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精要 (治则治法)7.2.2.【三因制宜】(经文分析)

 昵称1Z7nN02j 2022-02-27

宏五学堂 2021-11-19 04:29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文分析】

本篇名"异法方宜论",意即必须按照不同地理环境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实际上就是强调"因地制宜"这一治疗原则。篇中在论述五方地理形势及由之引致的气候、物产、风俗差异之后,进一步说明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群的体质特点和发病情况,指出其所适宜的治疗方法。从而说明"一病而治各不同"的道理,强调医生治病时必须"杂合"掌握各种治疗方法,在"知病之大体"的基础上实施"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

1.五方地势对气候、民俗、体质、疾病和治法的影响

东西南北中五方的地理形势不同,造成了方域性的气候、物产差异,这些差异性又决定了五方之人的生存环境、饮食结构及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且上述各种地域性的差异又造成人的体质及疾病的发病情况的不同。本篇对五方的地势、气候、民俗、体质、多发病及常用治疗方法作了颇为详细的论述,具体见表6-1。

图片

2.杂合以治,各得所宜

经文强调,之所以五方治病方法不同,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造成了五方之人的体质差异,以及发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不同。对于不同体质的人出现的不同病证,必须辨证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对证施治而取效。

本篇提出的五种治疗方法,确能适应五方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治疗。而文中最后提出"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说明医生应该综合掌握各种治病方法;才能应对五方之民的不同疾病。而另一方面,五方异病亦非绝对的,固然东方之民多痈疡,他方之民亦非不患痈疡、挛痹者,医生只有全面掌握各种医疗技术,应对各种不同疾病,甚至对同一疾病,亦可多种方法"杂合以治"而取得审佳疗效。这种倡导各种治法综合运用,并使所运用的治法对治疗对象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

【临床运用】

1."因地制宜"治则

由干五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人们的体质特点和多发疾病也不一样,因而治疗就应当根据不同的地理方域而有所变化,这一治疗思想,既体现了因人因地制宜(三因制宜)和"同病异治"的原则,也突出了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地理学的理论和主张颇相一致。

本篇所提出"五方异治"及由此形成的"因地制宜"治则,为历代医家所继承和发扬,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其临床指导意义。如谢观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指出∶"是以水土气候,人民体质,各地不同,而全国医家之用药,遂亦各适其宜,而多殊异。以长江流域论,四川人以附子为常食品,医家用乌、附动辄数两,,用麻黄、柴胡动辄数钱。但在江苏则军用乌、附,用麻黄、柴胡也仅以分计。又如苏浙妇女,产后血少阴虚,应服平和清养之剂,切忌燥热收湿之品;而广州人之预备生产也,必以生姜数十斤,熬醋十余斤,于产后迎月内拌米饭尽量食之,不得少参他品。""此外如川陕等省,地偏于北,寒燥凛冽,皮肤坚厚,故发表多用羌防麻桂重剂";"闽粤地跨热带,蒸发甚而腠理疏,既易受寒,又易受湿。故多用燥药以化湿,热药以温中,而于辛散则罕用。"并指出苏浙一带"因海洋气候之蒸发。湿温症独多…··唯有芳香化浊,淡渗化湿,足以去病之症结"。中医临床上不同学术流派的不同治疗风格,其形成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与不同地理方域的影响亦有深刻关系。

2."杂合以治"的临床意义

圣人之所以能杂合以治,系因能"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把握疾病发生及发展的变化机理,掌握治疗的法则,而在选择具体治法上则灵活变通。从本篇中不难发现,"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砭石固然是治疗痈疡的有效方法与手段,但是砭石也不完全适用于痈疡的各阶段,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如痈疡之热毒盛于外者,治宜针砭;毒未尽出者,治以毒药;阴毒之内陷者,又宜于艾炳也。"

"杂合以治"在《内经》其他篇章中也有不少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指出各种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情适当选用;《素问·评热病论》提出风厥的治疗为"表里刺之,饮之服汤",即将针刺与药物结合运用;此外《素问】 ·汤液酵醪醴论》对干阳虚水肿,则综合运用导引按座(微动四极)、温覆(温衣)、药物(开鬼门、洁净府)、针刺(缪刺其处)等多种治疗方法,共奏扶正驱邪之效。这种"杂合以治"的学术观点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儒门事亲》谓∶"夫老人久病,大便涩滞不通者,可服神功丸、麻仁丸、四生丸则愈矣。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即以药物和食物治疗相结合而达到目的。临床实践亦证明,对于痹症、痿证等多种病证,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比单独运用其中一种方法效果更好,取效更快。总之,"杂合以治"对临床医生的启发,在于尽量掌握多种治疗手段和医疗技能,然后根据病情,随机选用或综合运用,这是提高治疗水平和效果的重要方法。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