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成长》:成长,才是生命最好看的姿态

 稻读公社 2022-02-26



活到老,学到老。成长,是一个终身的命题。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就是最好的解释:成功不是目的,而成长才是。

正如书中说的那样:在生活中的每一秒,你都是思维模式的践行者,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打上了你采用的思维模式的烙印
每个生命都要为自己负责。如何才是真正的成长,让生命的延展性和价值感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呢?
如果你尝试用以下几个方式,那么结果自然而然就出来。
 

1


自省力

去掉心里的墙

看清,是一种能力。
很多时候不会成长是因为没有能力看清楚。而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审视才是起点。人总是习惯呆在舒适区,而不愿意走出来,这就是始作俑者——固定性思维模式,而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是独特才能。
《论语》中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当日常生活的忙和盲成为主要部分的时候,不缺乏对成功的追求,但是缺少对自我的关照。犹如盲人摸象,以为是眼耳鼻舌身所触摸的是真相,可是旁观者看得明白,只是看到了片面的、碎片的景象,而不是全部的真相。而能知道真相就是一种能力。
罗斯福年轻的时候,不善言辞不懂表达,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结结巴巴,紧张万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沉溺在自我否定中,而是积极努力地去修改,并通过强化练习,将喘气声音转化为嘶声,成为极具个人魅力的演说特色。

《印度暴徒》

“吾日三省吾身”一说便是如此。阿米尔·汗主演《印度暴徒》有句台词,每个人生命中,都至少有一次机会能够让他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要去克服它们与自己软弱的天性相抗争。“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先生一言即中。
身为父母,教育孩子学会自我审视的思维方式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审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看清之后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应对困难,如何解决问题等等,而这些才是推动成长实现的底层操作系统。就如同书中说的一样:杰出的人拥有一项特别的才能,就是将人生中的挫折自动换便成为未来的成功。


2


行动力

重建行为模式

自省力所引发的思维模式的改变就是对事物动态的可成长性的期待。行动力才是重建的开始。
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里曾经说过,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我们却能改变对于我们过去的看法。而看法就是推动实施的动力。

科比


人太容易会随波逐流,丢了内心的坚守。总是习惯于在年前自信地开始各种打卡,设立人生目标,而到了年尾草草收尾,最后只好习惯性地将年份改一个字,于是,去年的目标又变成了今年的目标。篮球运动员科比跟《英国卫报》说:“休赛期我要打奥运也要为下赛季做准备,所以我必须减轻膝盖的负担,我得减减重”,于是,他为了伦敦奥运减重16磅。这里面就藏着从认知改变到行动的全过程。
而所有的行动,都是和自己心性逆着来的过程。

有条微博说的是演员张震。他拍《赤壁》熟读了《三国》;拍《深海寻人》,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拍《吴清源》,围棋已能压制专业三段;《一代宗师》杀青,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聂隐娘》拍完,他学会了近身剑术……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张震成为神了。他总是谦虚地说是只是恪守演员的本分,却是在超越本分地去学习成长,努力地去践行,才有了镜头前如实的一面。
成长性思维的最大的自信来自于你是可以被培养的。这就是未来转变的可能性。
而行动才是起点。

3


思维力

弥补系统缺陷

回到书的开头作者的发文,为什么人会有不同?——一开始聪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还是最聪明的,因为我们需要时间作为一个辅助线来测量,而在时间逝去的过程中我们所体验经历的种种都是影响和改变。就好像有一颗种子等待发芽,势必发芽,但是阳光、雨露和水分的条件形成了充分条件,但经常会忽视一点——哪怕那颗种子被大石头压制着,它也能蓬勃着发出生机。人更是如此,可发展、可改变这样的信念才是人类演变的最初的信仰。于是,作者所提出来的固定性思维方式和成长性思维发展作为底层操作系统,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

陈道明
陈道明就像是演艺圈里的一股清流。他在采访中指出,努力有时候会让人变形,最好是轻松一点去执行自己的人生。好比推门,轻轻一推很优雅,用尽力推,形体、心理都会变形。具备底层思维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安静、平静、清净。
人生而不同,生而具备各种缺点,这本是一种缺陷,但是认知和思维方式成为了解药,拥有成长型思维方式的人对于人生的发展性是非常大的,反之则会被拘束在狭小的认知体系中。
有人对失败坦然处之,因为错误是认知边界,为下次成功奠定了基础。而有人却输给了失败本身。































写在最后
其实,关于前路我们都不太清楚,但是来路已历。
置换思维方式,保持恒定的行动,修正系统缺陷,就是人生模式的重新。
而让生命保持蓬勃的成长姿态,那才是生命最好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