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6大荣誉,被称为核司令的程开甲,为国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豆可可 2022-02-26

说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很多人都认为只有钱学森和邓稼先,其实不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国,先后有23个人获得过“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其中一人就是程开甲。不仅如此,他还获得过“改革先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多个优秀奖项与称号,是我国核武器的先驱,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了他的一生。

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于江苏吴江的一户的经商世家,自小家境殷实,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家人的庇护下,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不幸的是,在程开甲7岁那年先后经历祖父和父亲的离世,家道中落,靠着母亲一人的操持,7日子开始拮据起来。

在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程开甲一改往日的跳脱顽皮性子,开始变得懂事成熟。1931年,13岁的程开甲考入当地最好的中学,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受教于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杰出的教育家顾惠人。这所人才辈出的学校,先后孕育出陈省身、李政道、程开甲、顾功叙等11名院士,可以算得上是“人才孵化基地”。在秀州中学学习的日子里,程开甲了解了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詹天佑等人的科学事迹,心中便悄悄埋下了长大成为科学家的种子。

在秀州中学苦学6年,1937年,程开甲凭借优异的成绩,同时获得浙江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由于浙江大学给程开甲提供优秀学生公费奖励,为了减轻母亲生活上的重担,程开甲成为了浙江大学的一名物理系的学生,先后受到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当时学界一流教师的指导。

1937年经过“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浙江,为了躲避战火,学校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带着师生先后搬到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7地。浙大师生在颠沛流亡的生活中讲学和听学,也就是在此时,程开甲明白技术落后带来的后果,坚定了他科技兴国的心。

1941年,本科毕业的程开甲选择留在浙江大学,担任物理系助教,开始相对论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在束星北老师的指导下,程开甲发表了“用等价原理计算水星近日点移动”的学术论文,并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用运动方程导出物理学权威狄拉克提出的狄拉克方程,完成了“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这一成果还被狄拉克推荐发表于剑桥大学的《剑桥哲学杂志》上。

1944年,程开甲独立完成了名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课题研究,经过英国学者李约瑟送到狄拉克手中,但是狄拉克却以“目前基本粒子太多,不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的理由将程开甲的文章驳回。但多年后,一位外国学者就是凭借测得新粒子质量,而获得那一年的诺贝尔奖,且其计算值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几乎一致。程开甲错失诺贝尔奖,也可以说是其人生中一件的憾事。

1945年,程开甲与王淦昌一同撰写了五维场的论文,并在李约瑟的推荐下,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1946年8月,程开甲奔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师从物理学大师玻恩教授,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的研究。程开甲在留学期间发现,原来自诩开明与先进的英国,也存在歧视,特别是对于自己这个中国人,程开甲也更加明白要把先进科技带回国的重要性。所以在留学期间,程开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和做实验研究,终日穿梭于图书馆与自习室之间。

1948年秋,程开甲完成在爱丁堡大学的学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担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大洋彼岸的英国。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程开甲毫不犹豫地放弃在英国取得的一切成就,毅然决然地踏上归国游轮,历经重重困难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归国后的程开甲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浙江大学,担任物理系副教授,从此三尺讲台上,多了一位传道授业的教书先生。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进行了一次大调整,程开甲被调到南京大学,担任南大物理系副教授。在从事理论物理教学和研究的同时,还负责金属物理教研室的筹建和编写金属物理和固体物理教材。

1956年3月,程开甲参与研究制定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随后,程开甲创建了南京大学核物理教研室和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程开甲带着仅有几人的科研团队,先后研制出一台双聚焦的β谱仪和一台直线加速器,成功测量出一些元素的衰变能谱。次年,程开甲出版了专著《固体物理学》,提出了普遍的热学内耗理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对以后的固体物理学的教研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0年,程开甲接到中央指令,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副院长一职,参与原子弹工作的研制,主要负责分管状态方程理论和爆轰物理研究工作。从此程开甲消失在学术界,转战罗布泊。

1962年夏,程开甲调任国防科委,任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进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实验研究工作。每次进行实验时,为了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程开甲都会坚持亲自到实验的第一线,多次到地下核爆炸后的现场、测试走廊、测试间和最危险的爆芯去收集数据,指导工作。据工作人员回忆称,一次程开甲来到施工现场勘察,工作人员都劝阻程开甲不要进去,他却回应道:“只有我到地实看了,心里才踏实”,于是穿上简陋的防护服,就进了灯光昏暗的洞内。

要知道,中国当时研究原子弹可以说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摸索着前进的。对于原子弹爆炸后的辐射危害,究竟有多大,谁都不知道,但是程开甲依旧坚守实验一线。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通天巨响,我国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蘑菇云,那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讯号。程开甲顾不得危险,在刚刚开挖的直径仅有80厘米大小的洞管子中,爬着进入爆炸后形成的巨大空洞中,尽管洞内温度很高,身穿密不透风防护服的程开甲早已经汗流浃背,但是他顾不得湿透的衣衫,心中只有记录数据的工作,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取得第一手完整数据资料。程开甲是国内第一个计算出“零时”弹芯的温度和压力的人,在内爆机处理中,成功解决了起爆冲积聚焦的关键问题。

1977年,程开甲升任基地副司令员兼研究所所长,并于次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和国防科工委科技工作者标兵的荣誉称号。随后程开甲还参与了包括氢弹、两弹结合的研究项目,尝试了地面首次竖井和首次地下平洞等多种试验方式,做了近30余次的核试验,因为总和核试验打交道,程开甲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核司令”。

1984年,花甲之年的程老由于年事已高,不适合继续在一线工作,被调回北京任国防科工委常委兼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顾问。至此,程老才结束了他长达24年隐姓埋名的生活。即便程老从核试验基地退了下来,但他依旧没有放下为祖国科研做贡献的脚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程老在材料理论和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活动。1999年,程老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7月28日,又被授予“八一勋章”。2018年3月27日,在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程老获得终身成就奖。但不幸的是,2018年11月17日上午,程老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程老少年立志,用一生践行着科技兴国的理想。作为我国核武器研究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用20年的时间,在戈壁大漠,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

在程老等人的默默努力下,罗布泊的一生巨响,不仅是对一雪我国百年屈辱的呐喊,更向世人展示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是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中国了。在向程开甲老前辈等科研人员致敬的同时,也祝愿我们的祖国可以更加强大,兴旺发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