现PB,少走弯路,慧跑总教练家轩老师结合了自己多年对马拉松学员培训的训练经验,总结出的一套系统的《5KM/10KM训练计划》,该计划已经得到数千位学员亲测认证有效,并顺利PB。

扫码领取

训练计划以图文+视频的形式,让你切实可行、有目标、有方法的轻松达成,顺便提升进阶半马、甚至全马的能力。

家轩教练通过以下视频做了基本讲解。


课程正在参与限时优惠活动,活动仅三

扫码或点击原文,立即参与抢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