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送父母的礼物

 李爽爽姐 2022-02-27

    每次去妈妈家吃饭,喝水的时候总是发现水里有水垢,倒水的时候尤其要小心,水不能立刻喝,需要沉淀一会才能饮用。

    为了专项“治理”这个事情,家里人想了不少方法,用醋泡、用鸡蛋皮冲洗,但效果并不明显,长期积累太久了,水垢积满了厚厚的一层,最坚的改锥探头也未能将水垢除掉。

    “换个盛水的暖瓶就可以了”最后爸爸提议。

    那次从妈妈家回来我就想怎么帮她们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人体70%的水分供给,喝水是一天当中重要的事情。

    我家里在用的电热水瓶挺不错的,每天都能喝到温度适中的水入口,当初也是老公看我用煤气烧水喝太麻烦,找到的一款替代物。

    打开购物平台,在众多产品当中选择,正好相中一款自动电热水瓶在做活动,正好将它收入囊中。填写好妈妈家的地址电话,就等着这份惊喜送爸妈。

    看着物流信息,期待它快点送上门,直到看到父母签收了,喜悦的心情也随之而来。

    妈妈则第一时间发来了微信语音,告知家里有用的,又乱买东西,这么大的家伙,家里放不下,已经习惯了烧开水的生活,买个这产品也不用。

    絮絮叨叨的语音中没有责备却最后给的结论是退货处理。这么千挑万选的小家电怎么就最后到退货的地步呢?

    带着疑问,中午去了妈妈家,一路上我还给女儿说,这事情的前因后果,还告诉女儿想办法让姥姥姥爷留下,在路上密谋了一遍。

    到了家,看到新买的电热水壶已经安静的“躺”在门口,打开过的封口已经又粘贴好了,就等着快递小哥上门取件的态势。

    在询问了一系列对产品不满意的吐槽后,父母原来一是怕破费、二是觉得也是起到暖瓶的作用没必要再添一件。

    我和女儿分头做“说客”,发现原来问题出现在不太明白操作方法、觉得这就是个普通储水的暖瓶。

     我将热水壶洗刷干净,接入凉水,开始一步步操作起来。“这个小家电可方便了,以往暖水瓶的开水还需要自然放到凉白开才能喝水,而这个ˊ小家伙ˊ直接烧开水到100°自然降温到设定好的45°适合的温度,避免了着急口渴还喝不到水的着急。”边操作边给父母解说着。

     除了将工作原理讲了一遍以外,还教给父母平日怎么操作,并设定好了“1.2.3…”三步走的顺序,轻松操作,并且这内胆都很容易清洗,避免水垢的产生。

     爸妈也按照我说的,一步步操作,的确发现真的比平时的烧水壶➕暖水瓶的用法简单多了,于是老爸下令:将以前的瓶瓶罐罐都可以收起来了,一个电热水壶可以满足所有日常喝水的问题。

    看到爸妈终于接受了这个新鲜的小家电,我也开心了,毕竟这个“小忙”算是帮上了。

    通过给父母买电热水壶的事有几点小启发:

    事物的迭代更新一定有推进社会发展的意义,而有的时候我们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是因为头脑始终有个固定思维模式,接受新事物就等于打破原有的习惯认知。

    不接受的前提往往是对事物不够了解,觉得麻烦不想挑战,就和我们当时不适应无货币交易一样,认为手里拿着钱购买物品是流传下来的传统,而如今都在用手机支付。

    倾听是发现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耐心的让对方将心中疑虑说出来,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的销售并不是你在介绍产品如何如何好用,而是要看顾客提出的问题能否解决。

    没事多往父母家里跑跑,有时候他们会觉得你在外打拼太忙,不愿意给你添麻烦,只有在你去了才知道最近父母生活有没有遇到卡点。

     那时候是姥爷总盼着我去姥姥家,帮他把电视、收音机调整好顺序,现如今是爸妈在网上核实身份认证需要我们帮忙下载App完成。

    如果可以,别住的离父母太远,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