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有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2-02-27

上海·建平远翔2021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文言文(34分)

(一)默写(12分)

1. 更喜岷山千里雪,                    (毛泽东《七律·长征》)

2.                          ,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3. 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 牧 《江南春》)

4.                    ,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角度,写出展望丰收喜悦的两句是:                                                

(二)诗词赏析(7分)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诗歌中的“簸”的意思是         “天涯”指            。这是一首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请填入字母序号);作者是     (朝代)      (人名),字      ,有      ”之称。(5分)

7. 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中“九曲”并不是指河流有九处转弯,而是形容河流转弯很多,带有虚指。

B.前两句实写,直接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浊浪滔天、浩瀚绵长的雄伟气势。

C.后两句虚写,间接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富有神话色彩和现实主义气息。

D.整首诗押“a”韵,节奏为“二二三”,朗读时,前两句高亢,后两句豪迈。

(三)课内文言文(9分)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8.解释加点字或词。(2分)

⑴伯牙鼓琴             ⑵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0. 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单。(4分)

⑴如果伯牙又弹奏其他景象的曲子,锺子期会怎样说?根据提供的词语想象并仿写。 

仿写原文“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提供词语A.杨柳依依   B.明月皎皎

我选     填入字母序号),仿写:                                    





《伯牙鼓琴》告诉我们(填入四个字), 要珍惜                   

                   

(四)课外文言文(6分)

将东徙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xiāo):同“鸮”(xiāo),又称鸺鹠,即猫头鹰。②鸠(jiū):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③徙(xǐ):迁移,徙居(搬家)。④恶(wù):厌恶,讨厌。⑤以:因为。⑥犹:还是。

11. 对画线句“子将安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打算把它安放到哪里呢?

B.你孩子准备在哪里安家呀?

C.你打算(迁徙)到哪里去?

D.你孩子准备要到哪里去呢?

12.文中写枭自己要向东迁徙的原因                     ”(用原文来回答)。(2分)

13.关于这个故事的启示,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     )(2分)

A.告诉我们做事要懂得变通,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B.告诉我们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改变。

C.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单凭经验做事。

D.告诉我们有时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去影响环境。

二、现代文(18分)

(一)课内现代文8分)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

草长,树木长,A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B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C不热不长,不热不大”D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②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4.阅读以上语段,完成下面的任务单。(4分)

⑴如果要找第①段的中心句,选文A、B、C、D画直线处,哪一句最正确

我选择     )(请填入字母序号





⑵选文第①段中说“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根据你平常积累的知识,说一说这是什么物理现象?(请用四个字来回答)

15.选文第②段用了两句农家的谚语,我还知道与画线句节气相关的另外一句谚语“                 ”(出自日积月累),强调了这个时节的“热”,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描写万物在夏天里迅速生长,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用选文语句来回答)。(4分)

(二)课外现代文10分)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换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母亲还是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啰嗦,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一步一匍伏地走了。

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她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作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边。

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我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讷;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都是血浓于水的真情!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啊!

16.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应该指生活中的谁?以下选项中表述最恰当的是(     )(1分)

A.自己的父母    B.自己的同学    C.自己的老师    D.自己的亲人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2分)

1)                                                              

2)                                                              

18.第②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人物的      描写和动作描写,还运用了      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从而歌颂了                      ,为下文子嫌母丑埋下伏笔。(4分)

19.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读了此文后,你A.想对文中的孩子说些什么(不能照抄第)?B.或想对自己说些什么?(3分)

我选择      请填入字母序号)。我想说:                                             

三、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8分)

(一)基础知识2分)

20.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俨(yǎn)然    (kuī)探   天籁lài)    沧海一栗

B.缝隙(xì)       妩媚(fǔ)      (liáo)绕 心驰神往

C.菜畦(wā     辐射(fú    矫(jiǎo)健    参次不齐

D.沮(jǔ)丧     屹(yì)立      风靡(mǐ)     叱咤风云

综合运用6分)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引领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童年》,了解了作品中少年的成长经历,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奋斗的勇气。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21.《童年》是          (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一个主要人物早年开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孩子,狠心剥削手下的工人,他是阿廖沙的(       )(3分)

A.外祖父 B. 米哈伊尔舅舅 C. 雅科夫舅舅 D. 继父

22.著名作家茨威格评价《童年》具有“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如此鲜明的真诚的人性”,你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吗?试举一具体事例并加以阐述。(3分)

四、作文(40分)

23.作文:《这一次,我收获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提示:勇气、信心、友谊……

      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③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上海·建平远翔2021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4分)

7.C2   11.C2   13.D2   16.D1   20.D2

(一)默写(12分)

