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试实战经历

 颤叶的漂泊 2022-02-27

为方便听保存的,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01-24 20:50 

从初试结束很多小伙伴就私信问我复试的事情,我去年复试准备很晚,出成绩之后又过了几天才开始仔细研究复试的事,主要原因在于我初试结束之后很长时间都完全不想看书所以就等到初试成绩出来才开始考虑复试的事,准备过程确实也算不上多充分,但私信里的很多小伙伴想提前了解下复试的相关情况,我就先总结一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另外23考研的也可以稍微提前了解下各学校的复试风格,自己报考的时候给自己提供点参考,选择复试风格适合自己的学校报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这篇文章是我梳理了去年考前我自己的疑问和收到的私信的综合版,还有其他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的电脑里去年存了一些资料但是当时时间紧张没来得及看,我要是有空的话打开看看有没有实实在在复试能用上的,有用的之后整理一下会放在评论里。

全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各校复试通用的东西

二是我去年参加复试的准备流程、考场实况和考后反思

一、各校复试通用的东西

(一)考研复试概述

1.0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部分学校都采取了线上复试的形式,相对于往年传统型的复试多少做了一些调整。但是各个学校的复试形式会有各自的风格,一定要去看自己报考学校的具体要求,现在想先了解的话可以先查去年的,出成绩之后各学校会陆续更新最新的复试要求。今年看目前这个形势,感觉还是线上的可能性很大,去年的复试还是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2.0清华法学院去年线上复试没有笔试,但是有的学校去年线上笔试。如果你准备比较早的话还是建议先做线上线下两手准备,等学校具体发了通知再决定,去年很多学校出了成绩没几天就发布了复试细则。清华法学院去年大概的时间轴是(2.26出成绩,3.12清华出复试线,3.13法学院发布复试名单和复试细则,法硕3.21复试,4.16公布拟录取名单,这些时间点都是我手机里去年存的,应该是准的,但是每个学校时间都不一样,清华是复试很早的那一批),去年从刚出成绩我就猜大概率会是线上复试,线上复试大概率没法笔试,所以我当时在准备复试的时候就几乎没给笔试什么注意力,后来没有笔试,但是!!!!!复试的时候把往年放在笔试中的文科综合部分中适合在面试中考察的部分拿到面试中考了,我高中理科生文科知识我几乎不具备再加上我准备复试的时候自以为不会考这一块,就没在意,面试的时候我被问到的文科综合的几个问题小都是历史相关的我都没有答上来,当时觉得自己的复试可能是无了,幸好后面专业面试老师让我做一个案例分析,我把这个案例稳稳接住了才过了复试,不过文科综合答得那么差还是很影响复试分。所以即使是没有笔试,但是原来笔试中有些部分也可以用面试的形式来考察,这样的部分就还是要注意一下,就怕万一。

3.0各个学校初试和复试在录取总分中的占比不同,很多学校初试和复试在录取总分中的占比为7:3,清华法硕是5:5(初试复试满分各500,总分1000分,按照初试复试的总分录取)。复试比每个学校可能会有不一样,我听说大部分学校是1:1.2(1:1.2的意思就是说,今年的招生计划是10个人,会让12个人进复试,刷掉两个人,清华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我听说过1:3的学校,这种确实有点可怕,复试会刷掉绝大部分人。

(二)复试准备过程相关

1.0首先准备复试的第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该看的书自己一定要好好看,这个输入过程没有谁能替你完成,只有扎实的输入才能保证有好的输出(笔试面试都是输出),要不然根本就是无话可说,看书是笔试和面试前都要用到的环节,同时看书这个过程是整个复试准备过程中最耗时间的环节,踏实读下去,快速挖掘到书里有价值、能引起你思考、对复试有帮助的东西。至于书要读到什么程度,别的学校我不清楚要求具体啥样,但是清华法硕的话,如果老师问到你读了什么书或者你自己在复试中提到自己读了啥书老师大概率会问得很仔细,老师确实期待你言之有物。如果你说自己读过但是老师问你发现你啥也说不出来,我觉得场面大概率会很尴尬,不懂装懂也是面试的忌讳之一。我去年准备的时间很短,所以我并没有读很多书,但是我读的那几本都读得很仔细也带给我很多思考。至于要看哪些书每个学校每个学院都不一样,有些学院会在官网上直接发布复试要求书目(可以先去翻去年的通知),如果官方没有列明的话,去各种考研论坛或者问学长学姐也都能得到往年复试相关的书单,每年的书目都差不多的。

