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我们喜欢踢毽子

 犁城文学小编 2022-02-26


冬天又到了,课间活动与孩子们一起踢毽子,这是真正的鸡毛毽:几枚金属片上,固定着几根硬撅撅的、被涂上彩色的羽毛。拿在手中,没有少时触摸到的柔软,踢起来不仅打旋,还极不听使唤,学生们也是伸长直直的腿,笨拙地踢不了几个,毽子便跌落地上。看到这儿,便想起自己童年时代踢毽子的一幕。

那时候,到了冬天,真正的是天寒地冻,我们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可写,没有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可看,也没有什么家务活可以帮忙,因为大人们都要冬闲歇息,小孩子们就更无忧无虑了。所以街道上的背风处,便有三五成群的小姑娘,在比赛踢毽子。

我们的毽子,是用几块母亲裁剪剩下的花布条,和几枚古时传下来的铜钱组成。先请伙伴双手合十,手心处横放一根结实的绳,然后一般除大拇指处,剩余的四个指缝间,都放上两根花布条,要求耷拉在外的布条对齐,再把那根横放的绳两头捏在一起,钻进方孔铜钱的眼里,用力一勒,再把绳两头分开,压在铜钱两边,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条挤不过窄小的方孔洞,再用一根绳,在铜钱与布条接触的地方绕上几圈,最后绑紧、系上一个活扣,这样完美的毽子就诞生了。

那时候的冬天,女孩子几乎人手一个,两人一组,四个一伙,一块儿玩。边踢边数数,数到第五个,就会伸直右腿,让飞起来的毽子,轻盈地落在鞋面上,然后继续踢下去,数到第十个,再蜷曲右腿,从左后方,右腿蹦跳一下,让飞起来的毽子落在右脚的脚跟上。因为这算得上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可以以一当十。

那些身轻如燕、利落机灵的小丫头,可以超几百地打,惹得伙伴一边哈哈笑着,一边帮着数数,直到对方累得气喘吁吁,才减缓速度,再坚持蹦跳着,从背后用右脚踢最后一个。

那时候,小伙伴们除了开心,没觉出寒冷,连脖子上的围巾也解下来,让人帮忙拿着了。小姑娘们大多梳着两条高高翘起的羊角辫,在一蹦一跳中,那两条小辫子也欢喜地上下颤动起来。

最高档的毽子是用绸缎做成的,大多数的毽子就是用了普通的花布条。

那时候,为了让自己的毽子更漂亮,便会相约着小伙伴,去一些过门不久的新媳妇家讨要,运气好就会满意而归,再不济也会赏给几块花布条,绝不会让小丫头片子们空手而归的。

当时,不少人家会有几枚方孔古铜钱,多的人家会用麻绳串上几串挂在墙壁上,有的上面字迹清晰可见,有的绿锈早已磨净,露出了锃亮的黄铜。除了制作毽子有用,没有谁稀罕它。

不知何时,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古铜钱,现在连一枚也难以寻见了,今日的它们却已经成为价格不菲的文物了。

好想手把手教给孩子们做毽子,那些当年随处可见的材料却实在难寻了。一口气可以几百几百踢的镜头也难再现,那美好的、快乐的场面,也只好储存在记忆中了。






版面主编:林子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