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化是天道文化,儒家、皇权文明只是表层现象(上)

 渐华 2022-02-26

本文取自《人类生存发展境界论》之“五、关于中国文化、信仰和历史——思考与总结(三)”之二(上)

一、中华文化是天道文化,中华文明是天道文明

中华文化说到底,就是天道文化。前面总结过,中国人信仰遵循“天道”,离开“天道”,不足以谈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天道”简称“道”,是中国文化文明的根和魂。并分别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天道信念、天道文化通透人性以人为本、天道文化推崇顶天立地的大人、天道文化特别注重自强不息、创新精进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本文接着说。

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有学者认为,东周最著名的学派依次是:墨家、阳家(阳朱学派)、儒家、法家、道家、易家(阴阳五行家)、荀家(通家)、詺(名)家、兵家(实际就是武治学派)、策(纵横)家、讯家(小说家本质就是民情信息传播)、农家(农业资生)、工家(鲁班是代表)、商家(货殖家)、星家(占星家如石申、甘德)、卜家(占筮家)、堪家(地理家或堪舆家即后来的风水家)、医家(秦越人为代表)、数家(算家与形家即几何学家)、格物家(科学家)、语家(华语文字学派)、诗家(屈原、宋玉等)、史家(左丘明为代表)、神家(神仙家如方仙道)、巫家(由巫祝发展而来)等等。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道家、墨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诸子百家,都以天道为根基,都是天道文化下的应用形式。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生存”(《韩非子解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家基本思想。

文章图片1

“大学之,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所先后,则近矣”,“朝闻道,夕死可也”,这是儒家基本教义。

文章图片2

道佛相通,中国甚至有“老子化胡(佛)”之说,“佛本是道”,其“大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这是中国佛家所说。

医家是“其知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作劳,度百岁而去”,离道不可谈医,医道同根,中国大医都认为医易同源。

兵家讲“诡道也”,作为兵家与道法的集大成者的《孙子兵法》认为,“道、天、地、将、法”是成功的要素,道分天地,合为将生法,上兵伐谋,必以道。其始计第一:孙子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军形第四:“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文章图片3

墨家讲,“此道也,大用之天下则不窕,小用之则不困,修用之则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行其道,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是故推而上之。”《墨子》一书其中提到的“道”字就有34个。

文章图片4

武家讲道生万物成气理、天人合一,太极拳是代表,“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至”,“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工家讲“学道”而“庖丁解牛”就是工匠的最高境界,清代魏源说过“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阴阳家,谈阴阳,更是唯天道是论。

文章图片5

中国其他各家,都没有离开天道而能独存的。

正如中国近千年最著名的哲学家王阳明所言: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士农以其尽心于修治具养者,而利器通货,犹其士与农也;工商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乙酉》)——四民: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在“天道”演变过程中,原始的群体思想逐渐演变成具有哲学内涵的学术思想,并衍生出天道的文化内涵。这部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对后世的影响至少延续了五千年。

中华天道文化博大精深,其经典著作主要有《黄帝内经》、《易经》、《阴符经》、《道德经》、《尚书》、《大学》、《中庸》、《华南真经》、《孟子》、《论语》、《六祖坛经》、《传习录》等。其发展及细分之下,是整个中华文化系统。包括书法、诗词对联、绘画、舞蹈、曲艺音乐、武术、天文星象、中医、建筑、雕塑、工艺、心学、相学、命理、礼仪、修身养性(修炼)等等。

有人推荐中华传统文化书目,居然不把《黄帝内经》这讲人体的中医典籍列入其中,这实在是目中无“人”,即不把中国文化的“人”、“人体”放在眼里,人体都没有了,拿什么来安身立命?中华文化是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是真正的人学,而且是大人学。哪有人学不讲人身体的道理。

每一个灵魂强大自由的人,是不是都曾有过这种想法:“我这无限的灵魂怎么就寄托在这个有限的肉体里呢?”