1.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2.  鞠躬   ,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  (杜 牧·《江南春》)

4. 茅檐长扫净无,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角度,写出展望丰收喜悦的两句是: 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声一片 

(二)诗词赏析(7分)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诗歌中的“簸”的意思是 吹荡 “天涯”指  天边 。这是一首   B    

(A.七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五言绝句;请填入字母序号);作者是 唐代 (朝代)  (人名),字 梦得 ,有 诗豪”之称。(5分)

7. 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诗中“九曲”并不是指河流有九处转弯,而是形容河流转弯很多,带有虚指。

B.前两句实写,直接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浊浪滔天、浩瀚绵长的雄伟气势。

C.后两句虚写,间接写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富有神话色彩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气息。

D.整首诗押“a”韵,节奏为“二二三”,朗读时,前两句高亢,后两句豪迈。

(三)课内文言文(9分)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8.解释加点字或词。(2分)

⑴伯牙鼓琴              ⑵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一辈子(或: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替(他)弹琴的人了。

10. 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单。(4分)

⑴根据提供的词语想象并仿,如果伯牙又弹奏其他景象的曲子,锺子期会怎样说?

仿写原文“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提供词语A.杨柳依依   B.明月皎皎

我选 A 填入字母序号),仿写:   善哉乎鼓琴!依依乎若杨柳。  

我选 B 填入字母序号),仿写:   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⑵《伯牙鼓琴》告诉我们       要珍惜  来之不易的  

  友情        

(四)课外文言文(6分)

将东徙

枭逢(遇到)鸠,鸠曰:打算哪里到、往、去”枭曰:“我将东(向东)徙(迁移、迁徙”鸠曰:“何(什么)故(原因、缘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叫声),以故(缘故)东(向东)徙(迁移、迁徙”鸠曰:“子()能更(改变)鸣,可(能够)矣();不能更(改变)鸣,东(向东)徙(迁移、迁徙),犹恶(厌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xiāo):同“鸮”(xiāo),又称鸺鹠,即猫头鹰。②鸠(jiū):斑鸠、雉鸠等的统称,形似鸽子。③恶(wù):厌恶,讨厌以:因为犹:还是

11. 对画线句“子将安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你打算把它安放×到哪里呢?

B.你孩子×准备在哪里安家×呀?

C.你打算(迁徙)到哪里去?

D.你孩子×准备要到哪里去呢?

12.文中写枭自己要向东迁徙的原因是“ 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 ”(用原文来回答)。(2分)

13.关于这个故事的启示,以下理解最正确的是( D   )(2分)

A.告诉我们做事要懂得变通,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B.告诉我们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改变×

C.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单凭经验做事×

D.告诉我们有时只有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去影响环境

二、现代文(18分)

(一)课内现代文8分)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

①草长,树木长,A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B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C不热不长,不热不大。”D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②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4.阅读以上语段,完成下面的任务单。4分)

⑴如果要找①段的中心句,选文A、B、C、D画直线处,哪一句最正确

我选择  D  )(请填入字母序号

⑵选文第①段中说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根据你平常积累的知识,你知道这是什么物理现象吗吗?(请用四个字来回答)

15.选文第②段用了两句农家的谚语,我还知道这一节气的另外一句谚语六月不热 五谷不结”(出自日积月累),也强调了这个时节“热”,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所以,整篇文章含蓄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选文语句来回答)。(4分)

(二)课外现代文10分)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并不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换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

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起一些人的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吁吁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哪?!”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躲闪。

母亲还是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哪,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

儿子一听,恼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啰嗦,下次你不要再来了!”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一步一匍伏地走了。

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她父亲给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作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地站在一边。

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我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的真情!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啊!

16.题目“不要对那个人叫嚷”中的“那个人”,以下选项中最准确的应该指生活中的谁?(  D  )(1分)

A.自己的父母× B.自己的同学× C.自己的老师× D.自己的亲人(注意由点及面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2分)

1)母亲给儿子送东西,儿子嫌母亲丢人,叫母亲不要再来学校

2)父亲给女儿送新买的衣服,女儿嫌弃新衣服的颜色,不愿意穿

18.第②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人物的 (外貌) 描写和动作描写,还运用了

 比喻 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背驼貌丑行动困难,但背上的包很大也很

都背着儿子爱吃的东西注意:通过文本语境内容先写出人物\事物特征,不能笼统概括,或直接联系中心,从而歌颂了 母爱的伟大注意:从文本本身呈现的人物形象(即“点”),要看到这个形象所代表的一群人\一个社会面(即“面”) 以上为内容作用,为下文子嫌母丑埋下伏笔。以上为结构作用(4分)