2.0复试简历准备很多人问到(清华法硕去年没让交简历,但是有一个纯文字的考生自述,有些学校线上复试不需要交简历),写简历就要梳理一下自己本科的经历,可以写的板块就是自己的教育背景(初试分数高的可以把初试成绩也写上)、语言成绩、所获奖项、技能证书、实践经验、实习经历(如果是学术要求比较高的学硕实习建议不写)、未来规划、自我评价这样的,但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还是最好控制在一页,挑选最重要的或者含金量高的或者和考研的专业相关性很强的。这一块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自己本科没有非常出众的经历该咋办,那就尽量写自己相对做的好的地方。这个问题没必要太担心,大部分学校考研录取主要是客观取决于你在初试和复试的表现,本科相关的那些即使看的话占比也很小,除非本科有过那种非常出众的经历,比如说发过重磅论文这种的。况且本科经历比较好的人大概率已经保研了,所以没必要这么担心,我本科期间有几项国家级的奖项(竞赛和奖学金)在手里,但是我觉得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加成,我感觉我复试的得分就是按照我在复试中的表现来的。很多时候简历的作用是让老师了解你,给老师在面试中的个别提问提供点思路,如果老师问到简历里写的相关东西,因为是自己本科的真实经历所以会比较好回答一点,所以你自己写完简历可以自己看看哪里有挖坑的机会,自己想想如果被挖坑了应该怎么回答。如果简历里的东西不多,老师可能就自己想问什么就问什么了,问题的随机性可能会稍微大一点。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没办法给出统一的建议,总的原则就是快速让老师看到你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那些和你考研专业相关的东西要突出,如果之前的经历确实很少,那就考虑下相关性原则。简历上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能给老师传递一些信息,每一句话写上了你都要想想这句话能传递给老师什么信息。我手里也有不少简历模板,有时间的话我整理一下放在评论里。

3.0还有人本科挂科了,问会不会影响复试,我有本科同学挂过,但是她也去了很好的学校,尤其是转专业的情况下本科成绩老师大概率不会在乎。考研的录取更多还是看你初试和复试的表现,谁也不能改变过去,学校大概率会给你重新做人的机会,但是本科成绩如果不好的话自己尽量不要主动提起,老师如果问到了就诚实回答,但是自己要提前想一下老师万一问到你该如何圆场。再退一步来说,难道就因为你本科的经历不好你就直接放弃考研复试吗?我觉得没人因为这个直接放弃吧,所以纠结这个问题有啥意义呢?你心里没底的话好好准备才是王道,能进复试的话确实证明你还不错。

4.0面试部分的自我介绍和简历的思路差不多,我是自己提前写了一下,自我介绍主要就是为了让老师了解你,有亮点的话一定要点明自己的亮点。我当时主要就是我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本科成绩、参加的实践、参加的比赛、拿到的奖项、报考清华的原因,我们当时面试每个人大概二十分钟左右,自我介绍三分钟之内,超过这个时间老师大概率会打断你,如果你感觉可写的东西不够多,我觉得一两分钟的自我介绍也差不多,不要为了凑时长而做无意义的啰嗦。实在没内容可写的话,你对研究生生涯的展望、自己为何对这个专业有兴趣或者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也可以带两句进去,理工科可以提一下自己以前做过的比较重要的实验,经管类可以提一下自己以前做过的大型案例分析,或者考研专业相关的专业软件如果你掌握得特别好也可以考虑说一下。自我介绍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像本科成绩不好的、跨考的、工作之后又考研的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在面试之前自己一定要脱稿练习一下自己的自我介绍,不能磕磕巴巴但是也不要出现明显的背诵痕迹。

5.0专业问题面试在复试中比较重要,各个专业不同没有统一的意见,就是提醒大家注意自己逻辑连贯性,尤其是老师根据你前面的回答来追问的情况。如果专业问题这里被问到了自己不会的问题,还是尽量不要直接说不会或者申请换题,建议迂回一下,比如老师问的问题题干里出现了你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词语你实在不知道什么意思可以委婉让老师解释下;老师让你发表对于社会热点的看法,如果是你不知道来龙去脉的热点可以委婉让老师概括下;老师问你有没有读过某本书,你实在没看过的话可以迂回一下说自己看过这个作者的其他书或者看过其他作者写的同一类型的书。遇到实在不会的问题想想能不能从自己熟悉的知识里来关联一下,你要让老师看到你很积极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遇到不会的专业问题就一言不发或者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老师可能会觉得这个学你上不上都无所谓,复试的分数恐怕好不到哪里去。当然上面说的都是你实在不会、完全无话可说、没有办法时的办法,复试之前还是要好好准备,把不会的概率降低点。

