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私的父母:你口中的孝顺是便于更好控制孩子,扼杀孩子独立人格

 育娃易筋经 2022-02-27

孝顺这个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下的产物:它的本意是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来逐步演变成子女要对父母孝顺并且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但其实这个词有多重含义,除了孝敬父母外,它还有贿赂、讨好官员和长辈的含义。可见这个词已经被中国人自己给带偏了!

不再那么单纯的孝顺

父母对你好,含辛茹苦讲孩子养大,等父母老了孩子长大了,做子女的理应对父母好,这天经地义。但我想说的是,现在人们口中的孝顺已经不再那么单纯了。

父母心理控制

父母通过各种行为或言语侵入孩子内心世界,影响孩子的心理、影响孩子的思想、影响孩子的情绪从而达到操控孩子的行为。

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在中国封建社会,无论是子女对于父母,学生对于老师,村民对于乡绅,臣子对于皇帝,管理级都把被管理级的听话、懂事、顺从,作为一种美德。其实仔细想一想,如果每个人都不服管教,那皇帝还咋管理?

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是儒家人伦中最重要的两个关系。君主的权威是家长的权威的终极版,父子关系是君臣关系的原型,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再现,所以封建王朝也都是“以孝治天下”。因为这样的管理思维最简单,只要懂得了“侍君如侍父”,那么就懂得了如何对待皇帝,我觉得这还说得委婉了许多,君权是远远高于父权的!

父母常用的方式:

1、让孩子产生负罪感

这一招几乎无解,除非孩子没有良心,但这样的孩子几乎很少,大多数孩子内心天真善良,根本对父母的这一招无从招架,只能对父母言听计从。

人一旦有了固有的意识,比如在他的认知里,不孝顺父母这件事是错的。那么只要去做了,就有一种背叛自己良心的潜意识作祟。这种情况是对自己的负罪感。

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会通过“言传身教”,学校里则通过各种文章、故事、名人名言灌输给孩子关于如何孝顺父母的知识,羊还有跪乳之恩,如果人连孝顺父母都不到,那么就连畜生都不如!

更有甚者,还有个什么“埋儿奉母”的典故,大肆宣扬孝顺之道。

这件事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如果放到现在恐怕要被判死罪了吧!真的搞不懂为何这种泯灭人性良知的故事能与孝顺联系得上?

如果违背了自己长久以来的认识,让父母不开心了,这些人会觉得背叛了自己长久以来的理念,背叛了那个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的父母,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良心正遭受谴责,谁能忍受这样的负罪感呢?

“爸爸妈妈把你带大非常不容易,你长大要懂得孝顺”,“养儿防老”,这些话真的很狗屁,因为如果父母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把孩子养大,那不就正好代表了家长养育孩子还是带有私欲目地的么?

胡适先生曾写给孩子一段话,其中一句我很喜欢:

我生养你,并非恩情,而是血缘使然的动物本能,我既无恩于你,你也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应该感谢你,因为你的参与使我的生命更加完整,

2、让孩子成为自己意志的替代品

这点在某些有“子承父业”思想的父母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意志的替代品。所以就各种参与、干涉孩子生活上事情。

该读什么书,该穿什么衣服,该吃什么食物,该交什么朋友.....这些都不是孩子自己说了算的,当然这有点豪门管教少爷小姐的味道,但普通家庭和这些模式也差不多,只不过级别不同而已。

这些违背孩子自己的意愿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孩子们渴望在心理上、行为上能够独立,能够想像有独立人格的人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但往往事与愿违,一旦自己做了超出父母意志范围的事情就会被父母及时的“纠正”过来!

3、父母过度参与操控孩子的生活

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家长灌输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长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就觉得孝顺父母是个很重要的事情,但他搞不清什么是孝顺,他们以为的孝顺就是父母的利益大于一切!直到孩子成家立业了,这种思想还在延续。

那些“愚孝”者会让父母深度参与和操控自己的生活,一定要把父母优先于自己伴侣和小家庭之前,对父母的话不分黑白的言听计从。

当妻子和父母爆发矛盾,丈夫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对着妻子就是一顿指责,更有甚者直接家暴!然而父母觉得孩子真孝顺没白养!

通常这个时候,丈夫和自己的父母就觉得是这个妻子人品不行!丈夫反而为自己的“孝顺”行为沾沾自喜!这何其的愚蠢!但不幸的是,这种愚蠢的行为和认知不仅仅是偏远地区那些教育程度低的人的专属,有些高学历知识分子也是这种“愚孝”的忠实粉丝!

因为学历高并不代表他一定有文化,不代表他有智慧,而仅仅代表他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比较丰富。书读狗肚子里去了,正是对这群人最好的形容。

孩子会陷入“囚徒困境”,从而会有很大概率患抑郁症

父母想要控制孩子,但孩子渴望自由、独立,然而这就是矛盾点。

如果想要独立就意味着违背父母的意愿,在我国独立的意思可能被在父母的理解层面上是分家!

既然要分家,那么就意味着经济上的独立,但对于中国家庭的孩子来说,除非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走上工作岗位还不算,还要指望父母掏钱买房子呢!买了房子还好结婚,结婚要不要彩礼?这些巨资对一个刚走上社会的愣头青来说,就是天文数字!

所以权衡下来,孩子心一横:算了!忍了吧!

一方面渴望父母的爱,一方面又渴望心理上的自由,违背父母的意愿往往会会对长辈的家长权威进行挑战——亲子矛盾。

面临这种两难的情况,往往感觉到无力,因此很消沉情绪低落,孩子往往会陷入“囚徒困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抑郁。

孩子患上抑郁症除非在外面受了刺激,那么绝大多数和父母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

改变不了父母,那就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了

父母的思想是根深蒂固,这不能怪他们,天底下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上人,能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但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早已经过时啦!

现在都是触屏手机的时代,你家长还在拿着大哥大一边嗷嗷叫,一边希望别人能像过去那样高看您一眼,那就只能说句:抱歉了,这时代咱们玩更高级的了,您那一套已经过时啦!

我们当代年轻人要反思当下不合理的性别观念、家庭观念,意识到父母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反思并挣脱自己不幸原生家庭的桎梏,确立好人与人之间合理的边界,重塑自己的独立人格。

努力克服有“自私”、“冷漠”的心理负罪感

有独立人格和边界感的人,会让那些深受中国乡土社会血缘文化感染的人,感觉比较“自私”和冷漠。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这孩子会不遵循父母的意思,好比村花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父母希望她回来当个老师,这样能互相照应,顺便还能照顾一下弟弟.....

这也是为什么会感觉现代化大都市的人会较小城镇更“冷漠”、“感觉不到人情味”的原因。

爱是有底线的,亲情是距离的

许多家长认为“底线”是指不要犯思想上的错误,“距离”就是空间意义上远近,他们对爱的理解缺少了一点空间。

就好像现在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永远觉得你吃不饱,你刚吃完,就给你续上!这当然是爱意满满的举动,但请家长学会尝试将那个盛饭的勺子和碗筷交给孩子!

孩子知道自己该吃多少,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吃,当然也知道什么食物他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

抚养子女,其实就是一个渐渐远离和放手的过程,就好比教孩子骑自行车,要在适当的时候放手!然后看着那小小的身影慢慢离自己远去,他们自己会去面对前面的一切。深爱父母,但有底线;重视亲情,但有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