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工具07:麦肯锡“空·雨·伞”模型在风控工作上的进化模型

 EmmaSong24 2022-02-26

12个法务用得上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帮助思维构建和逻辑梳理

为了让零星的发散思维更具有条理性和完整度,我推荐12个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

思维工具05:麦肯锡“空·雨·伞”模型在风控工作上的进化模型

案例:法务的工作就是不断地给业务预警,“狼来了”久了免不了让业务厌烦,所以有些法律风控合规要点,即使圈内讨论地很热烈,但法务向业务风险提示时还是会比较谨慎,既不能让业务觉得法务随大流,也不能遗漏风险要点,比如对于工业化企业,到底数据合规重不重要,到底民用工业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常见数据合规要点有哪些,到底怎么判断这些合规要点是否和本公司匹配,到底要不要风险提示,这些问题,对于法务,即使是资深法务,也需要一个系统化思维能力。

麦肯锡公司的咨询顾问们都会使用“空·雨·伞”框架。所谓“空·雨·伞”,其实就是判断何为“空=现在的情况”,何为“雨=对此情况的解释”,何为“伞=根据此解释而采取的行动”。

首先,抬头看天,发现天空中的云朵有些异样,解释为“好像要下雨了”。根据这一解释,判断应该采取“带伞出门”的行动,这就是“空·雨·伞”。

看似简单却未能付诸实践,所谓“简单就是终极的复杂。”

“空·雨·伞”这一思考方式(框架)的本质正是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努力掌握的至简至极的思考法。

咨询顾问的工作,和法律人的工作高度雷同,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判断“空”,并有独特的视角去提出自己的解释“雨”,最关键咨询顾问撑起的“伞”和法务提出的“伞”一样,常常被认为是过虑。

相较于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和经营上的偏差,不会瞬间决堤,而是天长日久“迹象满满”,咨询顾问可以例举这些迹象,但法律风险暴雷,很可能是瞬间的垮塌,前期经常风平浪静,所以公司法务,在“空·雨·伞”三个阶段,需要比咨询顾问更高超的思考能力。

“空=现在的情况”

公司法务可以学习咨询顾问,采用大数据来统计分析判断市场状况,比如工业企业归口大多在工信部旗下,工信部(包括旗下信通院)在过去一年里发布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报告、国标、规定和行业试点,普法宣传会更是频繁,这些资料都是宏观研究的基础。

不过官方机构出局的报告,可能因为过于宏观而被业务部门质疑参考价值不大。所以还需要多去查找行业协会的报告,知名律所出局的报告,若互联网行业,大厂是报告发表狂热爱好者。其实只要是第三方知名机构出具的报告,内容具有实务特性,多少都能获得业务部的一定认可。

“雨=对此情况的解释”

自然,法务要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必须辅助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观点,比如监管一线在各类场合的表态、比如法律圈内大咖的观点称述、比如对标友商已经采用的做法、比如域外名企的做法、甚至是跨界的参考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业务部门是否认可,除了公信力的加持,核心在于商业逻辑,中国数据合规要旨落在了国家安全上,所以普通民用工业企业不用为数据合规多虑,而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旨落在保护弱势的消费者上,工业企业不涉及最终消费者,数据量也有限,不用多虑,这是普世而有逻辑的思考路径。

若要打破这个路径依赖,可以举出另一家圈内民用工业企业被监管机构约谈的例子,若没有相关的例子,可以从法条上入手,虽然要旨落在了国家安全,但是执法机构对各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类型不明,只是根据数据传输量和举报来上门进行审查,最终虽然审查后认定企业向总部传输的数据中并不包括敏感个人信息和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但相关事件引发的舆论风险,尤其是对于海外总部声誉的影响,也需要防范。前期一定的合规报告的准备,自我审查的动作,还是有必要的。

“伞=根据此解释而采取的行动”

这么解释下来,业务部也能理解必要的动作还是要做的,业务需要配合法务去落实这些动作,并且这些动作并不会阻碍业务的发展。

接下来就是惯常的动作细化、甘特图、时间表、项目小组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