6.0法律类专业问题面试中可能会有案例分析,我去年复试中幸亏被问到的案例分析得比较好救了我的命,前一个板块问我了一些人文历史知识因为我不具备什么文科知识,几乎是听完问题就直接两眼一抹黑根本接不住的程度,要不是这个案例分析把我捞起来那我的复试真的就无了,现在想想我当时面试的时候给出的案例分析答案我依然觉得挺满意的,老师听完我的案例分析也微笑冲我点头,但是上个板块我文科综合没答上来的时候老师当时脸色就不好看。案例这一块我后面会单发微博再仔细说,在准备复试的开始阶段还是建议先读书,案例这个板块可以往后放一点,因为很多时候要把书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到案例中去,一点书没读过的话就只能依据自己朴素的价值观来作出回答,意义不大。这一块的训练方法就是自己可以找四五个小伙伴组一个复试小组,以相互轮流提问的方式讨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就像在真实面试一样,被问到的人回答完了之后其余的人可以点评,一个小组集思广益找到这个问题尽可能多的切入点,建议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拿个本子记录一下,讨论结束自己梳理下,虽然说押中面试真实案例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但是这样的训练确实是让思维打开的好方法。我个人觉得在复试的案例分析板块确实是展示自己逻辑思维秩序性的一个黄金点,尽量抓住。

7.0至于英语面试,去年清华法硕复试中并没有作太多考察,我考前完全没准备,面试那天是我那段时间以来第一次说英语,确实乍一张嘴有点烫嘴的感觉。我英语总体水平还可以,但口语算是我比较弱的板块,发音也就一般般,幸好去年没问我特别难的英语问题,我的口语水平倒也可以应付下不是特别难的英语问题。 我最近也寻思提高下口语,如果我找到什么好路子的话发微博给大家安利,目前还没开始。我去年复试结束之后觉得面试之前最好让自己张嘴说几次英语,主要因为英语不是母语,很久不开口说英语的话确实乍一张嘴有点别扭。觉得不好意思张嘴的话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或者录下来。可以写个英文版的自我介绍或者自己模拟练习下英语面试种常见的问题来熟悉下,我感觉绝大部分专业在复试面试中对于英语口语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英语面试真的有可能问到比较常规的问题,比如自我介绍、家乡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介绍一本书、为何考研等等,就诸如此类的常见问题可以梳理下想想如何回答,如果我之后有时间可以考虑整理下常见的英语面试题给大家参考一下。

8.0复试之前需不需要联系导师,这个据我所知不同的专业是不一样的,清华法硕不用联系,去年也没人联系,毕竟也不知道到底该联系谁,清华法硕导师选择在开学后双向选择(第一批人是开学两个多月后,第二批人是研一快结束的时候)。但是有一些专业在报考的时候就很明确每个老师每年有几个招生名额,复试结束开学之前就会把导师定下来,这种据我听说确实需要发个邮件联系下。

9.0线上复试大部分学校是双机位,前机位是电脑,后机位是手机放在侧后方确保你没有违规行为,建议提前准备个电脑支架,我们当时要求从前机位可以看到你的手臂,所以需要电脑支架来调整电脑的角度。后机位我买了个1.7米高的手机直播三脚架。某宝一搜一大堆。每个学校选择的软件也不一样,我们学院去年复试用的是“腾讯会议”,“瞩目”是备用软件。正式面试之前一定要和别人视频几次试试自己的电脑声音和图像清晰度够不够,设备不行赶紧补救,我们当时复试不允许带耳机,电脑声音不行的可以买个外接音响,视频不行可以买个外接摄像头,或者干脆问亲戚朋友借一台好用的电脑临时用一下。学校也会在正式面试之前远程调试设备,具体的要求就听工作人员指导就行,自己提前把自己这头的设备准备好。我去年有小伙伴吐槽有的学校复试用的系统和苹果电脑不太兼容,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提前再准备一台电脑。我们去年面试的时候用的是“腾讯会议+瞩目”,这两个软件苹果电脑没啥问题。

