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临床精要 (藏象经络学说)3.1.3.【脏腑*藏象】

 昵称1Z7nN02j 2022-02-27

原创 宏五学堂 宏五学堂 2021-08-24 04:29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床运用】

1.五脏与五华、五体关系理论的临床应用

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征象能够于相应的外部反映出来,临床时根据这些征象来了解脏腑的病变概况,作为辨证中定位、定性的依据,即所谓从外测内,以常衡变。因此五脏与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面、毛、唇四白、发、爪)的通应关系对诊治五脏病变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以五体、五华的病候作为诊断五脏病的依据,而治疗五华、五体的病变,亦常从调治五脏入手。以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而言,说明头发和骨骼在生理上与肾是有密切关系的,故当头发或骨骼发生 了病变,便可考虑从肾论治。他脏亦同此。

图片

2.五脏应 四时理论的临床运用

五脏应四时理论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参应"的基本观念,同样成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指导理论。在《内经》中即有据此而提出的"四时五脏病愈甚持起时"(见《素问·脏气法时论》)、"四时五脏平病死脉"的诊法理论(《素问·平人气象论》),以及论五脏痹的"各以其(主令之)时重感于风寒湿气"则为五脏痹的病机理论等等。掌握这一理论,对因时制宜论治五脏病证,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

图片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