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渐觉可憎”到治家天下——教育家朱柏庐纪事

 苏迷 2022-02-25

《姑苏晚报》2022年02月21日 B06版

  陈益

  有人曾将昆山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用纯,分别称为学人、文士、儒者。作为教育家、理学家的儒者朱用纯(号柏庐),不仅给后人留下《治家格言》,还有《四书讲义》《毋欺录》《愧讷集》《困衡录》等著作和大量诗歌。他一生为弘扬程朱理学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当时的人们将他与朱熹相提并论。他确实继承了朱熹的衣钵,主张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将孔孟传统融合在佛、道思想精髓中,成为焕然一新的思想体系。

  “渐觉年来身可憎”

  朱柏庐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庭,家住昆山通匮桥东(今集街一带)。17岁时,三十万清兵进军江南,迅速攻陷了昆山城。父亲朱集璜和刚成为他岳父的陶琰,率领众弟子举兵守城抵抗,不料城破事败。朱集璜知道已没有生的希望,决定投河自尽。他在衣带间写下了一首《绝命词》:“可质祖宗,可对天地,生无自欺,死复何愧!”写完后,投东禅寺后河而死。当晚,陶琰也在自己的腰带上写下“生为明人,死为明鬼”,自缢而亡。后来,人们把他们两人的棺木停放在一起,民间四处传唱:“朱断断,陶植植;生同年,死同日;生同学,死同域……”

  清军屠城三日,血流遍地。这一切使朱柏庐受到了极大刺激。他含泪泣血写下了《粘壁告亲友诗》,其一:“渐觉年来身可憎,与人接物总无能。何如尽把尘缘却,一榻朝晖永夜灯。”连自身都觉得“可憎”,显然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其四:“入俗深知与俗违,闲云野水是吾师。亲朋莫漫相惊讶,只是吾人已死时。”他公开说,原本的“我”已经死了,亲朋好友不必讶异。这样的诗,读了令人心悸。

  但是,为了赡养母亲、抚养弟妹,他却必须活着。既然不能像同乡好友顾炎武那样壮游北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那么唯一的选择是设馆授徒,教书育人。三国魏人王裒,父亲遭司马昭冤杀,他绝世不仕,长年立屋墓侧,以教授为务。墓前有一株柏树,常常攀缘,树色竟与一般柏树不同。朱用纯十分敬崇王裒,便以柏庐为号,也谢绝仕进。

  朱柏庐每天鸡啼就起床,晚上仍挑灯夜读。从24岁起当家庭塾师,以缓解家境贫寒,始终读书不辍。他主张做学问要为老百姓立言设教,且脚踏实地,在日用常行中做起。不仅关心学子的学业,而且注重他们的道德,人们都愿意把孩子送来拜他为师。

  康熙十七年,朝廷诏令内外官员荐举博学鸿词之试的人选。在山东当官的昆山人叶方恒推荐了顾炎武和朱柏庐,朱柏庐觉得这是对自己节操的诋毁。他与顾炎武一样,宁肯死也不愿入仕清廷。后来县官推举他做“乡饮宾”,也坚谢不应,只是孜孜矻矻教书做文章。四年后,已经56岁了,在病中仍然撰文叙述自己的想法。

  大道得从心死后。“渐觉年来身可憎”的朱柏庐,后来醉心于自我修养和家政治理,潜心于治家之道的研究。他的《治家格言》只有短短516字,却流传天下。你看,“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清早起身,既打扫了庭院的环境也锻炼了身体,没有谁会反对这样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从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于“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内中的含义已不只是适用于家庭。

  自清代至民国,众多著名书画家、政治家书写了《治家格言》。常州汪洵、四川颜楷,都有四条屏传世。福建林则徐、湖南黄自元书写了字帖出版。画家吴昌硕也于1877年书写了隶书中堂。清代苏州书法家姚孟起在《家庭必悬朱子家训》中说:“朱柏庐先生治家要言,为家庭教育切要之本,躬行实践,必能益身心,养成道德。”

  《毋欺录》中的批判精神

  《毋欺录》,是朱柏庐从清顺治十五年(1658)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花了24年时间写成的另一部著作。与《治家格言》一样,《毋欺录》以语录体的方式表达思想,在精炼隽永的文字中,蕴含哲学思辨、道德劝勉、人生感悟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毋欺录》的核心是自我道德修养,是生活精神。