10.0复试场所的选择,我们去年很多同学都是在在家里,我家挨着大马路有明显的噪音,我就去了亲戚家里,我复试那天亲戚家为了我的方便全家人在外面逛了一整天。我当时没去酒店主要因为怕酒店的网络不稳定,并且很多酒店的灯光真的太暗了,如果选择酒店面试的话一定要提前去实地看一下。复试的时候尽量做到自己面试的背景干净整洁,一切没必要入镜的东西都别入镜。

11.0我去年面试的时候穿的是正装,我的大部分同学也是穿的正装,法律类感觉还是正装比较合适。其他专业我个人觉得那种商务休闲类的也可以,穿得正式点体现你的重视。女生化妆的话淡妆就可以,大浓妆我个人强烈不建议。

12.0有一些各学校面试都通用的常见的问题,例如你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你的抗压能力如何?你认为自己的缺点是什么?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这样的问题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准备下,我去年面试没有被问到,但是其他组的同学有被问到的,这就完全取决于面试老师抽到的是哪个题库了。像这种问题没啥难度,万一被问到但是完全没准备的话可能一时之间会答得很仓促,毕竟这种问题属于可以提前准备的,这种问题面试之前大致构想一下可以减少整场面试中的不确定性。

13.0另外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我个人感觉在考研面试中,老师最想考察的是你的思维的逻辑严密性、你对这个专业的热情以及抗压能力,毕竟面试的都是做了很多年研究的教授,以他们的知识水平来看,研究生复试就像小学生的表演,专业性方面肯定不会特别高,这一点老师心里都是有数的,所以也不要过于担心,回答的时候尽量体现出思维的严谨性让老师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虽然目前的知识储备不多但是具备再往下学的能力和热情。尽量避免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一般老师提问结束会给你一点思考时间(可能半分钟左右),不会立刻要求你作答,如果你对被问的问题把握还挺大的话可以分点作答(首先。。。其次。。。再次。。。),分点确实是一个能体现逻辑秩序性的方法。万一遇到完全不会的也别慌乱,尽量迂回想办法,没准老师在考察你的临场抗压能力。

二、我去年参加复试的准备流程、考场实况和考后反思

接下来以我去年的实战经验为基础专门写一下清华法硕的复试,其他学校也可以参考下。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去年出了初试成绩才开始考虑这件事,准备时间也挺短的,并且有一个差点把我自己害死的漏洞。

1.0去年清华法硕复试比其他学校早了很多(往年的复试时间大概是34所会是第一批,非34所会稍微晚一点,去年据我所知有的学校五月份才复试的),去年清华法硕复试相关的时间轴大致是(这些过期的通知都已经从官网删除了,我是在我的手机截图里找到这些时间的,应该是对的):2.26出成绩,3.12清华出复试线,3.13法学院发布复试名单和复试细则,法硕3.21复试,4.16公布拟录取名单。

2.0去年的复试细则

清华每年的复试比差不多是1:1.2,有的年份学院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下。去年的复试评分细则官网已经撤下去了,我手机里也没存,感觉现在看不看也不重要,去年的话没有笔试只有面试。

3.0复试的考察没有明确的范围,从往年来看范围大概是全宇宙吧,一切皆有可能那种,特别针对性的复习很难做到,我觉得最后在考场里的那个题库真的类型蛮丰富的(苦笑)。文科综合以前是放在笔试中的,会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人文等等方面,在以前的笔试中是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大论文、小论文、文言文等形式来考察,但是去年没有笔试就把以前文科综合中能放在面试中的部分直接在面试中考察了,但是有的复试小组去年也没有被问到文科综合,确实也有一定的概率。文科综合之后就是专业知识的问题,不同人被问到的专业问题类型可能会不同,当时老师让我做一个案例分析。面试专业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随机应变,确实很有可能会问到你完全没想过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考生被问到的问题也不至于一句说不上来,老师看你说不上来的时候有时候会给点提示。考前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该看的书还是好好看,我当时搜罗了一下最近几年复试推荐要读的书单,大致有这些:

《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这本书很小一本,但是里面的思想很丰富,可读性很强,推荐!

