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王阳明,学习心学,每天成长一点点(因论先生之门二)

 董三自 2022-02-27

二、内倾与外倾的平衡。

内倾者更要善于自我探索

“专于身心修养的,会每天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专在知识见闻上用功的,会一天比一天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多到有余。”

内倾和外倾,也即性格对内部世界或外部世界的倾向。内倾习惯者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自身,这类人偏向于独处,更喜欢进行精神上的探索,这类人往往更注重身心的修养,而且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当然,这里关于内倾者的特征,只是我强行联系的,和阳明先生在这里要表达的本意无关。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总之对自我提升有启发的事,就要多思考与借鉴。

  

接下来,后面一句话则与外倾性格者的特征比较吻合。外倾的人,能量和注意力都更多的朝向外部世界,他们喜欢群体生活,热衷于探索外部的客观世界,也相对更喜欢了解那些外部世界的各类资讯,只是他们通常知识面广,而常难以静下来一门深入。外倾型的人,通常会比内倾者更容易获得自信,他们的交际圈比较大,得到信息的渠道更广泛,因此常觉得自己懂得很多。

从这两者的特点来看。我觉得内倾者善于反省,知道自己的不足固然是好事,不过物极必反,当一个人过分专注于自己的缺点,可能会忽略自己的优点,导致信心不足,从而做事动力不足,害怕失败,影响行动力,这样一来,可能到头来道德涵养功夫很好,但却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外倾者有信心当然是好事,不过骄傲容易导致人的自满,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懒于学习新的知识,从而落后于人。再者,一味地专注外部信息,忽视了内心的需求,也容易迷失自己。

因此,我们从这里学习到的是,内倾的人,不仅要修养身心,也要注重外部知识见闻的增长,从更多的渠道去交流学习,通过别人的正反馈或加强行动力来肯定自己,不要害怕尝试,其实人生没有什么绝对的失败与成功,要学会调整自我认知,降低心灵的敏感度。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第一个手工作业——小板凳,也是蹩脚得惨不忍睹的。

而外倾的人呢,重视人际关系不是坏事,注重知识面的同时也要沉下心来对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要适当地进行自省,加强与自我的交流,避免活得浮皮潦草。

外倾者喜欢群体活动,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