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宝男”后,新“三无男”被列入择偶黑名单,别把男孩养成这样!

 乐康居 2022-02-26

现在的家庭大都是一个或者两个娃,并且物质生活好了,孩子的要求父母都尽可能满足。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很多父母的原则就是,尽最大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要以搞好学习为主。形成了事事包办,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孩子变得自我,依赖成习惯,没有责任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那些身体年龄已经是成年人,心态还在婴儿期,依赖、偏执、自私这就是巨婴。很多父母因为宠爱孩子总觉得年龄小无底线地替代,无底线地包容,使孩子长大后成为巨婴。
湖南电视台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一期男嘉宾潘杰,遭到女嘉宾前所未有最强烈的“狂轰乱炸”。经历父母安排59次相亲他全部以失败告终,他身体健全,大学毕业也不出去工作一直无所事事靠父母生活。时间都用在玩游戏上,稍不开心就对父母打骂,甚至把妈妈的中指关节打出了后遗症。
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对年迈的父母,他说自己冷血。据了解潘杰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小父母和长辈就对他非常宠爱,随着年龄增长全家人对他越发溺爱。中学时迷恋游戏,因为溺爱父母并不舍得管教,本来学习不错的潘杰成绩下降,所幸高中后考上大学,毕业后就是现在的状态。
在节目中,潘杰表示蔑视一切女性包括他的母亲在内,他自认为自己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女人的思想一文不值,引起众多女嘉宾愤怒。
很多网友评论:如果一个男人起码的进取心都没有,在家啃老,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对女性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和包容。这样没有进取心,没有责任感,没有包容心的“三无男”,有谁愿意和他接近更别说嫁了,直接就是择偶黑名单

现在的女性经济越来越独立,事业并不比男性差,有车有房经济条件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择偶标准,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对男性个人的品行要求和健全的人格成了重要的标准。

01、避开2种无原则养育方式,不让男孩儿成为“三无”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说过: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就是温柔陷阱,孩子置身父母亲手挖掘的陷阱。
第一:溺爱
因为溺爱,父母事事包办,使孩子失去了犯错的经历也就没有改错的机会,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所以会说溺爱是害不是爱。
很多孩子在父母溺爱下,即使自己能做到的事也从不尝试,依靠爸爸妈妈,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享受父母的安排,自己没有目标。长大后也只习惯索取不思进取没有责任感。选择这样的男性,女性只有无休止的付出,有操不完的心,自然不会乐意和他一起生活。
很多父母认为年龄小,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责任感,犯了错误以“还是孩子”为由选择原谅。小错不纠必成大错,总有一天没有责任感会让孩子吃大亏。
安徽马鞍山一对夫妇送给14岁儿子的生日蛋糕引起众多人感概,蛋糕上有一个黑猫警长的图案,旁边写着提醒字样意思是:十四岁的年龄已经要负刑事责任,网友评论:不按套路出牌的父母。
这位妈妈说夫妻俩都是警察,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普及法律知识,增强责任感
原则,从小教给孩子独立能力,给孩子自主的权利和空间。让他为自己的错误适当承担后果,有担当意识,不依附于父母,这样长大后才能对自己对家人负责

第二:缺乏界限感
界限感存在于与每一个人的相处中,即使父母爱人不管多么亲密的关系都应该有适当界限。尊重对方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失去界限感,缺乏基本的原则做事无底线,孩子会是一个自我为中心,自私不考虑他人的人。
从小培养界限感,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不要求别人围绕自己转,尊重他人的决定。当被他人拒绝时要理解,不发怒,遇到事站在对方角度考虑。
有界限感的孩子具有很好的抗压能力,有同理心,给人安全感,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以后的家庭关系
在孩子小时候甚至长大后,父母无论甘心情愿付出多少物质和精力照顾他,但永远没有办法替他去生活。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总有一天需要独自面对一切的时候,世间的苦会让他束手无策

碎碎念:
关心爱护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也是责任和义务,适度的关爱让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但是溺爱就会适得其反,不仅剥夺孩子独立的能力,也让他失去责任感,没有进取心,甚至影响婚姻生活,或者走向歧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