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犁城往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邑民兵组织

 犁城文学小编 2022-02-26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临邑民兵组织在抗击日寇侵略、消灭还乡团、支援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2年,临邑县对民兵组织进行整顿,规定1830周岁为基干民兵,3145岁为普通民兵,全县发展民兵5万余人。1957年,全县有基干民兵6835人,编为38个分队、582个小队,配备步枪675支、子弹2000发。1958 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大办民兵师”的号召。

当时,16 50 岁的能拿武器的群众都被编入了民兵组织,并分为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全县有民兵243921人。当时国家规定,1630岁的男性青年,1625岁的女性青年,都编为基干民兵。公社建民兵排,大队建民兵营,生产队建民兵排,使民兵的组织、政治、军事工作得到“三落实”。

1964年,全县民兵开展“地头练兵”运动。夏秋之际,从各公社抽调30余人组成“临邑县民兵代表队”,参加德州地区组织的军事大比武,获“优胜红旗”一面,有8名民兵获德州地区嘉奖。

临邑民兵在训练场进行射击训练 

1974年,民兵的武器装备得到加强,一个武装连配有轻机枪、冲锋枪和762步枪三种武器,战斗力明显增强。

20 世纪 70 年代,临邑石油化工厂根据上级要求,组建了民兵连,归该厂武装部管理,有男女民兵百余人,常年进行训练,春秋集中训练,主要任务是训练使用枪械,防止敌特和不法分子破坏,做好厂区安全保卫工作。

临邑石化厂女民兵练习操作高射机枪

女民兵在当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197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根据黎汝清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拍摄的的电影《海霞》,反映了当个时代女民兵的基本风貌,成为一部令人喜爱的影片。

那时,女民兵除平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或工厂的工作外,每年还拿出一定时间进行集训。毛泽东同志曾在《为女民兵题照》七律诗中写道“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首诗就是那个年代对女民兵的真实写照。

其实,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就已经成为流行的宣传标语,“妇女能顶半边天”则成为一个时代的声音,而女民兵的出现正是这一平等思想的最好注脚。

女民兵在靶场训练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不知您看了有何感想,编写不易,你若喜欢,就去文章右下角,给小编点一个“好看”吧!你们的支持是小编不断奋进的动力!顺祝大家夏日清爽!安康静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