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退思斋1964 2022-02-28

图片


下面是我最近在读书时看到的一个案例:
主人公到泌尿外科就诊,被医生诊断为早期前列腺癌。医生给了他三个选择,手术、放疗或者随诊,也就是静观其变。主人公对这三个选项的反应,书里原话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病已经需要动手术,却又可以什么都不做?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过往在咨询中,诸多非常相似情形。比如患者在体检中发现了肺结节,当地医生给出的几乎是与书中一模一样的意见,或者动手术,或者随诊。患者来找我们咨询时同样非常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患者看来,随诊其实就相当于什么都不做。于是,同一个病情,要么手术、要么什么都不做,确实就显得让人难以理解。

这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个趋势,医生提供信息、提供选项,患者最终做出决定。这一趋势改变了早年由医生掌握绝对主导权的模式,并且大声赞美“聪明的患者”。

问题在于,人们不喜欢做选择。

心理学家在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个实验:在学生前往图书馆的路上放一张热门电影的海报,结果80%的学生去看电影,20%的学生继续前往图书馆;但在电影海报旁边再放一张备受瞩目的演讲海报,选择继续前往图书馆的学生反而增加到了40%。

由此可以看出,当决策变得复杂,人们的倾向其实是不做选择。与是否看电影比起来,疾病的治疗方案要复杂得多、严重得多,可想而知,大多数患者可能更不想做这个选择。

在我们的咨询过程中,我也经常看到患者希望医生能够替他们做出决定。他们会进一步问医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如果是你的家人,你会怎么选?”等等。

这么问,实际上没有太多意义。比如医生选了手术,那手术风险要不要担心;如果医生选择了随访,那疾病风险要不要担心?换句话说,无论患者自己愿不愿意,最终的决定都得自己做,已经回不到过去那种由医生包办一切决定的时代了。

那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为什么医生提供了选择,患者却做不出选择?

我觉得,书中作者的观点很有启发。就是作者认为,医生和患者都没有听懂对方说话的意思,不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比如医生说肿瘤很早期,不那么紧迫;那患者肯定就会困惑,肿瘤还有不紧迫的?

作者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让充分表达自己,共同决定,合作治疗。也就是医生要和患者做好沟通,患者也要和医生做好沟通。

这个我有一些体会。比如之前关于肺结节的咨询,记得除了治疗的选择方案,背后的原因、优劣,专家也讲了很多临床上的观察、经验。最后终于是让患者理解了,为什么既可以去手术,又可以随诊;以及为什么随诊可能更有利。(注:这仅是针对当时的病情)

这种类型的沟通,可能对患者的要求更多一些。因为医生在临床上有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对疾病、治疗方案都有非常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也有非常多的门诊经验,只要给他们时间,其实可以讲得很充分。当然,这仅限于我从九号院咨询当中的观察经验。

对患者而言,追求的目标则是成为医生的伙伴。具体的说,就是不能放任自己躺平,成为一个“小白”,而是需要努力能够听懂医生的话,同时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患者赋权,成为“聪明的患者”的前提,需要患者自己学习成长。这其实就需要患者对疾病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都有尽可能充分的了解。

九号院的咨询,因为有比较宽裕的时间、空间,也在咨询前有相对充分的准备,在帮助患者充分获取病情、治疗的信息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通过建议患者整理自己的病情梗概,细化问题提纲,可以感受到在准备之后,患者的咨询也会相对更聚焦、更清晰。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咨询,让患者回到医疗机构中时,能够与自己的主诊医生有更顺畅的沟通、有默契的配合。

*文中提到的那本书叫《生命的关键决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翻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