《法律稻草人》张建伟,是张老师的一本随笔,也很小一本,有几篇很有意思

《公正该如何是好》桑德尔,这个B站有配套的视频,建议书和视频配合起来看,能引发不少思考,虽然每个问题最终答案如何各个学派之间存在争议,我当时两倍速匆忙过了一遍。

《乡土中国》费孝通,包含很多对中国社会现象的分析

下面的几本也在我当时看到的书单上但是我准备复试时没来得及读,开学后在学校图书馆借来看了看: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

《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苏力

《社会契约论》卢梭

《乌合之众》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任东来、陈伟、白雪峰

《木腿正义》冯象

《利维坦》霍布思

《民主的细节》刘瑜

《大法官的智慧》邓冰

《看得见的正义》陈瑞华

上面这些书不要求全读,你自己看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我去年复试之前也就读了那么几本,但是读的话一定要踏实读,复试中如果你提到你最近读了某本书,老师很有可能问得比较细。说自己读过但是又一问三不知我感觉有点麻烦。

本科是经济学、哲学、社会学之类的同学,有可能会被问到本科的知识,我当时听说老师可能会问本科经济金融的同学本科专业相关的,就把我本科的宏观和微观的课本翻出来过了一遍,虽然我后来也没有被问到,但是往年有本科商科的同学被问到相关的问题,所以相关专业的同学还是心里有点数。如果被问到本科专业相关的问题,回答得好的话也是很能加成的。

另外提醒大家面试之前最好把考试分析快速过一遍,我去年面试之前看了下分析,毕竟是自己考研的时候背得熟练的东西,过一遍也真的会很快。面试中有一定概率会问到考试分析上写到的东西,去年有人被问到,不需要像初试那样背得那么精确,基本就是知道有几个要点可以回答。从初试结束到复试如果一直不看的话确实有些东西一时之间想不起来。如果分析上的东西自己都没答上来的话那感觉还是会有点遗憾。

文科综合我感觉范围很广但考察并不深入,可能定位就是文科常识(我猜的),不过这一块确实不太好准备,高中学文科的同学本身的积累应该就不少可能还可以应付下,我是没啥积累并且之前以为不会考就没看,面试被问到的文科综合根本不会,确实也很影响整个复试成绩。

除了这些书之外,还要关注下社会上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很多社会热点问题会存在争议,可能各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我感觉复试的时候万一被问到你自己的观点,你能按照相对主流的理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自圆其说就可以,老师肯定也知道存在争议,这种问题回答的时候一是要逻辑清楚,二是价值观绝对不能出现歪曲。

面试中还可能会被问到完全开放、与法律没关系的问题,这种你只要回答得有理有据基本就可以达到要求。有时候考场上可能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出现。

4.0小组讨论 

我去年是出了成绩之后加的复试群,在群里组了五个小伙伴,从3.12号开始差不多隔两天用腾讯视频模拟下案例分析,一般一次讨论两个小时左右,我们一般是在晚上,白天各自看各自的书,开始准备复试比较早的人还是建议先看书,这一块可以往后放一点。可以讨论社会热点案例或者一些对法律基本原则的看法,一个人提问一个人回答,回答完之后组里的其他人点评,一个小组集思广益找到这个问题尽可能多的切入点,让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多层次化,为自己的答案找到更多功充分的支撑点。建议一定开视频,这样更有面试的真实感,可以让自己适应下考场的感觉,真正面试的时候不至于那么紧张。刚开始确实觉得挺无话可说的,多练习几次思维慢慢会打开一点。每次讨论最好把其他人提到的点也记录下来,让思维逐渐层次化。

我们去年小组讨论过的话题大概有谈谈你对废除死刑的看法、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看法、如何看待离婚冷静期等等,大家就发散思维结合社会热点想一下。

5.0材料提交

去年出了复试名单之后复试之前我记得需要提交一些纸质版的材料,我记得有自我陈述、本科成绩单、学位证或者学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还有没有其他的记不清了),这个到时候学院会发通知,就按照学院的通知来吧,手头没有成绩单的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6.0去年面试要求双机位

去年的复试用的“腾讯会议”,备用软件为“瞩目”,这两个软件win或者mac都是支持的,面试之前一定要和别人视频下看看自己的电脑声音、图像是否都清晰。要求双机位,第一机位是电脑,第二机位是手机在考生的斜后方拍,能从前后监控到考生没有任何违规行为,腾讯会议不能一个账号实现双机位所以你要有两个账号。具体的操作规范面试之前的调试设备会有工作人员指导,你自己也可以提前试试。电脑、手机、电脑支架、手机支架这些硬件设备自己提前准备好就行。

