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父母,对孩子千万不要只“养”不“教”

 犁城文学小编 2022-02-26





1.

前几天,上海迪士尼一名女子,被一个八岁小男孩儿摸了屁股,姑娘找家长理论,却被家长辱骂殴打,用词极其难听。无助的姑娘原本敏感部位受辱,加之遭遇悍妇发飙,同伴帮腔谩骂,甚至动手,她不仅没能得到半句道歉,身心还受到来自成人的伤害。

男孩个子不矮,暑假后按年龄推算,应该读小学四年级,他被一个戴鸭舌帽的女子揽在怀里,“犯案”之后,他又目睹了自己的妈妈和阿姨,如何充当他的“保护神”;如何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臭骂、手脚并用去击打一个原本想讨份歉意的女子;如何跳脚骂街,众目睽睽之下张狂到不顾廉耻。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小男孩妈妈那样的货色,也只能与同样性情搭伙。相信这一幕,对小男孩成长路上的影响一定深远。


2.

姑娘全程没有还手,这是她的明智之举。倘若自卫,一定会被那“虎狼”之妇“吃”掉!只是反复问“为什么打我?”是呀,和谐社会,青天白日,原本是外出开心的,谁知道怎么如此倒霉,遇到蛮不讲理的奇葩,真的让人非常无助!

看到视频和报道,为那泼妇骂街的护犊子方式感到气愤,内心隐隐的悲哀——为年幼无知儿童的成长,为周围看客的漠然。

值得欣慰的是,后来浦东公安分局的情况通报,那使用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的黑衣泼妇,赔偿受害者1000元,并道歉。没有家教,德行欠妥,自然有人替你教育。

3.

据说男孩到了公安分局,承认了自己有揉的行为,他不是摸一下、碰一下,而是整个手掌揉捏。游乐园人多,碰触在所难免,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像男孩说的那样,有揉的动作,那就是有意而为之了。男孩生于2010年,虚岁九岁,看视频上个头高且身体壮,但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家长好好引导,辨清是非,明白在社会上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的,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利于社会,利于他人,利于自己,而不是这样令人恐怖的妈妈,极力维护自己的孩子,十足的泼妇骂街姿态,让自己天下皆知,颜面扫尽,以后这孩子的前景真的令人堪忧。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皆无,

如何称其为人?何况还是担负生养、传承后代的母亲?

4.

亲子教育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因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幼时听过一个故事:一个重刑犯,临枪毙前提出要求,希望再吃一口母乳,他的老母亲答应了儿子,万万没有想到,儿子狠狠地咬了一口母亲的乳头,哭着说:“娘,小时候我偷左邻右舍的东西,你从来没训斥过我,反而高兴,给我点好吃的作为奖赏。成人后,我越偷越大,终于被判了死刑,我恨你!恨你为什么从小不好好管教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起一个榜样的作用,今天你对孩子的纵容,总有一天孩子会肆无忌惮的还给你。


5.

我邻居就是一位糊涂母亲。生了三个丫头之后,终于盼来了儿子,便奉为珍宝,事事处处时时依随儿子。她的儿子在宠溺的环境中长大,调皮捣蛋,惹是生非。打了别人,他娘就夸赞儿子有本事、不人孙;被人打了,就亲自上门找上门去为吃亏的儿子讨“公道”。

一次老师开班会批评他的儿子,说他是破坏班风班纪的典型人物,没想到恰巧被他藏在窗外,怀揣心事的母亲听见,直接闯进教室,怼了老师一句:“是“点心”就弄开吃了!”无知、可笑的家长,还以为自己的威风是给儿子撑了腰。

后来的后来,那位儿子几次打架斗殴,面临进局子,托人、找关系、破财免灾,折腾的家长没过几天消停日子。再后来那家伙逍遥在外,他母亲染重病卧床,那自己不懂的教条,又拒绝让老师管教的好儿子,不闻不问不上凑。

最终,老太太自生自灭,这是谁的不悲哀呢?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最后,那个恶果也只有自食。

6.

我教过一个学生,当年各方面表现还不错。有同学反映丢了钱,趁课余我到了学生宿舍查寻,在这位同学的枕头套里发现了一卷成块的人民币。

把他的家长请来说明情况,眼看着坐在我对面的孩子父亲,汗珠子从头上不停地滚落下来。那位父亲,除了道歉就是满脸尴尬的沉默,而汗水却止不住的淌。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了解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手贱”,家长态度好,积极配合学校,孩子就一定会改过。私下找他谈话后,谁的钱全部退还,他的检讨书一直被我压在抽屉里,这件事情就这样掀过去了。

那位学生现在已经读大学,当年考的还不错,听说表现一直很好,我不知道他当初回到家里,他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他的,但从此后的表现中,可见他有一位值得尊敬的父亲。

7.

校园欺凌现象曝光后,庆幸自己的学生表现还好,然一天有位女生悄悄告诉我,某某同学经常向同学们借钱,借了不还,大家还不敢要。呵,原来自己身边也有“小霸王”呀!了解了一下情况,大约有1/3的学生被他借过钱,却都是肉包子打狗。那位同学个头比同龄孩子高,长得又黑又壮,除了成绩没优势,其他方面确实占先。

把他家长请来,说明情况,他的妈妈回了一句:“这件事,我知道了。老师,我想说一件事,以后别让他打扫卫生了,在家里从来不让他干家务活。”

面对这样的“上帝”,老师能说什么,只有解释“小组轮流值日,全班同学都有份。”“俺孩子身体不太好,你就多照顾照顾吧!”转移话题,自家孩子为重。老师无奈,只好班会上再三强调不能私自带钱,不许借同学东西不还,有事一定要告诉老师。好在多数学生本分,老师出面干涉,利害讲解,没人再喜欢搭理他、怕他,他成了“光杆司令”,那滋味或许有助于他的收敛和反思。

如果他的妈妈像上文的那位父亲一样,积极配合校方,孩子或许依旧会有正常的同学关系,也一定会明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朴素道理。

8.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站着熊父母。

真正的爱,从来都是不帮孩子逃避责难,而是教会孩子认识错误,明辨是非,懂得规矩,这样才能避免未来真正的跌跟头、受挫折。

父母是孩子的映射,你是什么样,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你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举止多数情况下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复制品。有教养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知恶而不治恶”,盲目袒护,眼里心中自家孩子没错,才是最大的“恶”,也是祸根,早晚有你悔恨不及的那一天。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为家长千万别糊涂,千万不要只“养”不“教”。


作者简介

曹梦昕:山东临邑人,文学爱好者。喜读书、好散步,工作时间与孩子为伴,闲暇时间以文字为伴。有文在《中国文艺》《时代文学》《新地文学》《当代小说》《山东文学》《山东教育》《鲁北文学》等发表;出版散文集《有风吹过》,公众号文在“人民日报”“人民网”“搜狐网”等转载。

犁城经典

关注是最长情的告白

稿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尊重原创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