19.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读了此文后,你A.想对文中的孩子说些什么(不能照抄第)?B.想对自己说些什么?(3分)

我选择  A  请填入字母序号)。具体内容:同学,请不要对自己的亲人叫嚷,他们或许有这样那样令你不甚满意的地方,但他们对我们的深切的爱是一样的,我们要珍惜这一切,也要好好的回应这一切,千万不要将来“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选择  B  请填入字母序号)。具体内容:通过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亲人的爱都是伟大而崇高的,我们不仅要珍惜,还要懂得感恩回报,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成人成才!让父母放心,做是一个懂事明理的孩子

符合文章中心导向,言之成理即可。

三、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8分)

(一)基础知识2分)

20.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俨(yǎn)然    (kuī)探   天籁lài)    沧海一×

B.缝隙(xì)       (fǔ)媚      ×(liáo)绕 心驰神往

C.菜畦(×qí)     辐(fú)射    矫(jiǎo)健    参次不齐

D.沮(jǔ)丧     屹(yì)立      风靡(mǐ)     叱咤风云

综合运用6分)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引领我们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童年》,了解了作品中少年的成长经历,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奋斗的勇气。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21.《童年》是 高尔基 (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一个主要人物早年开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孩子,狠心剥削手下的工人,他是阿廖沙的(   A   )(3分)请仔细阅读课本“《童年》名著导读”,上面都有内容提要

A.外祖父 B. 米哈伊尔舅舅 C. 雅科夫舅舅 D. 继父

22.著名作家茨威格评价《童年》具有“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指的是“对生活的热情”,本身面对苦难的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积极的态度、如此鲜明的真诚的人性指的是“对人的善良”“对事的认真、诚恳的态度””,你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吗?试举一具体事例“(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影响如何”,一般这里都写积极正面、向上的好事并加以阐述。(3分)

 外祖母经常将一些怜悯情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的慈祥善良,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相信黑暗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写出人物积极光明的一面及其主要事迹即可

四、作文(40分)

23.作文:《这一次,我收获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提示:勇气、信心、友谊……

      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③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作文指导:

1)“收获     ”是中心词;2)“这一次”、“我”是限定词。“这一次”限定写一件事或一个过程;“我”限定要写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的收获或我自己的感悟体验过程

注意首先作文是“这一次”,一定要写“一次”里面的事情,以“一件事”“一个场景”或“一个过程”为主,应该是“纵式结构”状态

其次收获了     ”,一般是描写心理变化过程为主,而不是事件发展的过程,这个要搞清楚。比如收获了勇气”,要全面写出自己勇气(一种心理)变化过程,从“没有勇气”“有了一点勇气”“完全产生勇气”,处理的方式是运用侧面(情境)描写影响感染到自己,或者运用插叙影响感染到自己,这样才可以使过程变化鲜明、具体而又不牵强再比如收获了道理”,要全面写出自己心情从百无聊赖到满满收获的变化过程,主体影响自己情感(或:心情)变化的场景一定要具体写出,而且也可以适当插叙或侧面环境渲染以推进自己的情感变化,到最后自己的心情或情感翻转,获得道理,这样文章就比较详尽了

再次选材不要选物质化很浓的事件材料,比如:娱乐项目突破、过生日、吃大餐、学烧菜、怕黑、怕“鬼”等;要选一些精神层面的事件材料,比如:发现人性之美、发现自我的潜能、发现努力的重要等

最后,结构安排:第一部分情境导入,开篇最好能点一下标题或中心(一般一个自然段,至多60字左右)第二部分“我”的收获过程,心理情感变化过程或发现收获过程,注意融入环境渲染、人物刻画、侧面描写、插叙,多用修辞等(一般3-4自然段,至少450字左右)第三部分先议论,提升主题(30字左右);再情境或环境描写结尾,注意首尾呼应,篇末照应标题(50字左右)。

建议作文32分以下的同学重写一遍作文,修改,小组内交流提升(或发送老师批阅)

等第

综合评分

中心与材料

语言表达

思路与结构

A

40—36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旦有 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

  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条理清晰:结构安排有特色

分项得分

16—14

16—14

8

B

35—30分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对生活正确认识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想象力

  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

思路连贯;条理 清楚:结构合理

分项得分

14—12

14—12

7—6

C

29—24分

题意理解基木正确, 选材基本能为中心服务; 对生活的认识基本正确,

思想表达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语基本正确

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分项得分

12—10

12—10

|5—4

D

24分以下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选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实感" (三项中符合一项,皆为 D)

思想表达不够清楚;语句不够通顺:用不够恰当(三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思路不淸楚;结构不完整,(三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分项得分

10—0

10—0

4—

—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