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梅季节说雨水

 午后骄阳 2020-11-19

黄永玉 书法

我读中学时,同学中流传这样一对联句,就是“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三对五、星对月、白对黄、兰对梅、地对天,天衣无缝,俨然巧对,印象深刻,也滋生了我对古汉语的兴趣。农历五月,江南地区阴雨连绵,乍雨还晴,东边下雨西边晴的现象随时发生,五月是江南青梅泛黄的时期,于是,人们把这一时节的雨叫做“黄梅雨”,这一时节的气象多变的天气,称之为“黄梅天”。 

黄梅天,视频来自科普中国
《沪城岁时衢歌》是清代上海人张春华以诗歌体裁写的纪录和描写上海岁时风俗的著作,初刻于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39年,时距上海开埠还有几年,上海还没受到西方文化的侵入和影响,所以,该书较完整地保存了上海“原生态”的风俗习惯的纪录,也成为研究上海和吴地风俗的重要著作。该书“自岁朝以至岁除,凡沪上习俗可考者,无不按节序而列咏之。”其于江南人称之“黄梅天”的节时中咏:
云宇连朝润气含,黄梅十日雨毵毵。
绿林烟腻枝梢重,积潦空庭三尺三。
作者原注:“仲夏霪雨经旬,为黄梅天。如不雨,为旱黄梅。防岁歉,大率以多雨为妙,谓‘大小黄梅三尺三’”。原诗大致可以理解为:江南到了黄梅季节,雨天不断,空气湿润,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农谚以为,黄梅天多雨,将预兆秋收丰收,于是人们希望和祈祷黄梅天的雨下得密一点,大一点。
梅雨示意图,图片来自地理沙龙
现代人往往以现代的气象知识来解释黄梅天的,如《辞海》释:
主要指初夏产生在江淮流域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由势均力敌的冷、暖气长期在该地区交绥,导致锋面或气旋的频繁活动所致。
而古代人没有那么多的地球和气象知识,他们只是根据气象规律和传统的术数理论来计算黄梅天日期的。农谚有“芒种遇壬便入梅”,“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节日,一般在农历的五月,固定于公元历的6月6日(偶尔会提前或推后一天),即芒种后遇到的第一个壬日就算进入黄梅天了。确实,芒种以后的江淮流域进入了一个多雨的季节,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也有可能芒种后十数天不下雨,或雨下得不大,故人也有自圆其说的好办法——“如不雨,为旱黄梅”。

中国东部雨带进退示意图,图片来自地理沙龙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农历四月是梅子结果的时期,于是四月被叫作“梅月”,“梅月多开户,衣裳润欲滴”,而芒种是在农历四月的尾上或五月的头上,在吴方言中,“梅子”音谐“妹子”,称待嫁的姑娘,“青”音谐“轻”,吴方言常以“青青梅子”喻“年纪轻轻的妹子”,以“黄熟梅子”喻“人老珠黄的老姑娘”,谚有“青青梅子及时摘,黄熟梅子无人要”之说,芒种之后,挂果的青青梅子早已成了无人要的黄熟梅子,于是,此时的雨被叫作“黄梅雨”,此时的天气被叫作“黄梅天”。这是一种说法,《辞海》也认可这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以为“黄梅天”应该写作“黄霉天”。“霉”的古字为“黴”,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黴,俗字作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黴,物中久雨青黑。”意思是:雨季气候潮湿,东西容易发霉。这一点与现代人的理解是相似的。清郑板桥曾在写给自己的弟弟的一封信中讲“昔欧阳永叔(即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读书秘阁中,见数千万卷,皆黴烂不可收拾。”文中的“黴”即“霉”。
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天部》:“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秋霖不止,物始黴也”。天气多雨,气候潮湿,物体容易霉变,因此,更多的古人认为“黄梅雨之‘梅’,当为‘黴’,因雨多梅熟之时,遂讹为‘梅雨’”。
古代的农谚是“经验主义”的产物,中国的古人太注重传承和经验,所以古人认为:
芒种一日遇壬,则黴高一尺。至第十日遇壬,则黴高一丈。
古人把芒种后遇到的第一个壬日作为入梅的第一天,又认为,芒种那天就是壬日,这一年的芒种就入梅了,如芒种后的第十天才是壬日,这一年入梅则是在芒种后的第十天;古人又以为,入梅的日期越早,这一年梅雨的情况不严重,而入梅的日期越迟,这一年梅雨真的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了。