  与《治家格言》相比,《毋欺录》的笔触从家庭转向整个社会,题材更加广阔。举凡豪杰圣贤、人伦道义、富贵贫贱、天地父母,都在他的关注之中。深入浅出的比喻随处可见,例如:“钟未撞时声固在,花当满处气先衰。盛时即是衰时,此理验之草木之花最见。花之香者,满放之前香于满放之后,艳色亦然。”以花草的盛极而衰观照人生规律,充满了辩证思维,从中可以体会到,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能气轻意满的道理。“天地福我祸我,总是眷顾我;父母爱我恶我,总是成就我……或祸或福,皆是吾身所当然;为爱为恶,皆有吾心所当尽。总须认得一'吾’,才是无我。”活在世上,如何面对人生际遇——逆顺、祸福、炎凉、爱恨等,本是一个最根本的课题,朱柏庐主张以坦然处之的心态,进入无我境界,能够摆正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就什么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了。经历过炼狱般的痛楚,他将自己的心理作了一番彻底更新。

  独立不羁、沉雄狷介的品性,是建立在坚强不屈的人格力量之上的。难怪他的文章充满了对明末清初学风与世风的批判精神。

  朱柏庐晚年时,名声日隆,很多弟子为之景仰,他却出乎意料地写了一封题为《辞诸子听讲》的信,婉拒弟子前来听自己讲学。他说,对于圣贤道理的学习,不在于听讲,而在于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在于摆脱庸俗、仰慕高尚的精神追求,在这方面自己做得很不够,令人惭愧。“诸君各具一本来面目,各具一全副精神,猛力向前,自成学者,将世道、人伦、士品、学术一肩挑去。某亦敬拜下风,何必区区鹦鹉之言之听哉?勉之,勉之!”相信弟子们能抵制卑陋、苟且的不良学风,刻苦努力,一定会在各方面都有所造就。到那时,自己甘拜下风。

  一个儒者的愧讷

  犹如顾炎武不忘“廉耻”,朱柏庐常思“愧讷”,且著有文集《愧讷集》。愧者,愧疚于心;讷者,讷讷于言。唯有胸怀远大理想的人,才常常检讨自己“可憎”,反躬自责。正是由于有所愧讷,才始终如一,诲人不倦。

  有一个名叫顾省公的学生,曾师从朱柏庐,后来却无故退学。康熙三年某一天,朱柏庐发现他将书本丢在一边,只顾与一个五十来岁的人下围棋,想起这个学生几乎有一年时间不来讨教学问了,顿时觉得很不是滋味。当场顾及他的面子,没有责备,事后特意给顾省公写了一封信,语重心长地批评道:沉湎好学与逸游败度,哪个对哪个错,谁都很清楚。现在的人在购物时往往斤斤计较,占了便宜很得意,吃亏了就很丧气。然而谁曾想,对于立身修己这样的大事,有人却是宁肯舍其所重,而取其所轻,真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正是读书的好辰光,你却从容闲旷、迷恋围棋,“甚为足下危之,勉思无忽”!读到这样情真意切、循循善诱的信件,顾省公岂能不为之感动?

  有一个得意门生顾德芳,平常师生感情很好,因为即将入赘外家,远走他乡,朱柏庐送别时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叮咛道:“所望吾弟刻意精进,无少懈旷:第一专收放心,第二深研义理,第三广藉咨访。能置吾心于学问之事,不随异物而迁,则川鱼泳而云鸟飞,触处文心,动皆理趣……”他嘱咐顾德芳离开家乡后仍然要锐意进取,决不能有所懈怠。一是要收敛放纵之心,专心致志地读书;二是要认真探究儒家道义,把学问做好;三是要广泛地向别人请教、咨询,开拓视野,不断长进。有了这三条,就能像鱼游深潭、鸟飞云天一样,在学问的空间自由翱翔了。

  朱柏庐有三个弟弟,用白、用皞、用商。幼弟用商是父亲朱集璜遇难后出生的遗腹子。用商成年以后不思上进,学业荒废,生活潦倒。这天,朱柏庐终于得到消息,说用商即将去当乡村私塾教师,心里“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弟弟终于有了正当职业,忧的是用商与家人分离,如何独当一面?双亲已经亡故,作为年长二十岁的大哥,朱柏庐担当起长辈的职责,给他写了一封信,给予勉励。

  七十一岁时,朱柏庐身体健康状况很差,多种疾病缠身。亲友们都知道,这是因为他授课时过分用心、精力消耗太多的缘故,纷纷劝他“以阅文讲书为戒”。朱柏庐明白,自己已不能像以前那样在讲坛上滔滔不绝了,内心愈加有愧讷之感。第二年四月初七,沉疴不起的朱柏庐终于在家中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喃喃地向伺候在身边的学生念叨:“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念完,才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是一位儒者、一位塾师留给弟子的遗嘱,也正是他的生活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