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选编译】轻中度脑外伤后的认知和职业康复

 张秀勇图书馆 2022-02-28
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理疗医学和康复科的Silje C.R. Fure等报道,挪威多家医疗中心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认知和职业干预相结合的方法评估轻中度脑外伤患者RTW和对工作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发表在2021年9月的《Ann Phys Rehabil Med》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图片

【Ref: Fure SCR, et al. Ann Phys Rehabil Med. 2021 Sep;64(5):101538. doi: 10.1016/j.rehab.2021.101538. Epub 2021 Jul 22.

研究背景


全球每年有5000万人遭受创伤性脑损伤(TBI)。90%为轻度TBI。15%-20%TBI患者出现3个月以上的症状,包括身体、认知和情绪症状以及影响就业能力。据估计,18%-60%的患者可以在TBI后恢复工作(RTW)。据报道,TBI后1年的RTW率为62%;影响RTW的因素,包括脑震荡后症状、人口统计学因素、受伤前的职业状态、先前的精神病史和受伤严重程度。对于TBI,特别是轻度到中度TBI后的工作稳定性的研究数据缺乏。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理疗医学和康复科的Silje C.R. Fure等报道,挪威多家医疗中心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认知和职业干预相结合的方法评估轻中度脑外伤患者RTW和对工作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发表在2021年9月的《Ann Phys Rehabil Med》杂志。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TBI后康复专科门诊患者,纳入标准是TBI后8-12周、年龄18-60岁,GCS评分10-15分、意识丧失<24小时和创伤后失忆<7天的轻中度TBI患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CCT-SE干预组或TAU对照组。干预组的患者接受代偿性认知训练(CCT)和就业支持(SE)相结合的方式。CCT是一种为期10周、以小组为基础的人工干预,由临床心理学家和医生提供每周2小时的治疗。CCT目的是帮助管理脑震荡后症状,特别侧重于缓解认知症状。干预职业支持(SE),由一名就业专家指导和帮助患者争取实际的、竞争激烈的工作场所工作,或者回到当前的工作岗位。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最多接受6个月的常规治疗(TAU);包括理疗医生的咨询,并根据需要转给理疗医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神经心理学家或社会工作者;关注TBI后的常见问题,持续4周,每周2小时。主要转归是依据患者12个月随访时的工作参与情况自我报告,计算返回工作岗位的患者比例(0-100%)、每周工作时间(0-37.5小时)和工作百分比(0-100%)。次要结果为工作稳定和自我报告中从受伤至恢复到受伤前工作水平的时间(以天为单位)。预后随访的时间点分别是TBI门诊预约的时间和纳入研究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如果患者转到比原工作类别较低的工作或完成的工作百分比下降,则认为“不稳定就业”。保持原工作或转到更高的类别的工作、完成的工作百分比保持原水平或有上升,则认为“稳定就业”。


研究结果


从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间,最终116例TBI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CT-SE干预组60例,TAU对照组56例;两组的基线特征没有显著差异。3个月时恢复工作的患者比例,CCT-SE干预组高于TAU对照组(81%:60%),从基线到3个月的组间平均差异显著(14%;95%CI,5-32;P=0.02)。在6个月和12个月时的随访,TAU对照组与CCT-SE干预组之间的平均差异无显著性(0-9%:0-6%)。在CCT-SE干预组的RTW过程仅在前3个月内的组内差异显著,但TAU对照组的RTW过程在所有时间点间差异均呈显著性。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显示,每周工作时数和工作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研究期间,CCT-SE干预组39例(65%)患者和TAU对照组30例(54%)患者恢复了受伤前的工作水平。CCT-SE干预组半数患者在受伤后365天内恢复到伤前水平,TAU对照组在415天内恢复到伤前水平。50天差异无显著性。无论哪一组,大多数患者稳定地回到工作岗位。从受伤至随访3个月时,不稳定就业总共4例,各组2例;随访3至6个月时,不稳定就业6例,其中CCT-SE干预组2例,TAU对照组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该研究表明,CCT-SE干预可能有助于伤后8-12周的轻中度TBI患者更早地稳定就业。但是,作者建议应重复研究该结果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组稿

冯军峰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编译

朱磊 医师

同济大学医学院

审校

陈衔城 教授

《神外资讯》主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