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精要 (病证)8.1.7.热病(两感于寒与暑病)

 昵称1Z7nN02j 2022-02-26

宏五学堂 2021-12-09 04:29

热病(两感于寒与暑病)【临床运用】音频:00:00/05:33

图片

图片

【临床运用】

1.顾护胃气在外感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一段经文,虽

然是说明"两感于寒"六经俱病,腑脏皆伤,营卫不行而后三日才死的原因,但从中提示胃气的存亡盛衰,是决定外感病预后生死的关键。这一理论对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甚具指导意义。诊断上可以胃气的有无盛衰判断预后的凶吉死生,即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伤寒论·厥阴病篇》对于厥利证,认为"食以索(素)饼"后不发热者为"胃气尚在,必愈",否则则为"除中"死证,即以胃气有无判其死生。治疗方面,亦提示顾护胃气的重要意义,如《伤寒论》论治伤寒,白虎汤中用粳米,桂枝汤中用生姜、大枣、甘草,并服药后"啜稀粥一一升余"等,处方立法均体现了顾护胃气的原则。温病重视保存津液,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气"之说,津液亦由胃中水谷所化生,属胃气之范畴。

《张氏医通·伤寒》∶徽商黄以宽,风温十余日,壮热神昏,语言难出,自利溏黑,舌苔黑燥,唇焦鼻煤。先前误用发散消导药数剂,烦渴弥甚,恣饮不彻,乃求治于石顽。因谕之曰∶此本伏气郁发,更遇于风,遂成风温。风温脉气本浮,以热邪久伏少阴,从火化发出太阳,即是两感,变患最速。今幸年壮质强,已逾三日、六日之期,证虽危殆,良由风药性升,鼓激周身元气,皆化为火,伤耗真阴,少阴之脉不能内藏,所以反浮。考诸南阳先师,原无治法,而少阴例中则有救热存阴承气下之一证,可借此以迅埽久伏之邪。审其鼻息不鼾,知肾水之上源未绝,无虑其直视失溲也。时歙医胡晨敷在坐,相与酌用凉膈散加人中黄、生地黄,急救垂绝之阴。服后下溏黑三次,舌苔未润,烦渴不减,此杯水不能救车薪之火也。更与大剂凉膈,大黄加至二两,兼黄连、犀角,三下方得热除。于是专用生津止渴,大剂投之,舌苔方去,而津回渴止。

按语 本例为风温,病机则属太阳、少阴两感俱病,因体质强壮,故病虽逾六日而胃气未绝,尚不至死。由于病机为邪热亢盛,少阴肾水垂绝,故用凉膈散急下少阴亢热以存阴精。

《丁甘仁医案》∶计左,暑温九天,汗多发热不解,烦闷谵语,口渴欲饮,舌边红,苔黄,脉濡数,右部洪滑。良由暑湿化热,蕴蒸阳明之里。拟竹叶石膏汤加味∶生石膏15g,茯苓 9g,鲜石菖蒲1.5g,郁金4.5g;仙半夏4.5g,通草2.4g,竺黄6g,鲜竹叶心9g,益元散 9g(包),白茅根9g,荷梗10g,万氏牛黄清心丸1粒(包煎)。服后神识渐清,壮热亦减。原方去石膏、牛黄清心丸,加连翘心、芦根、花粉以善后。

按语 本案因暑邪致病,暑多夹湿,郁久化热伤阴,故用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以滋汗源,加益元散等清化暑湿。又因署气通于心,心经受暑热所扰而有烦闷谵语见证,故加牛黄清心丸以清热化痰,开通心窍。

2."勿止署汗"的治暑法则

"暑当与汗皆出,勿止"为治疗暑病提供了基本法则。暑病之所以出汗多,系因暑邪熏迫所致,因此出汗既是暑病的主要病候,又是人体感受暑邪后祛除暑邪,调节体温的一一种保护机制。所以暑病出汗虽多,但不宜用收敛止汗之法,以抑制这种病理反应。治疗暑病的法则应该是清暑热为主,同时根据出汗过多伤元气及津液的病机特点,兼顾益气养阴。《金匮要略》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太阳中喝(暑病)即体现了这一法则。后世李东垣及王孟英均制有清暑益气汤,虽然立法有偏重益气和偏重生津之差别,亦均秉此立法。当然"暑当与汗皆出,勿止"系指勿用收敛止汗之法,并非谓暑病须用发汗之法。另外,所论亦指暑病前中期暑热炽盛时之治法,若后期暑邪已除,但气阴未复,出汗仍多者,不可胶执于此说。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引用张凤逵治暑之法,谓"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收敛,不必用下",可资参考。

  • [爱心]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