而现代人则是“实用主义”者,现代的气象学家一般把芒种前后连续几天有雨,而降雨量达到相应的指标后就算进入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后,天气连续多日方晴就算出梅了。
古人又以为“夏至后遇庚为出黴”,夏至一般发生在公元历的6月22日,与芒种间隔约16天,天干的排列程序为甲乙丙丁戊巳庚辛壬癸,“庚”在“壬”前二位,按此计算,黄梅天的日期约为14天。而到了小暑(一般发生在7月6日)就断梅了,江南地区结束了每年一度长达一个月的阴雨潮湿季节。
农谚是人们在参照长期的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谚语,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但是,天气、气候的变化是无常的,现代人也知道,当气象台宣布“出梅”或“断梅”后,又会出现连续多天阴雨连绵的气候情况,人们称之“倒黄梅”,大概是黄梅天刚过去又倒过来重现的意思。古人则认为,小暑是断梅的那一天,如小暑那天听到雷鸣或下雨,这一年一定会发生“倒黄梅”气象,农谚讲作——“小暑一声雷,依旧倒黄梅”。
清费丹旭《妙玉品茶》
《红楼梦》大观园里养了一位性格孤怪、高傲,行为古怪、离奇的尼姑,叫妙玉。这位混杂于世俗之间的女尼经常会有发人深思的奇谈怪论和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行为动作。她有她的一套饮食和养身理论,在品茗啜茶方面,她除了讲究茶叶的产地、品种外,还特别讲究泡茶用的水,其中如收集“大雪”那一天的白雪,溶化后放入甏中埋地深藏,又如收集梅雨季节的雨水,称之“梅水”,梅水存甏可以存放很长的日期不变质,而且用梅水泡茶,其味更佳。这实际上也是江南黄梅天风俗之一。江南许多地方的地方志上有相类的记载,如《昆山志》:
梅天多雨,雨水极佳,蓄之甏中,水味经年不变。
《长兴志》:
人于初交霉时(入梅初),备缸甏贮雨,以其甘滑胜山泉,嗜茶者所珍也。
清人徐士鋐《吴中竹枝词》写得更入木三分:
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熏蒸润绿苔。
瓷甏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沪城岁时衢歌》中咏:
瓣香肃拜付尔曹,剪彩悬孤殿宇高。
五月十三微雨处,将军灵武润磨刀。
作者原注:“五月十三日为关帝诞。俗以竹为弓矢,系纸作韣悬之殿庭,谓“纳将军箭”,孩提易养。是日有雨,为‘磨刀水’,去疫疠。”原来,古人认为关公的生日是五月十三日,各地的百姓会自发地到当地的关帝庙烧香,与一般的礼制不一样,祭关公时除了“瓣香肃拜”外,还要用竹子做一只弓箭,再用纸扎一只弓袋(韣,音du,即弓袋),把它们挂到关帝庙大殿的梁上,这种风俗叫“纳将军箭”,风俗认为行过此习俗后就能保障小孩的平安,顺利渡过炎热的夏天;如过这一天下雨,就叫作“磨刀雨”或“关公磨刀雨”,关公使用的是一柄青龙偃月刀,经常要磨刀霍霍,把“磨刀雨”收集起来就是一帖去疫良药。
雨中成都三义庙
关公是中国道教神道中最主要的神之一。关公真名关羽,字云长,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而为兄弟,帮助刘备奠定蜀汉之大基业。在荆州一战中被东吴名将吕蒙杀害,以后历代加封,但道教神道中的地位并不高。元朝时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代,汉人是被统治者,地位极低下,于是在汉人中埋藏一股反元复汉的怒火,宋元也是中国民间说唱文学和小说杂曲的发展时期,于是始终忠于代表汉人的刘备的蜀汉故事被演绎而成故事,关羽在民间影响逐日上升,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据道士张元通之请,追关羽为“关帝”,四十二年(1614年)又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镇远大尊关圣帝君”,关公的地位与文圣人孔子相併,如今中国各地的“文庙”就是孔子庙,而“武庙”就是关公庙。关公的称号中有“伏魔大帝”,当然有降妖伏魔的本领,祭关公以驱逐瘟疫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关公并不使用弓箭,而使一柄重一百八十斤的青龙偃月刀,人们为何会以“纳将军箭”的方式来祭关公,驱瘟疫呢,至今无人对此作出解释。
清人倪绳中《南汇县竹枝词》中讲:
大帝由来重伏魔,每逢诞日敬如何。
但求天赐磨刀水,疫鬼今年杀得多。
关帝磨刀要水,老天爷就会下场“磨刀雨”,摄于江西古竹村,图片来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人们盼望关公生日的五月十三日那天下“磨刀雨”,祈祷神灵驱逐瘟疫,保佑一方平安的心情是那么地迫切——不过,农耕年代的风俗进入商品社会后吃不开了,此风俗已消失近百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