天道文化最具明显特色的是儒道佛的修身养性功夫和易经、中医。

西方哲学才讲到“认识你自己”,中国哲学则更深,讲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西方哲学发展到当代,讲语言哲学,能指所指,而中国哲学从庄子开始,到禅宗“直指人性”“不立文字”,早就通透。西方哲学一直还在解释世界,而中国哲学则知行合一,改变世界。西方哲学还“我思故我在”,中国哲学则“天人合一”、“人为至贵”。孰深孰浅,难道还不一目了然?完全可以说,在中国哲学面前,西方哲学还是幼儿园。中医相对于西医,也如是。

中华天道文化经世致用、通透人伦,“求道“、“悟道”、“证道”(得道、行道)、“弘道“,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因而中华本土哲学,无论儒、道、佛、墨,都有心灵养料,可以自足,而不像多数西方哲学,如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使人虚无与荒谬。

研究哲学的人因为视野广阔,明白事理,不斤斤计较,达观,而“仁者寿”,落到实处看,就是哲学家都很长寿。比如,同为中国人,同为北大中国教授群,北大哲学系就被公认为“长寿系”。

再放眼整个人类哲学家群体,同为哲学家,中国哲学家就比西方哲学家更长寿。因为“中国哲学强调的就是人生。哲理可以养生,但是不能分裂了,仅仅当成知识”,哲学教授李中华说。中国哲学实际上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语言分析、逻辑分析,中国哲学重视中庸、实践。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

文章图片6

通过对中国和法国二十世纪以来重要哲学家寿数的比较,以及他们和各自国家平均预期寿命的比较,就发现一个似乎乖谬的事实:在法国哲学家的社会境遇优于中国哲学家的社会境遇的情况下,他们的寿命总的来说却低于中国哲学家的寿命。

这种居于文化与寿命的个案实例,还有中医、西医生的寿命等的比较,进一步说明中华天道文化的优越性。有人通过医学名家之间平均寿命的比较,古代到近代,60位中医医学名家平均寿命79.65岁,同期西医名家为64.65岁,中医名家平均寿命远超西医名家平均寿命达15岁之多。中医之优胜,毋庸置疑。最明显的是近代民国时期中国中医师与反中医文化代表人物的寿命统计,两者相差22.5岁。(后面的文章会说得较详细)

离开天道,中华各家文化都行不通。有了道,才能谈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相比于西方的宗教文明和各类文明,中华文明或华夏文明,就是天道文明。

很多中国人不自信,奉着金碗讨饭,对中国文化,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舍本逐末,买椟还珠。鉴于有人喜欢用西方名人观点说话,这里且简单引用一些西方智者、高人的看法:

——当然,他们与多数中国人一样,并没有总结意识到这个强大文明可以简称“天道文明”或“大道文明”,他们也并不很清楚中国天道文明的深刻内涵。

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看到了这种强大的文明因素——即天道文明(合和者注),所以他才提醒西方不要刺激中国,不要让中国觉醒,最好是让中国一直保持在清朝这种“病睡”状态。

文章图片7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年~1975年),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对历史有独到的眼光,他的12册巨著《历史研究》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他说,'中国人完整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世界的希望在中国,中华文明才是人类的归宿,中华文明将引领世界。'——中国的这个“超级文明”就是天道文明。

文章图片8

英国著名汉学家马丁·雅克也最具慧眼,他认为,中国其实是一个文明但是他却“伪装”成了一个国家的存在。在他看来,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帝国衰败后就再无崛起的可能,而中国总是能不断复兴,这是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中国真的是一个“文明”,“国家”只是其一种“伪装”形式,“皇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当然也只是这种形式下的某种“特定形式”。

美国历史学家列文森则发现:在古代中国,“早期的'国’是一个权力体,与此相比较,天下则是一个价值体”。作为价值体的天下,乃是一组体现了自然、社会和人类至真至善至美之道的价值,体现于人间秩序,乃是一套文明的价值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国”不过是王朝的权力秩序,而天下大道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理宜人义(礼仪仁义),其不仅适用于一国一朝,而且是永恒的、绝对的。中华天道文化,不是狭窄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也不是狭窄的民族,而是文化民族,有超越种族、宗族、地域和国家的普世文明、天下主义特征。

文章图片9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给中国作出过这样的评论:近200年的中国或许只是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意外,这并不是常情。如果今后中国要回到属于她的位置并不意外。他对此解释称:自古以来,西方国家的建立,总有一个开端,但中国似乎没有这个概念。在他们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随时都是一个起点,每当他们建立起大一统盛世的时候,总是不认为这是创造而是复兴、是回到巅峰,似乎那个巅峰的中国,早在黄帝之前就存在一样。基辛格也同样意识到了:中国是一个类同于西方宗教性质的文明——这个文明,当然就是天道文明。

西方还有很多人发现了这一事实,不再此多举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