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毅:创新人才培养,北京如何实现突破

 青春rzw 2022-02-28
放眼全球,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未真正破解的培养难题。面对人才培养难题,北京市2007年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筹建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开启“翱翔计划”,让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生实现在科学家身边成长,探索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实践。历经14年,基于“五个跨越”,率先形成科教合作共育人才的培养格局,实现“五大转变”,形成“五大突破”,培养了学生的大格局、广视野,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变革,实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普及化推进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整体态势。

创新人才培养为何难?


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难以破解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是对人才成长本质规律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不够。“大才”的培养应以跨学段和跨领域方式,但现行的培养模式缺乏体系化、持久性,使得学生的兴趣难以呵护、志趣难以坚定、人才大器难以铸就。

二是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发现方式不够多元,多依赖学科成绩的选拔;对学生视角所关注问题的指导不够充分,学生自主探究评价与当前需求尚不匹配,也不完善。

三是就整体评价而言,教育对学生的一致性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差异性,而真正满足差异性培养需求,需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力。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效果重“显性”轻“隐性”,使得培养呈“竞赛化”“备赛化”“培养成果获奖化”,各界力量为人才培养所做努力会受影响。

在跨越中实现转变与突破


面对人才培养难题,北京市于2007年开启了“翱翔计划”,探索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实践。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五个跨越”,即:跨越学科边界,多学科融合开展实践探究;跨越教材边界,把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作为学习资源;跨越教室边界,学习场域从教室延展到社会中真实的实践情景;跨越认知边界,围绕问题解决,在探究中运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多种认知方式迈向深度学习;跨越身份边界,科研院所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指导教师为学生探究提供专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这些实践不仅实现了跨越,也在跨越中实现了转变与突破。

首先是从“培养计划”到按模式培养的落地实践,突破关注“显才”的人才观,重视潜在人才培养。从2007年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时北京市的一项培养“计划”到形成了“三校管理”—“三师培养”—“三类课程”—“三段评价”的全国获奖的“四个三”培养模式,再到区域、学校按“翱翔”模式培养的落地实践。突破了只对外显的人才关注,重视潜在人才培养的“人才观”。

第二,从高中培养到“小雏鹰大翱翔”的培养体系,突破按学段分割的培养常态,实现系统性培养。从仅高中学段的培养,扩展到基础教育全学段的打通培养,探索形成“小雏鹰大翱翔”的培养体系。为每一位学生搭建自主向上攀爬的脚手架,使其都有创新潜能激发、创新实践参与的机会。突破了学段分割培养常态,探索跨越学段、系统性的培养。

第三,从学科培养到按领域乃至跨领域培养,突破学科壁垒,实现科学与人文并举培养。从学科培养到“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大领域培养,再到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生活”“垃圾分类”等跨领域的培养。突破学科壁垒,跨越课程边界,甚至冲破常态学科评价的藩篱,实现科学与人文并举的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实践。

第四,从学校培养到协作体共同培养,突破原有资源观,实现资源配置的多元化。从仅依靠学生学籍所在的学校培养到建立汇聚社会力量、拓展培养资源、丰富教育供给的协作培养机制。3550余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含70余位院士)深度参与,通过建立60余个由中小学校、区教委、区教研、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单位牵头的“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统一战线。千余位学科教师(百余位正高级、特级教师)在跨校、跨段培养的长链条中,发挥组织协调以及带动影响作用,共同为学生成长发展创设空间。

第五,从抽离式培养到抽离与融入相结合的培养,突破拔“尖”,实现创新推动的普及化。从通过选拔或测评出优秀学生开展的抽离式培养,到抽离式与融入式结合的混合式培养。突破了仅对拔出的“尖”的培养,直接培养229所高中校的6532名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带动区域跟进培养,并拓展到初中和小学,覆盖全市所有区的400余所中小学,12.8万名学生实践参与。实现区域、学校自主跟进的普及化培养实践。

为“潜才”构建整体培养架构


若只着眼于“创新点突破、创新成果”等偶发性培养效果的呈现,难以真正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与新时代发展、社会需求息息相关,为“潜才”构建长远培养、系统培养的整体架构,未来“显才”的涌现才能成为必然,在这样的分析思考下,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突破机制障碍,实现大中小一体化培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实现有机衔接、深度衔接,为高中与高校探索联合开设的课程,建立学分互认机制,提供体系化协作培养的机制保障,让“长周期”“一体化”培养成为可能。

第二,拓展资源营造氛围,助力学生实现探究意愿。跨越教育与社会,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横向整合,创设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氛围。在北京市政协的关注下,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在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探究中,探寻了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学生关注的问题得到各方关注和支持解决。

第三,建立支持保障队伍,推动学生关注问题的方法指导、探究引导、资源保障和心理激励。体系化建立保障队伍,提升自身创新思维,加强对创新人才的鉴识和评价。淡化成果、强化培养,助苗慢长、静待花开,让今天的学生成未来之“大才”而厚积薄发。

第四,搭建跨地域的师、生、专家的交流研讨平台,让有共同兴趣倾向的学生能够交互、跨地域联动,形成同侪效应;师生与专家就共同关注的课题进行开放性研讨,让思考更加深入,让学生坚定创新突破的勇气,在执着的过程中,师生敢于求异、求尖、求优、求精;让科学家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成为教师引导的方向,进而让创新成为思维的常态,让探究也成为行为的常态。


文/张毅(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
李海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图片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中小学校长论坛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