7.0面试流程

去年大概是一百多个人分了六组(?有点记不清到底几组了),一个组十几个人,面试开始之后所有人就要进入会议室等候,一次面试一个人,前面一个人面完之后后面一个人会被直接拉进会议室。进入会议室和离开会议室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候老师。

每个人的面试时间大概只有二十分钟,我觉得这二十分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自我介绍、文科综合(不过有的小组没有这个)、专业问题提问、英语面试。

自我介绍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太长了老师会打断,自我介绍提前打磨一下,尽量展示自己的亮点。我当时主要写了我的基本情况,本科成绩,本科的实践和竞赛以及我本科拿到的几项重要的奖项。我在自己的自我介绍里挖了坑想让老师问我那一个点,但是老师根本就没接我的茬,直接开始中文面试,但是英语面试的时候老师问了我本科的那些参赛和获奖的经历,因为都是我本科的真实经历所以我确实有内容可讲。我听力还可以,老师说的我完全可以听懂,如果英语面试中问题没听懂的话可以请老师再重复一遍。我考前英语完全没练习,口语水平本来也就一般般,面试的时候一张嘴还是觉得有点别扭,建议大家面试之前还是说一下英语熟练一下。面试之前一直担心老师会问到法律英语,还好没问,确实有一定概率问到但是不会是太难的,我感觉去年的英语面试还算常规,自己可以提前整理一下英语面试的常见问题练习一下,这些常规问题其实是有概率能押到的。

中文面试部分应该是有一个设定好的题库,老师从里面随机抽题,每个人的题完全不一样不会出现重复,所以在这一部分被面试的人应该是很难引导老师去提问(我去年尝试了但是没成功)。我的

中文面试是文科综合和专业问题两部分。因为没有笔试所以我以为文科综合不会考,但是文科综合有些东西是可以放在面试中考察的,结果我面试的时候被问到就是一个措手不及,虽然范围很广,即使准备也未必能看到,不过大家还是看一下,能不能看到要考的部分就只能看运气了,高中学文科的人这一块听说会好很多。我当时被问到的文科综合是几个历史问题,是我完全不知道的,历史相关的东西我从高中就是一听就头大,这就非常精准打击到了我的痛点,我学业史上的最低分就是历史和语文给我创造的(问我二十四史都有哪些,我一个也不知道,问了我一些三国志的问题,又不会,问了我一点四大名著的问题,但是四大名著我至今一本也没读过,我和四大名著唯一的关联就是看过电视剧版本的西游记,所以我被问到的问题又不会,这些历史相关的东西都是没有办法发表个人意见的问题,不会就是不会),问完文科综合我心里都凉透了,老师也明显让我震惊到了,一脸震惊反问我“这你都不会???????”(这些我确实一点也不会),可能老师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历史人文常识一点都不具备,幸好后面专业问题让我做一个案例分析,我稳稳接住了这个案例(老师听完我的案例分析脸上的表情才开始和之前不一样,我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要不然我这场面试肯定是凉透,所以面试不论遇到什么,只要不到最后一刻真的别放弃,后面可能还有转机。专业问题面试这一块老师很可能根据你的回答连续追问,我当时回答完老师就按照我的回答连环发问,一定要注意自己逻辑的连贯性,避免前后的回答自相矛盾,逻辑要形成闭环。专业问题这里是展现自己逻辑思维能力黄金点,如果在这里回答得逻辑分明、层次丰富确实会对自己的分数有一个提升,并且要注意自己的回答的完整性,最后自己说完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之后简要一两句话总结一下。

我查了一下今年的招生计划,法硕非法学招生67人,分为非法学、计算法学和涉外律师,但是我们之前报名的时候没有划分方向,就只是一个法硕(非法学),复试的话也都是统一面试的。我听一个学妹说今年报考的时候就要选好方向,这我就不确定到底会不会每个方向单独划线、单独面试了。

面试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紧张,只要不是紧张到结巴我觉得就是正常的,有时候一定的压力也有调动一个人。另外面试的时候坐姿端正、表情自然、眼神自然,手上不要出现小动作,进场离场礼貌打招呼,这些大家基本也都是知道的就不多说了。其他没提到的问题大家还有疑问的可以评论或私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