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雨笔记

 著若若 2022-02-27


梅雨笔记

梅雨,古代常称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在晋代,已记载“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

“梅天下梅雨,纷纷如乱丝。”“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已止还复作,泻檐声更长。苔钱添晚翠,梅子试新黄。”自唐宋以来,一些诗词对梅雨的描述,更是妙趣横生。

碧螺春香,梅雨,空空灵灵,是一只缱绻旧梦还在精致的紫砂茶壶。

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湿漉漉牵牛花,韵味深长,牵出一派江南的婉约情调。

悄弹轻水,梅雨,缠缠绵绵,是一支烟雨往日船歌回家的吴侬软语。

·范成大,《喜睛》:“窗前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竹笋,这些名词经过组合,写出了新意,很是抒情。伞外,雨无声;伞下,人有意。不失时令,含上一口酸甜已久的青梅酒,最是惬意了。

瓦楞窗漏,梅雨,细细碎碎,是一枝深巷墙门飘逸灵秀的恋家青叶。

·段克己,《诉衷情·初夏》:“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佳句,说是偶成,其实不然,除非夏梦不远,被蛙声叨扰,就会落笔有神。看那树上杨梅,稍纵即逝。

诗境洇生,梅雨,淋淋漓漓,是一幅尽着青绿难免怀念的隔世水彩。

·谢在杭,《五杂炬·天部一》:“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字里行间,俯仰天地,关心夏收夏藏的农人,热心肠不会霉变。

花瓣落红,梅雨,丝丝缕缕,是一声风柳摇曳悠远遗香的鸟语呢喃。

·李时珍,《本草纲目》:“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时珍时珍,百病能诊。玉叶金花一条根,冬虫夏草九重皮。一季梅雨,看燕影,匆匆而过。粽情粽香,惟愿中医中药,流芳中华。

水痕顾盼,梅雨,笃笃停停,是一曲秋千童谣花伞留意的听雨芭蕉。

·梅尧臣,《梅雨》:“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湿菌生枯篱,润气醭素裳。”梅雨季节气温已经逐渐升高,空气湿度大,衣物易长霉。“润气”讲的就是潮气、湿气,“醭”讲的就是因受潮而生霉斑。“蚯蚓上我堂”,“湿菌生枯篱”,苔痕如画,形象逼真。

清冷润泽,梅雨,淅淅沥沥,是一柄荷叶珠绿轻问鸳鸯的柔情睡莲。

·曾几,《悯雨》:“梅子黄初遍,秧针绿未抽。若无三日雨,那复一年秋。薄晚看天意,今宵破客愁。不眠听竹树,还有好音否?”《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忧国忧民,声声慢。用字炼句,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流动,咏物神似。

浅酌低吟,梅雨,滴滴答答,是一串碧波涟漪笑说鱼儿的水泡余音。

·贺铸,《青玉案·横塘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草,是烟雾中的草;絮,是空中飞的絮;叶,是雨滴中的叶。雨,是梅子黄熟时节下个不停、如雾如烟的雨。梅雨如雾,静悄悄落一颗黄梅,多美的意境!

绵长诗韵梅雨,字字句句一出寂寞思量半阕闲词如烟乡愁。

唐·杜甫,《梅雨》:“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随心而欲,回想,回味,既壮美纤丽。细雨迷蒙,浅墨云难开,初夏水盈野,一派空灵浩渺。若去清凉渡口,一定是迟迟不解缆绳。

梅雨,时断时续,湿漉漉,青涩若梦。诗情画意!情深深,意濛濛,时光静好,岁月绵长。

若是,“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倒黄梅。”可以寻不见线装书,但看得见唐诗宋词。“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那么,在恋恋梅雨天读来,就继续是一种美的享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