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改的三个系统思维

 阡陌躬耕 2022-02-27

这是一个改革的时代,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无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选择以行走的方式,发现和见证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气象,研究和践行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和创新立德树人的基层方案。

这场走过20年的新课改实践,从国家改革意志全面推进的初始形态,到学校单兵作战、百花齐放的“上半场”,再到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改革探索的“下半场”;从一些农村地区学校的“被迫变革”,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主动转型”,再到区域与学校的上下贯通以及线上线下同频、城市乡村共进的课改新时代。20年后的新课改,必然会在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加持下,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中,在立德树人的核心追求中,走出更具系统思维、更显跨界思想、更重融合价值、更有现代意识的全面、均衡、多样态发展的新格局。

从教育政策的落实到个体学生的培养,从系统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到师生群体的发展与成长,教育行动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单位便是学校。如果将新课改的观察视角放在学校,从文化传承、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的三维角度分析,可以找到多年来新课改道路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只有基于这样的问题继续探索、深化,才可能取得更大的课改成绩。

跳出文化的浅表化表达

学校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学校师生内化于心的共同追求;不是一段时期简单的行为约束,而是一所学校的价值体现。因此,学校需要找到历史发展中那些与新时代新需求相关联、相一致的思想价值,需要从浅表化表达、简单化叠加的粗放型建设中跳出来,真正站在学生的发展角度,为立德树人找到更具学校特色的表达方式,为新课改提炼更具本土意蕴的文化元素,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整体提升和时代价值引领。

这种文化应该具有童年味道和未来价值——有基于生命的丰富体验,有改造生活的生动实践,有创造世界的不断超越,有对接传统的传承,有立足当下的品位,有面向未来的创新——这是一种生活味、一种文化味、一种学术味、一种科技味、一种面向儿童的“趣”味。

跳出课程的单向度发展

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每所学校的做法各不相同,这些课程单独来看都具有相应的育人价值、特色体系,但如果放在学校整体发展的文化体系中来审视,往往又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与课程创新发展的基础资源有关,也与创建实施的群体思考有关。

一些学校在特色化课程建设中,往往基于现有物质和人力资源优势、基于学生特色发展需求进行简单的“加法”,却缺乏课程建设的系统思考和学校文化体系下的统整构建思考。这样的课程往往是阶段性的,游离于学校文化之外,无法形成统一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反而会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障碍”。

因此,学校应该从文化价值追求出发拓展“增量”,从既有课程体系出发延伸“增量”,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整合“增量”,不断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落地方案,进而凝练出具有学校品质味道、时代发展味道、学生需求味道的课程系统,在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学校价值。

教师要成为研究学问的“学科专家”和研究儿童的“发展专家”,读懂教材、读懂儿童、读懂课堂,从而不断突破学科教学内容和单元章节界限,整合重构教学资源,实现从“教课本”到“教课程”、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成长中,甚至让学生加入课程建设,与教师一起构建更具儿童特色的课程,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跳出课堂的功利化实践

越来越多的区域和学校在探索课改路径、深化课改实践,但传统的学习模式未能得到相应改观,一些学校以简单粗暴的“高效”和成绩提升为目的,让课改流于形式,缺乏深度,难以持续。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而是教学生“学”的方法、“学”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效率的高低不是看教师教授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教师应该构建有助于学生思维力提升、创新力培养的课堂文化场域,让课堂学习能够超越既定的知识,带来全局性理解,让学习真正拥有生成和创造的价值。这样的课堂需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和以生为本的师生观,建构更具科学性的学习模式,探寻更有思维含量的课改路径。在这样的课堂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更为自信、更有活力、更加独立、更会合作、更具爱心。

学校需要不断深化、落实新课改理念,不断探索“轻负高效”的课堂范式,从而成就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未来,让新课改在新时代释放出立德树人的新力量。

《中国教师报》2022年02月23日第6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