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梁晓声:父母皆是文盲,却教出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他

 寂寞的雄鹰 2022-02-25

梁晓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祖籍是山东荣成,由于闯关东来到东北扎根。

1949年9月22日,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市的一个农村家庭。

我出生在一个并无丰厚文化底蕴的普通家庭,成文成系统的家风家训,是无从谈起的。

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下,梁晓声竟成为了当代的一位著名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创作出了大量的影响颇为深远的小说、散文、随笔以及影视作品,确实是一个寒门出贵子的典范了。

而他于19年7月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也犹如晚年终得贵子。

一、70岁问鼎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这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梁晓声的获奖作品《人世间》是一部逾百万字的三卷本小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示了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此时,年至耄耋的梁晓声虽然在学术界一直默默耕耘,也硕果累累。但是他的健康状况却一直不怎么如意,刚刚结束完治疗回京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微微带点东北口音的梁晓声却表示,得知获奖之后的他心情竟异常平静。

这是一部从1972年开始写起的长篇,由于题材、年代的敏感性,他早已经放下了得奖的想法,正是由于放弃了这些功名利禄的杂念,梁晓声在《人世间》的写作中一直秉持着诚实、切实、朴实的心态,对时代的把握也更全面、客观,坚守了他的写作初心。

作品写完后,梁晓声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这个作品能出版,谁知,这部诚实的作品竟然打动了中国作家协会、广大评论者,甚至也得到了不少青年读者的喜爱。

这让梁晓声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这部作品的诞生的初衷更是在客观评价当时的时代的基础上,为当代年轻人补上对中国当代历史的认知。

就是这部放弃拿奖的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对梁晓声来说,如同晚年得贵子,对于得奖的平静之余,他又感到十分喜悦。

二、父亲:靠自己的力气吃饭

梁晓声为人低调,治学严谨,这与他农村家庭出身的背景是分不开的。他的父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但是在梁晓声眼里,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从小就教导自己要凭自己的力气吃饭。

梁晓声家里有八口人,全家靠着父亲一个人卖力气吃饭。尽管顶着如此大的生存压力,梁晓声的父亲却从来不会唉声叹气,他认为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出息。

梁晓声家里虽然拮据,但是他的父亲却从来不会让妻儿饿肚子,甚至鼓励他们多吃、能吃。

街坊邻居评价老梁家的孩子就像狼崽子似的时候,他的父亲感到非常自豪,他认为这是自己勤劳能干有本事的体现。

后来梁晓声为了争取上大学的名额,向自己的父亲写信要200元,他的父亲也是二话不说就给梁晓声汇来了。

尽管这200元没有用上,但是这件事让梁晓声明白,父亲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仅仅是要让自己的家人过上不愁吃穿的日子,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追求理想的时候,不依靠他人,向他人低头求施舍,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如今的梁晓声的父亲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是父亲对梁晓声的影响是从骨子里的,梁晓声一生身体力行着父亲为人处世的准则,不依靠他人,用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地换取劳动的果实,才是真正的幸福、喜悦。

三、不识字的母亲是我的文学导师

梁晓声的母亲也是文盲,也是一个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在人才辈出的滔滔历史长河中,就像是一粒沙一般,然而,母亲对梁晓声而言,却是他的文学导师。

梁晓声的母亲和他的父亲不一样,虽然都是文盲,但是梁晓声的母亲是崇尚文化的文盲,而他的父亲则是崇尚力气的文盲。

因此两个人的教育观念也截然不同,一个希望他将来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为社会效力,另一个则是期望他将来都能靠力气吃饭。

幸运的是,梁晓声的父亲的靠自己、靠力气吃饭的教育理念是在梁晓声的童年扎下了根,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在梁晓声的成长过程中陪伴太久。

在梁晓声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开哈尔滨去建设大西北去了,每隔两三年,一家人才有机会团圆一次。因此,梁晓声接受的都是母亲文化至上的教育。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她在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故事,并且听过一些旧戏,经常把这些故事讲给梁晓声听。

梁晓声的母亲是个善良的女人,善良的女人就常被悲剧所打动,因此母亲十分愿意、尤其善于讲述悲剧故事:《秦香莲》、《风波亭》、《赵氏孤儿》等等,甚至讲到情深处,竟边讲边落泪。

这对梁晓声后来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梁晓声在自己的作品里不能自已的在字里行间流溢着浓重的悲剧感情色彩,这是与母亲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讲述了太多的悲剧故事所分不开的。

后来梁晓声长大了,求知欲越来越强,不但对课上读的书如饥似渴,更对同学们之间流传的各种课外书也十分感兴趣。有一次,梁晓声羡慕同学的一本《红旗谱》,可惜自己读了上篇,借不到下篇了,只好鼓足勇气向母亲要钱买书。

然而,当梁晓声鼓足勇气到母亲工作的车间里要钱的时候,先被车间里的工作环境的恶劣惊讶到了,母亲蜷缩在角落的缝纫机旁,像一个落满尘埃的雕塑,一双粗糙的手却在不停地工作。

梁晓声的母亲二话不说就把买书的钱给了他,梁晓声的心里五味杂陈,这样一个出身在底层的农村妇女哪里曾舍得给自己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呢?一分一厘都是塞给了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儿啊。

梁晓声曾说,父母是最朴素的人文,他在教书的时候就要求自己的学生少些一点儿女情长,少谈一点流行时尚,多多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怎么能指望你们去了解世人,心怀天下。

人世间一大悲哀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幸运的是在梁晓声终于生活独立了的时候,他的父母仍然健在。

在他在北京读完大学,安顿下来住处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父母接了过去。然而,他的父亲即使是在自己的亲儿子的家里,仍然事事为他考虑,脏活累活抢着做,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

梁晓声心酸之余,也明白这是父亲的处世之道,他不阻拦自己的父亲做杂活儿,因为让他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获得尊敬,也是他的个人处事原则。

而正是由于梁晓声那次向母亲要钱买书的经历,梁晓声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买来了所有款式的罐头和点心。母亲看后,泪流满面,把这些罐头擦了一遍又一遍,擦得亮亮的,整整齐齐的摆在桌子上。

而有的人就恰恰是在自己有能力供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没有办法消受了。

季羡林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后悔到北京到清华学习,如果不是这样,我的母亲也不会那么辛苦的培养我读书。我的母亲生病的时候,都没有告诉我,等我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我当时就恨不得一头撞在母亲的棺木上,随她一起去……

这样的父母有很多,但是如果父母的这些艰苦磨难出来的血泪培养成一个国家栋梁、文学泰斗,笔者认为他们的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而眠吧。

人生本就如此多的巧合,如此多的无奈和遗憾,我们难以求得一生无憾,能做的也许只是在当下,如果父母健在的时候,那么就少一些粗言粗语,多一点倾听陪伴。

如果无奈还未反哺就与父母阴阳两隔,那也不如带着他们的愿望和期待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梁晓声是幸运的,他的父母虽然不过是时代中的往来的白丁,但是他们在幼年梁晓声的心里种下了崇尚正直、崇尚文明的种子,这样的一颗种子在梁晓声的心底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指引着他一生踏踏实实做一个求学问、求事实、不问名利的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梁晓声也秉承着他的父母留下的不成文的“家训”,严谨治学,把正直的、科学的价值观通过文学、通过写作之手传递给生活在最新一代的年轻人,甚至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而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一事,更像是在梁晓声心底里生根发芽的这棵树,汲取了足够的空气、水和阳光,自然而然地结出的一颗劳动果实。

因此,来梁晓声的眼里看来,这是平静而安详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同时,这颗果实在照亮来时的路的同时,又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