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之窗 | 《傅雷家书》赤子之心传家风,嘉言懿行身垂范

 文化静心慢生活 2022-02-25

在家书中,他是严厉直言的父亲,在孩子有错误的时候毫不留情指出,同时又是指路明灯,循循善诱,为孩子指出不断完善自我的方向。他也是温暖慈爱的父亲,一改父亲角色的情感内敛,常常将“孩子,我越来越爱你!”这样的炙热情感宣之于口,毫不吝惜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给予鼓励,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和奋斗的动力。他更是正直不苟的君子,甘愿从父亲的位置走到孩子身边,承认自己在教育过程中过于严苛,并真诚地反省与忏悔。

这位父亲,便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

“赤子孤独了,便会创造一个世界。”这是傅雷先生墓志铭上所刻的文字,也是他一生的追求。所谓赤子之心,指纯洁无邪,更指大爱。傅雷先生将这份爱刻于心,融于情,落于笔……不但成就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德行和事业,也将这份赤子之心留在了人世间。

所谓“书为心画”。这不仅是一部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章,也囊括了做人、学习、生活、艺术等哲理,文中比比皆是的箴言发人深思,细细品味更是受益匪浅。又因为成书时间距离现代不远,内容有接近现代生活的一面,且文字真诚温暖、易于品读。

若有时间,不妨在尘世喧闹之余,一杯清茶伴暖语,读一读《傅雷家书》,也许对于父母拳拳的爱子之心、对于大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01

当得知长子傅聪在国外遭遇痛苦,精神消沉,傅雷先生在信中送去了理解和鼓励。先生以过来人的心境告诉儿子,人一生都会在高潮与低潮中沉浮,不用压抑苦闷。事情已经发生,与其痛苦,不如换一种心情,客观分析问题,认真总结经验,以免重蹈覆辙。切莫在心中反复凭吊,用回忆伤害自己。直面痛苦时固然感触万分,也应把痛苦视为心灵的灰烬以及时扫除。长此以往,浮沉之间就会越来越坚强从容。

如智者言:

生命无常变化是常态,要么未雨绸缪,要么提前止损,培养接纳的智慧,懂得在经历中成长和选择,保持身心平衡,以正向的心态从容面对人生的各种境界。

02

傅聪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日益繁忙,深知儿子性格和习气的傅雷先生在家书中指出,儿子过度工作是因为追求完美之心太重,导致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他告诉儿子要节约时间“休息”,休息也并非懒散,而是减少无意义的日常琐事和心灵的忙碌,省出时间去深思默想,最好能去大自然中调节身心。傅雷先生还告诉儿子,维护心理健康和精神平衡更为重要,至于对音乐的追求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将成败置之度外反而能淡定自若。

如智者言:

真正的学问,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感悟。对一个领域的学习,除了掌握一些学科必要的知识,应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对该领域的重要问题作自由思考。知识往往使人复杂,而智慧却能使人单纯。如同我们对于时间的处理,也是对生命的选择和取舍,只吸收那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多余的通通排泄掉,以免造成生命的负担。

03

当得知儿子傅聪将为人父,正为孩子出生后的生活开支忧虑后,傅雷先生在家书中分享了自己的“理财”心得。他告诉儿子要对收入做分类管理,还要常常整理支出账目,非必要不得轻易支出,更不要为一时爱好冲动消费。背后的本质是克制欲望,因为人性总是欲壑难填,如不守住“出口”,既不能保障生活必须,有结余以防止旦夕祸福的急用,更会因此失去内心的“清白”,被欲望牵引,失去人格独立。

如智者言:

理财需要智慧,一味消耗总有用尽的一天。懂得合理支配,财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与物质财富相比,精神财富更为重要。不成为欲望的奴隶,才能成为自己心的主人,才能在享受财富的同时,不被欲望拉扯,保持内心的清明。

“天下之本在家。”“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蕴藏于家书中的朴素美德、坚纯操守和生命领悟,正是家庭、家教、家风的力量。这是个繁忙的时代,从不缺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心灵的培养也不应被遗忘。当此之时,无论是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还是渴望生命成长的每一个人,这部以大爱为明灯、培养孩子心灵为主旨的家书似乎更具备现实意义。

插图:智筠

美编:觉筱

责编:净菲

文末留言说出

#说说你和孩子的“信语”#

分享人生感悟、经验和心得

  长按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