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届高三模拟试题70:哀牢山极端降雪事件

 hjh2004 2022-02-2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

201519日至11,云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强雨雪、强降温天气,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境内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哀牢山生态站(24°32N10101E;海拔2480),遭受了建站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事件,造成大量的常绿阔叶林木倒伏,树枝被大雪压断掉落,当地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受到了显著影响。下图示意2014-2016年哀牢山生态站附近林内和林外10厘米深处土壤温度的变化。

图片

(1)推测201519日至11日云南省中西部地区极端降雪事件的形成条件。(6)

(2)分析此次极端降雪事件对2015年林内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6)

(3)与其他年份相比,此次极端降雪事件发生后,林内土壤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试分析其原因。(4)

(4)推测此次极端降雪事件发生后,林下植被生长条件(除水热外)可能发生的变化。(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及水循环的相关知识。

(1)强降雪天气的形成需要两个主要条件,一是丰富的水汽,二是气温达到冷凝的条件和0

以下,此次降温主要是受冷锋过境影响,海拔较高是气温低于0℃的原因之一。

(2)从材料中给出的2014-2016年间哀牢山生态站附近林内和林外的气温年变化可以看出2014年、2016年林内高温低于林外,低温高于林外,2015年林内高温、低温都与林外温差变小,说明由于大雪压断树枝,使树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对土壤的保温作用也减弱了,类比气温日变化即可得到答案。极端降雪事件导

致森林郁闭度减小,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增多。

白天土壤温度上升;森林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减弱,夜间土壤温度下降;土壤温度日较差增大。(3)土壤中的含水量可以从水循环的环节来考虑,短期内由于积雪融化下渗,土壤含水量上升。但之后蒸发加剧,土壤含水量下降。

(4) 植被的生长条件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等要素,本题要答除水热外的条件,因此要从光照和土壤角度作答。树枝被压断后,林下光照条件改善,断枝被分解,土壤有机质会增加,但以前被树冠截留的降水会到达地表,又会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流失。

【答案】(1)海拔高,气温偏低;冷锋过境,气温迅速降低至0℃以下;当地水汽供应充足。(2)极端降雪事件导致森林郁闭度减小,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增多,白天土壤温度上升;森林对土壤的保温作用减弱,夜间土壤温度下降;土壤温度日较差增大。

(3)短时间内,积雪融化,土壤含水量上升;之后,由于林内光照条件改善,土壤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土壤含水量下降。

(4)森林郁闭度下降,光照条件改善;树枝残体分解后,土壤有机质增加;到达地表的降水增多,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增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